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羹

湯羹概述

一、藥膳湯羹的概念

所謂藥膳湯羹具有兩種含義:一是藥膳,二是湯羹。即這種湯羹具有藥膳的成分,這種藥膳含有湯水和飲汁。藥膳則是一種含有藥物成分的膳食,它既有保健作用又有治療作用,兩者之間有補有治,並以藥物為膳食,又以膳食為藥物。我們日常食用的許多食物中就含有藥,藥食兼備。藥食為伍,常可藥借食味,食借藥性,而發揮其協同作用,使苦口的藥物變成美味的佳肴。利用這種藥膳養生防病稱為食養,治療疾病稱為食療。

自古以來,湯羹即是中國傳統的一種肴型,它包括羹、湯、飲、汁。所謂湯羹,即既湯亦羹,是含較多水量菜肴的總稱。一般湯的含水量比羹多,通常用湯作為正餐的佐食,則食畢上湯。羹是比較粘稠的湯,多是以肉、蛋、奶、海味作為主要原料,再加入配料同煮調味而成。所以羹既可作正餐,又可作佐餐。它因嫩軟富有營養,故既能滋養髒腑,又能調理機體功能,特別有利於老幼病殘者的治病養身。

藥膳湯羹,是以藥物和食物為原料,加入較多量的水,經烹飪製成具有食療作用的佐餐。它是中國傳統醫藥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其曆史久遠,古籍上就有“藥食同源”的記載。因此,它具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藥膳湯羹不同於一般中藥方劑,又有別於普通的飲食,是一種兼有食品美味和藥物功效的特殊膳食,它可使食用者在心理上感覺是一種享受。

藥膳湯羹經過千百年的演變、積累和創新,已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它的形成是藥物學和營養學相結合的結果。它是在中醫學的陰陽五行、髒腑經絡、辨證論治理論的指導下,根據藥物、食物的性味和歸經對人體的作用配伍而成。因此,藥膳湯羹是中國醫藥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二、藥膳湯羹的特點

藥膳湯羹是藥膳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藥物、食物和水分三者的巧妙結合,因此,凡是藥膳所具有的特點它都具備。當然它還有普通藥膳所沒有的特點。它是以中醫學治病求本、祛邪扶正、平衡陰陽、疏通經絡的理論基礎為指導的特殊食療。它取五穀、五畜和百藥之精華加工製作而成。其特點是加工製作簡單、飲服靈活方便、味道鮮美可口,故愈來愈受到海內外同胞的青睞。

藥膳湯羹是藥膳食療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營養髒腑、滋潤關節、活血化瘀、固本求治、補虛瀉實的作用,能使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藥膳湯羹還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增強食欲

藥膳湯羹與一般湯羹相比更具有刺激食欲、幫助消化的作用。餐前、餐中均為必備之佳肴。湯羹色澤鮮豔,渾厚晶瑩,形如翡翠,質如瑪瑙,氣味清新,極易引起人們的食欲。它可促進整個神經、消化係統的活動,是集藝術欣賞、佳肴享受為一體的美味食品。從現代營養科學分析來看,藥膳湯羹中,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類和某些藥物成分,其中的穀氨酸可刺激胃液分泌,增強食欲。

(二)利於消化

藥膳湯羹餐後服用,無疑地能幫助消化。古人設宴席,在山珍海味佳肴之外,再搭配各種汁飲湯羹,其目的是用以佐餐調理,平衡膳食,促進胃腸功能和加強消食疏積。

(三)強身健體

因藥膳湯羹既可增加食欲,又能幫助消化,故而它具有強身健體功效。它使體弱者得以增進健康,健康者更加強壯。因為用於藥膳的藥物和食物都係滋補品,如人參、黃芪、當歸、阿膠、枸杞、山藥、大棗、雞、鴨、豬肉、羊肉等,都能起到滋髒腑、補氣血、壯陰陽的作用。用近代科學來解釋,它可改善人體新陳代謝、調節內分泌功能、增強免疫力、提高大腦反應的靈活性、加強抗病禦病的能力。正如唐代名醫孫思邈所說:“安身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藥。”藥食結合可以壯身祛病。

(四)防病治病

藥膳湯羹性平而效緩,故婦、病、幼等虛弱者均適宜飲用。因湯羹水分多、軟嫩潤滑,不傷胃,不滯腸,十分有益於胃腸保健,是治病和康複的食療佳品。患者服用藥膳湯羹,可增進人體內水鹽代謝,保持機體電解質平衡,促進胃腸蠕動,起到排毒、解毒的作用。對於患有消化係統疾病和熱病的病人更適合於食用。

有些藥膳湯羹專門為某些疾病而設置,例如十棗湯羹多用於實證肝硬變腹水、滲出性腹膜炎。雙鞭壯陽湯羹是大補腎陽熱性藥膳。

三、選擇飲用藥膳湯羹的原則

藥膳湯羹按照中藥的性味功能與適宜的食物相結合,經過烹調製作後,使之與人體髒腑陰陽、氣血盛衰、寒熱虛實相匹配,並以多種形式相配伍。如西瓜、番茄汁兩種食物為主要原料做成的湯羹,有清熱解暑之功用;荸薺與海蜇為主要原料做成的雪羹湯,有清熱化痰的功效。選擇湯羹藥膳歸結起來有兩種目的,即“治未病”和“治已病”,此二語見載於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