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地下的海洋
地下隱藏著“海洋”,在自然界不是很稀奇的事。科學家認為:隱藏在地下的水,比大陸上所有的河流和湖泊中的水要多幾百倍,大約有40億億立方米。
40億億立方米的水有多少呢?北京十三陵水庫所能容納的水量也隻有8200萬立方米。40億億立方米這是多麼巨大的水源啊!假使沒有地下水人類社會的發展,簡直可以說離不開地下水。
被人類利用得最普遍的地下水有兩種:一種是從地下湧出來的天然泉水,還有一種是井水。
某些考古學家認為,石器時代的人大多居住在河流兩岸。人離開了水就沒法生活。但是石器時代的人,還不知道利用地下水。
我國發明鑿井的技術,可能是在大禹治水的時代。人們知道了取得地下水的方法,才逐漸離開河流,在廣闊的平原上生活起來。
後來,城市紛紛建立起來了。許多城市靠在河流邊上,也有許多城市旁邊沒有大河流,就得靠地下水來解決居民的吃水用水問題,供應工業生產用水的需要。我們首都北京用的主要就是地下水源,玉泉山的泉水就是一個有名的水源。包頭鋼鐵廠也是在找到了一個叫做“富泉”的地下水源以後,才解決了煉鐵煉鋼的用水問題。大地為什麼沒有陷塌
許多人都覺得奇怪,地下既然有這麼大的“海洋”,為什麼地麵並沒有陷塌下去呢?
其實,地下的海洋並不像露天的海洋那樣波濤洶湧。大地的基礎是岩石,地下水就躲藏在岩石、沙礫和土壤當中。
岩石大多是有孔隙的,水會滲到孔隙裏去。有些岩石,像砂岩,它的孔隙又多又大,就容易透水。鬆散的土壤、沙礫,更是便於水的滲透。
但是也有些岩石的孔隙很少,是不透水的,像花崗岩。而黏土的孔隙雖多,但太小了,水也很難滲過去,除非它們產生裂隙,否則是不能透水的。
水在透水層裏緩慢地流動,而不透水層卻像海洋的底一樣,阻止水往下滲。這兩個條件結合起來,就形成了貯存地下水的好地方。
在有些地方,透水層和不透水層一層又一層地重疊著,地下的海洋也就分隔成一層一層的。最上麵一層的地下水,叫做潛水,它有一個起伏不平的表麵叫做潛水麵,當打井截過潛水麵時就有地下水流出,許多泉水也是出現在溝、穀、洞穴等截過潛水麵的地方。因為井、穀等截過了潛水麵,就像盛滿水的碗被打開了一個缺口一樣,水當然要從這裏綿綿不斷地流出來了。
有些地方,地下水夾在兩層不透水的岩石中間,這就像水流進了水管一樣,可以流到很遠的地方,這樣的地下水,水量比較大,也比較穩定。打井時,這樣的地下水還常常因為受到水的壓力的影響而自動湧出地麵,省去汲水的許多工作。能找到這樣的地下水,那就很合乎理想了。雖然鑿穿上麵這層岩石得費不少工夫,但還是非常合算的。
平常我們所說的地下海,其實就是指的藏在透水層裏的地下水,所以一般並不會造成地麵陷塌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