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方麵來看,宋都在現今河南省東南部,屬於溫帶季風區。其地無台風,也無其他風暴。夏季有東南季風,可以降雨,但風力不強;冬季有西北季風,風力較強。雖然較強,也不可能使六鷁退飛。據經驗,西北季風如同平流層內西風合流,形成“射流”,風力強大,才可以出現使“六鷁退飛”的現象。這平流層怎麼可以下降呢?我們在上麵已說過,西伯利亞高氣壓(反氣旋)係統內下降氣流,時間久了,平流層內西風就可以被拖下來。黃淮海平原隆冬季節內常出現不可解的西北狂風,極有可能是地麵上老西北風同平流層內老西風合流的緣故。
陸龍卷和水龍卷
陸龍卷龍卷風是報紙上常見的名詞。因為它在陸麵上出現,應該譯為陸龍卷。這是直徑短而且曆時不久的強烈風暴。這是旋風型風暴,通常發生在積雨雲下方。風暴中心氣壓極低,可以形成漏鬥狀雲,向下方伸展。如果觸及地麵,樹木、房屋、車輛、作物可受到嚴重破壞。美國陸龍卷出現最多的地區叫做“陸龍卷區”,其地包括密西西比河中遊和上遊。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州是俄克拉何馬州,每年由4月到10月是陸龍卷出現最頻繁的季節。出現的時刻通常由下午3點到8點,午後如出現高溫,並有積雨雲,即須戒備,因為陸龍卷極可怕。茲舉例如下。
1987年5月22日下午8點,美國得克薩斯州西南角,位於佩科斯市以南43公裏處,有一小鎮叫做薩拉戈薩,竟遇上一股殺人很多的陸龍卷。鎮在山坡下方,周圍是牧場,有居民200多。午後炎熱,天氣預報已提出警告,將出現陸龍卷風。可是鎮內無警報器,居民不知。
鎮內有一座大會堂。那日下午8點整,會堂內舉行幼稚教育畢業典禮。幼稚兒童年齡由3歲到4歲,參加的男女老幼約有百人。典禮開始,兒童站在台上唱歌。這時候,陸龍卷突然出現。窗門為狂風吹走,大會堂屋頂也飛走了,戶外汽車翻轉。父母急忙上台把兒童抱下來,緊緊擁抱他們的孩子伏在桌麵下。這時有的孩子已為狂風帶走,不知去向。不多時,風暴停止。鎮內房屋有80%被掃平,死者達29人,其中有6名是兒童,受傷的有121人。附近牧場內乳牛一一死亡。
前人的經驗,如果下午很熱,有積雨雲蔽空,可能有雷雨,也可能夾雜陸龍卷。所謂雷雨,是地麵上暖氣流上升,空中冷氣流下降,因對流而產生雷雨。所謂陸龍卷,是由高緯度內冷而幹的空氣,流向低緯度;同時低緯度內暖而濕的空氣,流向高緯度。兩股性質截然不同的氣流,中途相遇,又在空中交換熱量,交換水汽,扭成一團,出現高空積雨雲層。這是陸龍卷型積雨雲,與由暖地麵上升而形成的積雨雲大不相同。
由暖地麵上升的暖氣流,與由高空下降的幹冷氣流連接處,產生一個垂直的鋒麵(frontalsurface,不連續麵)。這鋒麵不易擴大,不可能含有巨大的“低氣壓泡”,因此,這樣的積雨雲隻可發生雷雨,不可能有陸龍卷,相當的安全。
