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薦賢法(2 / 2)

要注意褒獎舉賢不避己諱者。據《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向趙惠文王推薦藺相如的是趙宦者令繆賢。為了使趙王能夠重用藺相如,繆賢公開了一件隱私:“我曾經犯過罪,私下商議想逃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止說:‘你怎麼結識燕王的呢?’我就告訴他,我曾經跟從大王與燕王在邊境上相會,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對我說:‘很願意跟你交個朋友’。因此我想去投奔他。藺相如勸我說:‘當時趙國強大而燕國弱小,你又被趙王寵幸,燕王要巴結趙王,所以想同你結交。現在的情況是你要從趙國逃走投奔燕國,燕國懼怕趙國,必定不敢收留你,說不定還會把你捆綁起來送回原籍。你不如赤身伏在腰斬的刑具上向大王請罪,則僥幸可能免罪。’我聽從了他的話,幸虧你大王也赦了我的罪。因此我認為他是個有勇有謀的人。”趙惠文王聽了覺得有道理,於是召見藺相如,隨之,演出了千古傳為佳話的那一段“完璧歸趙”的故事。繆賢這種不避己諱而薦賢的精神,實在難能可貴。按現在的眼光看,他“竊計欲亡走燕”,無疑是要犯叛國罪的,他暴露這一點也就公開了他的“叛國”的嫌疑。在一般人看來,這當然是諱莫如深的了。然而,繆賢卻沒有這許多顧忌,為了國家大局,在朝廷上慷慨陳詞,把藺相如的長處活靈活現地說了出來。我們今天從事的事業當然要比完璧歸趙這樣的事偉大千百萬倍,當然更需要千千萬萬的各種人才。因此,我們既需要那種“舉賢不避怨仇”、“舉賢不避代己”的精神,而且需要這種“舉賢不避己諱”的精神。隻要我們對這種精神大力提倡和宣揚,就能更好地激勵人們以大局為重,從多方麵挖掘人才,為現代化建設薦舉更多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