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雖然回去休息去了,平靜的長安城卻下已經是暗流湧動,王允聯絡百官,密謀誅殺董卓,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還士人一個清白。
王允因平時偽裝的比較好,董卓對他還是比較信任的。這不剛封他為蒙侯,食邑五千戶。
在王允府邸的書房之內,朝中大臣曆曆在坐,有尚書仆射士孫瑞、司隸校尉黃琬、尚書鄭公業、羌校尉楊瓚等。
董卓勢大,城內都是李儒的眼線,他們聚會都是易容改扮,走後門進入的王允府邸。現在王允正受董卓信任,他們才安心密謀,不怕被西涼兵突然闖入。
雖然司隸校尉黃琬、羌校尉楊瓚皆有兵權,但是隻是象征意義的一兩百人,真正行使長安防守的是董卓的一萬飛熊軍跟呂布的五千並州軍。
王允他們商議了很多天了,皆沒有好的辦法誅殺董卓。
這時候,尚書仆射士孫瑞說話了“諸公,某倒是聽到一個消息,不知有用沒有?”
“士孫先生,但說無妨!”
在聽到王允也後,士孫瑞才開始說起來。現在他們成立的反董同盟,皆是王允聯絡的,所以沒有王允的示意,士孫瑞也不好凱越。漢代的階級還是很森嚴的。
就聽士孫瑞在那裏說道“前日,聽聞董賊部將呂布跟董賊的侍女有染。呂布為並州人,不為西涼係,或可爭取。若是其中再有齷齪,必能為吾等所用也!”
這個消息讓王允眼前一亮。呂布是董卓的貼身護衛,董卓到哪裏都是帶呂布護衛其周全,要是能利用此事,把呂布爭取過來,誅殺董卓就有希望了。
於是眾人便定計爭取呂布。
接下來幾日,多有大臣跟呂布親近,王允也時常在董卓身邊誇讚呂布。這讓董卓起了疑心。他們怎麼總是說呂布啊,按說呂布就是個他麾下的小將,怎麼入的了這麼多大臣的眼?
董卓在長安行恐怖之後,疑心便越來越重。他幹下的壞事,殺他八個遍都不多。所以在自身安全方便很是注意,但凡有個風吹草動,便寧錯殺三千也不放過一個。冤死的大漢忠良不知凡幾。
於是董卓便開始留意呂布。這一留意不要緊,便發現了此前不曾發現的諸多事情。
首先呂布經常偷喝他私藏的美酒,再了呂布跟他旁邊的婢女小嬋有染,而且之前他丟失的心愛寶刀就在呂布手中。
其實他們身上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呂布就是有點愛貪小便宜,這本沒什麼大錯,但是讓董卓疑心之下,無限放大,讓他對呂布產生了不滿。
再怎麼說他董卓都是主公,呂布的這些行為就是期滿主公,就是殺了他都不過分。於是有一天董卓借著酒勁開始責問呂布,這些事是不是他幹的。呂布哪敢說實話啊,隻得顧左右而言他。這下把董卓氣壞了,腦子一熱,便把身邊的小戟投向呂布,大罵呂布為混賬。
呂布武藝高強哪能讓他投中了,見機不好,呂布拔腿就跑,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府邸。雖然後來董卓對這件事不再提起,但是呂布的心中便梗了一根刺,唯恐因此被董卓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