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有關問題中已經談到過,人的智力是由人身五髒功能以及氣、血、精、津等營養物質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因為體力、腦力勞動過度,損傷人體氣血津液,或五髒患病,都會使智力受到損害。

思慮過度,傷及心脾:心藏神,脾藏意。思慮過度,損傷心脾,導致智力減退。中醫對智力減退的少兒,常常從脾、心論治。

心脾兩虛的診斷標準為:消化功能減退,如食少溏便等;神、智降低、減退,如心悸、健忘、恍惚等症狀。

陰虛火旺,心腎不交:人體功能正常與否,關係到在上的火、陽能夠下行,與在下的水、陰交會;在下的陰、水也要上濟於陽、火。這樣叫做水火既濟,陰陽協調。如果患病、勞傷過度,傷及陰液,則陰無以上承,虛陽就會上浮,出現虛火旺現象。

中醫稱“心”為火髒,“腎”為水髒,因此,在下的陰虛,必然要影響到在上的心火,因此,水火不濟,又叫做心腎不交。

心腎不交的主要症狀是:心悸怔忡,煩躁不安,失眠多夢,頭暈耳鳴,腰酸腿軟等,兼有智力減退,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等。

記誦勤苦,傷及肝血:整天忙於功課,手不釋卷,用眼過度,就會損傷肝血。肝開竅於目,目靠肝血滋養;讀書勤苦,傷眼耗血,進而形成肝經虧虛,導致兩眼幹澀,視物模糊,近視甚至肝陽上亢,頭暈頭脹,太陽穴跳痛;肝血不足,智力無以滋養,即會出現行動反應遲緩,不耐思考,煩躁易怒等智力減退現象。

三是藥石中毒,傷殘智力。

引起中毒的藥物很多,大多會傷害智力。常見的有:含汞、鉛、鋁的化合物,會使人出現暫時性或永久性智力減退,甚至喪失。發病可緩可急。中藥有朱砂、黑錫丹之類,均不宜常用。

四是酒精積累,大腦萎縮。

酒精對大腦的損害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不少家長仍不知這個道理,經常對孩子實行“酒量教育”。國外科學家通過設備檢測和觀察發現:95%的嗜酒者、85%的一般飲酒者,均可出現大腦萎縮,出現智力減退。

此外,酒精對孩子的危害,還表現在酒後同房多生癡呆兒上;婦女妊娠期中酒毒,也能影響智力發育。

五是痰飲瘀血,阻礙智力。

用腦過度,身體得不到正常鍛煉,代謝減低,人體的病理產物會積聚起來,成為新的損傷智力的病因。中醫認為,痰飲、瘀血是兩類阻礙智力的主要病理因素。

痰飲是水液代謝失常所產生的,瘀血則是血液循環阻礙的產物。前者的主要見症是胸悶,痰多,舌苔厚膩,脈搏滑;後者則可見到舌質紫暗,或舌質有瘀斑,手足指麻木,口渴但不想喝水,脈澀。

智力歸“心”所管,痰飲、瘀血蒙蔽心竅,則神氣難以清爽,出現神情恍惚,記憶模糊,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等智力減退症狀。如痰飲、瘀血挾有其他病理因素,如痰與火並,則會出現神誌失常,癲癇瘋狂。

痰飲、瘀血還容易阻塞九竅,而九竅在人體多是感覺器官,因此,會出現目不明,耳不聰,鼻不聞,感覺遲鈍或失常等現象。

中藥對痰飲、瘀血的治療有著獨特的療效,因此有開發、恢複智力的良好效果。

常用的益智中草藥

古人熱衷於尋找“靈丹妙藥”,其目的不外兩個:一是延年益壽,長生不老;一是智力超人,隨心所欲。後者曾使中醫前輩們孜孜不倦地研究益智藥物。上下幾千年,點點滴滴的經驗記載,已在我國傳統醫藥寶庫中貯入了豐富的益智中藥,為中醫獨特的藥物益智療法提供了高效的資源。

