第203章 說韓馥荀堪用謀(1 / 2)

韓馥看都不看兀自在那裏著急的耿武、閔純等人,對著荀堪道“北平太守公孫伯圭妄起大兵欲攻伐吾等,現已陳兵東光,隨時準備南下。董卓不仁,妄自撤換州郡。現任命公孫瓚長史嚴綱為冀州刺史,責令吾交出印綬。吾該何去何從,請友若兄教我!”

韓馥說完,對著荀堪一抱拳,深施一禮!他是被手下兩撥人吵的實在是拿不定主意了,看到荀堪這根救命稻草,隻得抓住,即便他是袁紹的謀臣。

荀堪看著真誠的韓馥,心底有些觸動,但是轉念就被主公的大業所取代。他投效袁紹也是為了博個功名,如果能替袁紹得了冀州,他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韓馥雖然是他的好友,但不是一個明智之人。若讓他繼續占據冀州早晚被外人取代,既然都是被人取代,就不如自己這邊取代他。起碼有他荀堪在,不會傷了韓馥的性命。

想到此處,荀堪沉思了半晌,才抬起頭來道“文節兄不必如此,某獻計便是!”說著站起身來,扶起韓馥,一邊捋著胡須,一邊說道“公孫伯圭雖然武勇,但無甚謀略。此前渤海一戰必有其誇大成分,不過造勢爾!文節兄不必驚慌,冀州三郡六國,文賢武勇,小小公孫瓚不足掛齒。即便渤海為其所占,然其他八郡、國皆在文節兄手中,整合軍力,差一兩大將前去抵禦,必能阻止其南下。此事易爾!”

荀堪居然鼓勵韓馥前去抵擋公孫瓚,這讓耿武、閔純等欣喜不已,如果能因此讓主公下定決心集合冀州一州之力,抗衡公孫瓚,他們如何能不勝!不過轉念,耿武又想到,荀堪這是讓他們跟公孫瓚拚命,他袁紹坐收漁翁之利啊!

但是現在公孫瓚的威脅比袁紹大的多,即便看出了荀堪的意圖,他們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下來。這便是荀堪的陽謀!

耿武深深的看了一眼荀堪,出言道“主公,荀友若所言極是。公孫瓚不過匹夫之勇也,無智之人妄想蜉蝣悍樹,此螳臂當車者也。隻要主公整合冀州戰之,此戰必勝!”

閔純、李曆皆出言附和道“是啊,主公。冀州地大物博,人傑地靈。主公麾下又都是武勇之將,隨便一人,便可擋公孫瓚。公孫瓚肖小爾,勝之不難!”

聽到自己部下也是讚同荀堪所說,韓馥又動搖了。心中想著荀堪說的對啊,公孫瓚不過一郡之地,他手握其餘八郡,冀州兵多將廣,沒必要害怕公孫瓚!

這時候辛評卻站出來,說道“主公,某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韓馥看到是主簿辛評,和顏悅色的道“仲治有何高見,但說無妨。”

辛評聽到韓馥同意了他的請求,對著韓方深施一禮,站起身來,對著荀堪拱拱手道“荀友若,汝力主某家主公戰公孫瓚,所為何圖,某看的一清二楚。不過是待冀州與公孫瓚兩敗俱傷之時,爾等坐收漁翁之利也。

袁紹,鷹視狼顧之徒,腦後生反骨,為逆賊也。其在渤海秣馬厲兵,圖謀冀州久矣。公孫瓚入渤海,其未放一刀一箭,便讓出渤海,屯駐南宮,何解?為引狼入室,敲山震虎者之計也。又行借刀殺人之計,欲借公孫瓚圖謀其私利爾。

主公,此計萬萬不可行也。若聽其謀,領軍去戰公孫瓚。大軍前去,後方空虛,若袁紹出南宮來攻鄴城,吾等如之奈何?若鄴城城破,必為其階下之囚也!此取死之道,不可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