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
吉安市位於江西中部,井岡山腳下。自東漢以來,曆為廬陵、吉安等郡府治所,曾因經濟繁榮而有“金廬陵”之稱。現全市總麵積508平方公裏,全市人口30.02萬。
自古以來,吉安被譽為“文章節義之邦”,曆史名人、名勝古跡甚多。永豐縣沙溪鎮的西陽宮,是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的故居,迄今1000多年,宮內的瀧岡阡表碑亭,豎立著歐陽修歸葬父母於永豐沙溪鎮鳳凰山瀧岡所立的墓碑。吉安縣文家村,是南宋愛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鄉,這裏至今保存著公元1263年文天祥致友人劄子墨跡、文天祥素衣布巾小像和文丞相衣冠絹本畫像立軸等,距村5公裏的騖湖大坑,保存著文天祥陵寢。位於吉安市東南郊的青原山,飛瀑流泉,山色秀麗。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佛教禪宗派係中號稱禪宗七祖的行師禪師,慕名雲遊到此,建青原山淨居寺,創立了我國佛教禪宗派係中同南嶽派係並駕齊名的青原派係,現在青原山淨居寺已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寺廟。在吉安市郊永和鎮附近,有20多座如山似崗、起伏連綿的窯嶺,這就是馳名中外的吉州窯(又叫永和窯)遺址。吉州窯創於唐末,盛於南京,衰於元朝。在其極盛時期,永和鎮內曾有72花街,數十家窯場,商賈雲集,一派民物繁庶的景象,古窯燒造的瓷品相當名貴。武功山以其獨特的風姿,鮮明的個性,聳立在吉安境內的安福鎮。這是一處集名勝古跡與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旅遊勝地。其主峰金鼎海拔1918.3米,稱之為江西境內最高峰。它的四周伴擁著瀘峰、九龍、香爐、明月、箕峰、齊雲、萬龍、象峰等十大高山,猶如“眾星捧月”,纏雲裹霧,聳崎盤列,山體延綿了百多裏。白鷺洲是吉安的名勝,同城區一水之隔,白鷺洲大橋,把白鷺洲與市區連接起來。從習溪橋至井岡山大橋的沿河地段,開辟為河濱公園。春夏,這裏河風嵐嵐,可覽奔騰的贛水挹注北去;冬秋,這裏避風向陽,日高氣爽,遠眺青山逶迄,又是一番情趣。
吉安氣候溫和,物產富饒,盛產大米、大豆、花生、苧麻、茶葉、茉莉花、柑桔、水產品等。四周諸縣有著豐富的煤、鐵、鎢、稀土、花崗岩、石英、石灰石、瓷土及竹木森林、水力資源。這裏是樟樹的王國,吉安出產的樟腦,是獲國家金獎的產品。這裏的土特產更是久負盛名。人稱吉安有“三寶”,烏雞、金橘、狗牯腦(茶)。泰和縣烏雞是集觀賞、滋補、藥用於一體的珍稀家禽,清乾隆年間被列為貢品,用這一資源生產的“白鳳烏雞酒”和“中華白鳳液”1983年被評為外交部對外饋贈禮品,並獲國家產品質量銀獎,暢銷20多個國家。這裏出產的金橘,有900年的栽培曆史,它形似鴿蛋,表皮橙中帶黃,清香多汁,宋代被列為貢品。狗牯腦更是蜚聲世界的名茶,曾於1915年和1934年在美國和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分獲金獎和特等獎。至於名藥枳殼,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即稱這裏為“最佳”。永和縣的車前子,不僅數量上居全國之首,且質地藥性在世界都獨占鼇頭。這裏的竹筍因進貢皇上而受寵,被皇上賜名玉蘭片,竹筍又稱玉蘭片因此而名。峽江的米粉,采用本地出產的優質大米為原料,在明代即貢以宮廷佐膳。三湖紅桔,以其色澤紅豔,桔汁豐富而馳名中外。安福火腿,在1917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與浙江金華、四川宣威的火腿被譽為中國三大名腿,有“誘人之香,寺席之味”的美稱。
吉安的工業已形成電子、機械、食品、化工、建材、紡織、皮塑等門類較齊全的產業體係,而且是贛中的交通樞紐。贛江上溯贛州通閩粵,下達九江入長江,航線直達港口遍及鄂、皖、蘇、浙等省市,吉安為江西省6大港口之一,公路四通八達,京九鐵路從吉安市穿過,吉安站為江西省4大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