下麵簡要介紹一些常用的益智中藥。

人參。人參一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的補益作用可謂立竿見影,關鍵時刻能夠起死回生,救人性命。這種神奇的藥物,其益智效果也是確鑿無疑的。它的益智作用,古往今來都認為是通過“補氣”來實現的。現代研究得出,人參含有29種人參皂甙,16種以上的氨基酸,9種糖,3種脂肪酸,3種甾醇,7種維生素,2種揮發油,3種黃酮類物質,12種無機元素,3種酶,以及葡萄糖甙、人參奎酮、膽堿類等成分。其中人參皂甙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人參對人體每種組織的功能都有雙向調節作用,而在智力方麵的作用表現在加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改善精神活動過程中的靈活性,增強思維、工作能力,減輕疲勞,提高效率;並且能使緊張所致的神經紊亂恢複平衡。此外,人參的強壯作用能使體力、智力共同提高。

人參的種類很多,如:根據采收來源有野山參和園參之分;根據製作方法有生曬參、紅參和糖參三類;根據產地又有西洋參、高麗參、吉林參之分等等。種類不伺,功效也有出入,如野山參、西洋參、生曬參效高價昂,性稍偏溫;紅參熱性較強;糖參含人參皂甙最少,藥性平和,效力稍欠,但價格便宜。

人參用於少兒益智,必須有一定的適應症,不可濫用。古代一本專門描寫中藥的詩集《本草詩箋》中說:“保元旺血除邪氣,明目開心利弱身,味厚最宜尪怯症,必需尤在腎虛人。”這裏多次提及人參的適應症,“弱身”、“尪怯症”、“腎虛人”等,就是指先天不足、重病後久虛、體質懦弱等見有智力不足或減退者。除了有明顯虛弱見症外,少兒最忌濫服人參。國內外曾大量報道過的“人參濫用綜合症”,表現為過度興奮、煩躁、失眠、眼底或口鼻出血等;還有報道一例服用人參酊500毫升致死的病例。近年也有報道兒童濫用人參導致性早熟的例子。因此,人參決不像其他益智藥物,是人人都可食用的。

山藥。山藥既是藥物,又是某些地區常用的食物。

曆代對山藥益智的記載頗多,如《神農本草經》中稱其“久服耳目聰明”;《藥性本草》中說:“補心氣不足,開達心孔,多記事”;近代河北名醫張錫純則稱讚山藥“強誌育神。性平,可以常服多服”。

山藥的益智作用,其基礎是補虛。現代研究發現,它含有蛋白質、糖、氨基酸、鈣、磷、鐵、維生素C等多種生命物質;山藥中所含的皂甙,是人體各種激素的原料,因此服用山藥能促進內分泌腺的功能旺盛;山藥的主要成分之一多巴胺,是維持神經、血管活動的主要物質。用於臨床,可見其具有增進食欲,改善人體消化功能,增強體質等作用。近年來還發現山藥有誘生幹擾素的作用,對人體抵抗力的增強有卓越效果。因此,對智力減退或智力不足,而又兼有脾胃虛弱,消化功能差的兒童,山藥是一味很好的治療藥物。

柏子仁。柏子仁是一味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的常用中藥,《本草綱目》將其歸入治療健忘的藥物之中。

《神農本草經》說長期食用柏子仁,“令人潤澤,美色,耳目聰明”;《本草綱目》則說它“安魂定魄,益智寧神”。由此可見,柏子仁益智,主要是養心安神,使智力得以正常發揮功能。臨床上主要用於少兒夜寐不寧,神誌不安,多動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

百合。百合是一味常用的補陰藥,其主要功能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偏於補肺陰。

最早說到百合能益智的書籍是《日華子本草》:“安心,定膽益智,養五髒。”現代不僅用它入藥,更多的則是作為食療,治療陰虛咳嗽,或作為防暑飲料。

百合對智力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治療發熱性疾病後期所導致的精神恍惚,健忘急躁,思維遲鈍。如漢代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設立的“百合地黃湯”諸方。如果少兒先、後天智力發育不良,屬於陰虛火旺的,也可以用它來治療。二是能加強視力,有明目、止涕淚的作用。

現代研究證明,百合中含有多種生物堿,21.29%的蛋白質,12.43%的脂肪,11.47%的糖類,3.61%的澱粉,以及維生素B1、B2、C、泛酸、β胡蘿卜素等,對大腦神經有較好的營養保護作用。

菊花。菊花能清頭目,食之可使人耳目聰明,並能治療多種眼疾。此外,菊花最常用的方法是泡茶飲用,也可入藥、做菜,還能釀酒;藥枕,直接與大腦接觸,清頭目、安神益智的效果更好。小兒經常服食,還能清熱毒,不生瘡癤,保護視力,思維敏捷。