出現陸龍卷的積雨雲,必須是低緯度暖濕氣流與高緯度幹冷氣流在途中相遇而形成。這兩股不同性質的氣流在空中略似水平方向相遇,互相疊置。上層是暖濕氣團,下層是幹冷氣團。兩氣團之間的鋒麵互相衝突,出現氣旋,空氣旋轉,其中心是低氣壓,我們叫它作“低氣壓泡”。這低氣壓泡周圍的空氣有回轉運動,才成為積雨雲層內氣旋。這氣旋發生在空中,不在地麵上。如果這積雨雲層很厚,這氣旋式低氣壓繼續發展,可從積雨雲層下部向下突破。這時候,積雨雲層底部可能出現一個或多個半圓球狀的“短漏鬥”。如果繼續向下發展即可伸長,叫做“長漏鬥”。漏鬥內部是低氣壓,接近真空;這漏鬥以上就是積雨雲層以內氣旋式空泡。由急劇回轉的氣流合圍而成。這個泡內接近真空,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但是如果這個空泡有破縫,立即消失,“短漏鬥”也必然全部跟著消失。如果這個空泡繼續旋轉,空泡的體積必然加大,下麵的“短漏鬥”勢必加長而形成“長漏鬥”。漏鬥愈長也愈細,類似蛇尾,俗名龍尾。如果這長漏鬥末端觸地,立即出現災難。這漏鬥的作用類似“吸管”或室內使用的“吸塵器”,它具有強大的吸力,大樹可以拔起,房屋可以倒塌,人也可以被吸上天空。如果被吸入漏鬥管內,危險最大,因為管內有閃電。地麵房屋倒塌,由於大氣的壓力。凡漏鬥管口所經過的地麵,氣壓極低。漏鬥管移開以後,大氣立即進入,具有排山倒海的力量,磚牆瓦屋均難幸免。
漏鬥管與積雨雲連接處是一朵對著地麵半圓球形的雲。這就是積雨雲層內急劇回轉低氣壓泡的底部,風速猛烈。據說,有人測過這雲狀漏鬥管下端近地之處風速每小時可超過500公裏。漏鬥管內氣壓接近真空,這漏鬥管上段的管壁風速更大,每小時可達1000公裏。這低氣壓泡下通漏鬥管,上麵不是密封的,沒有上蓋。氣流的方向為反時針方向(在北半球),因為空氣繞著低氣壓中心前進一律向右偏。高空積雨雲層內低氣壓泡,由於氣流回轉,不可能有上蓋。因此,這個低氣壓泡不可能很大,近似柱狀。下起漏鬥管,通過積雨雲層直到高空無雲的大氣層。因為高度愈大,氣壓愈低,對於低氣壓泡的存在並無任何影響。至於可以破裂這低氣壓泡的風是積雨雲層內的幹冷氣流。如果這幹冷空氣能擠進這低氣壓泡,下麵的長漏鬥管會立即消失,這是因為這幹冷空氣的密度特大,可以立即增加泡內氣壓,上麵低氣壓泡一破,下麵長漏鬥管同時消滅。高空積雨雲層很厚,有時可以升到對流頂以上。低緯度暖濕氣團與高緯度幹冷氣團彼此相遇,是大尺度的,水平相當的長,上下也相當厚,接觸以後,幹冷的空氣把暖濕的空氣抬高,相當紊亂,不難想象。由回轉而形成的低氣壓泡可能多至無數個,必須能夠由雲層底部向下發展,一直伸到雲底以下,且能形成漏鬥狀的,才有希望發展為龍卷風。1980年4月4日突然出現14個陸龍卷,分別襲擊美國中部12個州(威斯康星州、密蘇裏州、密歇根州、伊利諾伊州、阿肯色州、俄克拉何馬州、密西西比州、印第安納州、田納西州、堪薩斯州、俄亥俄州、得克薩斯州)。事先均未能發布天氣預報,隻是在陸龍卷出現並釀成災害後,編寫報告而已。美國年年研究,直到現在也不能準確預報。預報台風或預報天氣好壞比較容易著手,預報陸龍卷目前還不可能。因為陸龍卷來自積雨雲層內低氣壓泡,這泡擴大才可出現漏鬥。這個過程曆時很短。等到望見短漏鬥出現,不久就化為長漏鬥;這長漏鬥觸地麵以後,立即釀成災害。這災害的大小與漏鬥管的粗細大有關係,管口直徑隻有數米長,災害較輕;超過10米,災害就嚴重。漏鬥大小又與雲層內空泡的大小有關。下麵引的是依據密歇根大學蓋茲教授所著《氣候學》內一段記實,記述一名叫威爾·凱勒的農夫所親眼見的管內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