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劇種的崛起
20世紀前半葉,中國大地雖然戰火連綿,但由民間歌舞和說唱演化而來的新劇種卻茁壯成長。這些劇種大都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富有強烈的生活氣息。它們的發展一般都經曆了由鄉村到城市、由廣場到舞台、由業餘到專業的曆程,為中國戲曲增添了無限的力量。其中,較為突出的是評劇和越劇。
評劇是在曲藝說唱"蓮花落"和民間歌舞"蹦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劇種。作為評劇母體的一支蓮花落,是流行於河北的曲藝品種之一。其中的二人演唱形式叫做對口蓮花落,亦因伴奏樂器而稱"十不閑"。清末,蓮花落在冀東地區就有分角色、彩扮演唱的形式。主要角色是男醜和女醜,另外還有便服男子、中年媳婦、小姑娘和年輕寡婦四個角色。這種演出是逃難時用以賣唱的,經常演出的有《楊二舍化緣》、《王二姐思夫》、《王小二趕腳》等13個劇目。在北京,藝人抓髻趙演唱的《王二姐思夫》曾被召進宮中獻藝。蹦蹦原是東北流行的歌舞,也稱地蹦子,在分角色演出時通常為一醜一旦,也用節子板為樂器,且歌且舞,撂地演出。其中的多人演出又稱"拉場戲",因分角色、彩扮表演,成為評劇的源頭之一。常演的劇目有《大西廂》、《藍橋會》、《包公賠情》等。後來,由藝人汪大頭帶往冀東農村。由於它與蓮花落形式相近,兩種藝術很快就結合在一起。藝人們成立了蹦蹦戲小班社。1900年前後,蹦蹦戲進入唐山茶園演出,蓮花落藝人成兆才進行了改革,首先把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其次以蹦蹦音樂為基礎,吸收當地民間音樂成分,創造了唱腔;再次采用全套河北梆子樂器伴奏。改革後的蹦蹦戲取名"平腔落子戲"。成兆才創作了許多劇本,其中1919年編寫的《楊三姐告狀》久負盛名,曆演不衰,成為評劇最典型的代表作。評劇先是流行到東北和天津,1930年前後,芙蓉花、白玉霜等人又把評劇帶到北平。30年代中期,評劇已流往上海。評劇培養出來的芙蓉花、白玉霜、喜彩蓮、韓少雲、小白玉霜、新鳳霞等優秀演員,使得評劇成為一個卓越的劇種。
越劇源於浙江紹興嵊縣一帶,起初是一種叫做"落地唱書"的曲藝曲種。1906年春節期間,嵊縣農村有6位曲藝藝人首次化裝登台,演出《十件頭》、《賴婚記》等劇目。唱腔運用落地唱書調。由於用篤鼓、檀板擊節,發出"的篤"之聲,人稱"的篤班"。的篤班後來流行到杭州等地。1916年的篤班數次進入上海,1921年以"紹興文戲"名稱出現。藝人魏梅朵加強了伴奏樂器,豐富了唱腔,在表演上借鑒紹劇、京劇藝術,使越劇男班步入黃金時期。1923年,女班進入上海,到1928年後,女班大量湧現。1936年後,女班因唱腔流暢、扮相俊美取代了男班,風行上海和浙江。抗戰爆發後,上海的女班達到30餘個,時稱"女子文戲",演出了許多才子佳人戲。1938年秋,越劇名稱替代了"女子文戲"。1942年,袁雪芬大膽改革,使越劇在舞美、服裝、唱腔、表演等方麵得到全方位的充實,大大豐富了越劇的表現手段,加強了它的表現能力。1945年,雪聲劇團成立,演出了《梁祝哀史》、《祥林嫂》等劇,引起強烈反響。1947年夏,為了反對戲班老板的盤剝,發展越劇藝術,由尹桂芳、袁雪芬、筱丹桂、範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等"十姐妹"聯合簽署發起籌建新型劇場的合約。為了實現合約,她們聯合義演了《山河戀》。由於國民黨當局的破壞,義演的目的沒有達到,但是卻擴大了越劇的影響。到1947年為止,越劇劇團有雪聲劇團、東山越藝社、玉蘭劇團、雲華越劇團、少壯越劇團五大劇團。這時,越劇演出了大量的劇目,如《石達開》、《浪蕩子》、《天涯夢》、《孔雀東南飛》、《國破山河在》、《紅娘子》等。在藝術上,越劇也形成了許多流派,如淳樸的範派、瀟灑的尹派、俊逸的徐派等。不僅如此,越劇在服裝、化妝、表演等方麵也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