人什麼時候最聰明

人體生物節律(生物鍾)除了有年、月、日的生物節律之外,每一天中還存在著近似晝夜的節律。

人與人之間有個體差異,人的大腦生物節律在用腦的最佳時間上也不相同。大體可以分為3種類型,即“百靈鳥型”、“貓頭鷹型”和“混合型”。

“百靈鳥型”的大腦生物節律特點是:每到清晨時分便精神煥發,思維活躍,靈感頻發,記憶力強,用腦效率最高。“貓頭鷹型”的大腦生物節律的特點則是:每到夜晚時即進入中度興奮狀態,而中度興奮是大腦皮層建立條件反射的最佳興奮狀態,因此人的反應特別快,才思敏捷,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可以在夜晚發揮得淋漓盡致。而“混合型”的人,其用腦生物節律的特點為:全天時間的用腦效率都差不多,隻是在清晨和傍晚時稍微高一些。但混合型的人很難出現“貓頭鷹型”或“百靈鳥型”的那種“超常發揮”狀態。因此,在科學上有成就的大多是“貓頭鷹”或“百靈鳥”們,尤其“貓頭鷹”更為出色。

在所有人中,“貓頭鷹型”約占33%,“百靈鳥型”約占17%,“混合型”約占50%。

對於少年兒童來說,因為遺傳傾向的作用,加上父母生活習慣的影響,有不少孩子很小就能表現出明顯的類型特征。對此,老師和家長不能強力扭轉他們的生物節律特點。因為用腦的時間規律也是一種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其效果大多是適得其反。正確的做法是,通過反複的觀察和比較,找出孩子用腦效果的最佳時間,將學習的難點和難題安排在這些時間內來完成,幫助孩子科學用腦,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孩子的智力。

值得提出的是:觀察孩子的最佳用腦時間,家長應做主要工作。因為孩子在家的時間較長,“貓頭鷹型”或“百靈鳥型”的最佳用腦時間又都處於在家的時間內。再說,父母雙方隻觀察自己的一個孩子,容易掌握其規律。

假如孩子是屬於“貓頭鷹型”的用腦類型,家長們切不可認為孩子學習到越晚越好。孩子與成人畢竟不同,他們用腦效率的高峰期決不會像成人那樣出現在深夜1~2點鍾。孩子們中的“小貓頭鷹”們隻是與那些“小百靈鳥”們相對而言的,雖然他們在晚上的學習效率較高,但21點以後“小貓頭鷹”們也會困乏的,因此,決不要讓他們熬夜。

對於學校的老師來說,不可能像家長那樣對每個孩子的生物節律加以詳細觀察,但是也要掌握大多數孩子的普遍用腦規律,以便安排教學和作業。

一般來說,人的一天當中有4個用腦高效時間,它們分別為:

清晨6~7時。此時剛剛結束睡眠,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已經完成了對前一天所接收信息的整理、歸納、記憶、清理工作,還沒有開始接受新的信息,所以記憶力比較好。

上午8~10時。在這段時間內,人的精力已上升到旺盛期,對各種信息的處理能力很高,記憶力也增強。但這時大腦的能力以反應、判斷為主要特點,表現為分析能力加強。

傍晚6~8時。這段時間是人腦的又一個記憶高峰期,在相當一部分人中,記憶效果要超過清晨6~7時。這是因為,大腦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節律性,使人在睡眠以前有一個超常興奮過程。

剛進入睡眠的1~2小時內。這時大腦一般不再接受新的信息,臨睡時接受到的信息印象相對較深刻。人處於睡眠初期的朦朧狀態時,大腦正在無意識地進行信息的編碼整理工作,此時既有利於保存記憶,也有利於提取記憶。有不少事實證明,某些所謂“夢中得到啟示”的科學發現,大多是在這段時間內產生的。有人認為這段時間是“靈感思維”比較集中的時間。但必須注意:凡用腦過度,身心疲憊的人,多半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上海市靜安區衛生防疫站曾對92名中學生進行學習能力高低的測驗,基本上證實了上述規律。由於該測驗是在學生們清醒狀態下進行調查,所以第四個大腦高效時間未能體現。

有的學者還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上午10時前後,性格內向者的注意力集中,記憶力處於高潮期;下午7時前後,性格外向者的分析能力和創造力最旺盛。

學校的老師掌握以上總體規律之後,可以有選擇地安排教學日程,合理安排課程,充分發揮和加強少年兒童的智力,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