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安全的音樂旅程(1 / 1)

享受安全的音樂旅程

一直以來,“酷車改裝”都在努力地向大家介紹如何把車子由普通打扮得搶眼,由平凡提升到驚人。也正是因為從這一起點出發,我們與許多誌同道合的男性車主們有幸結緣。可是,我們也同時發現,女性對於冰冷的機器似乎天生就缺乏熱情,而越來越眾多的女性車主們又是一個我們不能忽視的服務群體,所以,我們這次決定聊聊一個男女車主都會感興趣的話題———汽車音樂。

不論是誰,在汽車上呆久了,都會感受到孤獨寂寞。因此,有人想到了音樂。自從有了音樂的出現,整個車體都充滿了活力,再漫長的旅程也變得輕鬆。

從最早的收音機到卡帶機,再到現在的CD機,不論哪一代人,音樂總是駕駛者最好的伴侶。最早從解放牌卡車上的收音機裏傳出來的,都是些歌唱毛主席的曲子,雖然日複一日老是那幾首歌,卻還是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後來出現了卡帶機,大家那時總喜歡買幾盒磁帶,出差的時候在車上放放,卡帶機現在還有,不過正在慢慢地消失。20世紀90年代後,CD機開始時興,可大多是進口高檔轎車上才有。車迷朋友當時也沒有什麼錢,連車都還不敢奢望,就更別提CD機了,隻能癡癡地想,等咱有了錢,非把它裝上車不可,嗬嗬,口氣還真是大呀。

如今的生活一日千裏,進口車、國產車,都已經駛入了千家萬戶,從前的夢想也都變成了現實,車迷朋友們現在是想聽什麼歌就放什麼歌,汽車音樂也由此變得空前的豐富。下麵,我們就來看看幾種不同的汽車音樂類型:

聒噪類型最“安全”

以前總是奇怪為什麼美國人,尤其是三十歲以下的人開車都喜歡聽一些怪裏怪氣、語言粗俗、像吵架找打似的黑人街頭音樂,例如搖滾、節奏布魯斯、饒舌、嘻哈說唱之類的,現在開車特別是外出長途旅行開多了才知道,這種音樂對提神醒腦有特別的效果,像是邁克·傑克遜、“吹牛老爹”、威爾·斯密斯以及現在的“痞子”阿裏亞姆……都有此保護安全的“功效”;而說到咱們自己,Beyond樂隊、零點樂隊、雨泉、崔健等的CD,你不妨準備幾盒放在車上。

舒緩情歌很流行

另外一種美國人經常聽的汽車音樂多半是媽媽們的至愛。比如席琳·迪翁,文雅、輕快,充滿了女性的溫柔,是媽媽們,特別是白領媽媽們的至愛,雪佛蘭還專門請席琳·迪翁做了一個廣告,用她的歌曲做背景音樂,廣告語就是“Drive=Love”。這種舒緩情歌在我國也是大行其道,俘虜了大批白領女性車主為其掏腰包,象是王菲、林憶蓮、張信哲……他們的CD幾乎成了車上的必備用品了。

“催眠”音樂要小心

說到這裏,我們不免要提醒你了,比如恩雅、神秘園、肯尼·金這種類型的音樂,雖然好聽,但“催眠”的“副作用”卻實在太大了。試想一下,在漫長炎熱的下午,一直保持一百多公裏的時速飛馳,好幾個小時連續聽著這些音樂,那會是什麼後果呢?另外,還有你無論如何費神都沒法聽清楚任何一個歌詞的周傑倫,也屬於二級催眠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