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比賽規則
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是在一套相應的規則、一定的時間和相對的空間中進行的,離開了這些因素,運動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羽毛球運動的規則是隨該項運動而產生,並隨這項運動的不斷發展而逐步走向成熟。當今國際上普遍通用及統一實施的羽毛球運動規則,大致有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羽毛球運動本身進行某些"規範"和"限製"的,一套嚴格的規章製度,即羽毛球運動規則;二是具體實施和監督這套規章製度的裁判法。
一、挑選場地或發球權
任何一場正式比賽開始之前,參賽雙方首先要做的事是在裁判員的主持下,通過由裁判員拋擲挑邊器確定首先發球的一方。挑邊器決定的勝者具有挑選發球權或場地的優先權。贏方選剩的一項歸輸方所有。挑邊器是一枚類似一個硬錢幣的物體,兩麵由不同圖案組成,也可用硬幣替代。
二、局數和分數
1.每場正式比賽以三局二勝製決定勝負。
2.女子單打11分為一局,先得11分的一方勝該局。但當比分打成9平或10平時,先獲9分60分的一方,可選擇"加賽"或"不加賽"。比分為9平時加賽3分,10平則隻能加賽2分。男子單打、雙打和混合雙打均以15分為一局,先得15分的一方勝此局。當雙方的比分出現13平或14平時,先得13分或14分的一方,有權選擇"加賽"或"不加賽",13平時加賽5分,14平時隻能加賽3分。參賽選手無論作出何種選擇,這種選擇都隻能在規定分數第一次出現後,下一次發球開始前作出.
3.一旦選手作出加賽選擇,比賽重新開始,加賽分數必須從0比0開始計算,先獲得加賽規定分數的一方為該局的勝者.
4.比賽中,如果比分出現13平(女子單打為9平),而先獲該分數的一方未選擇加賽,當比分第二次出現規定加賽分數14平(女子單打為10平)的情況時,先獲14分(女單10分)的選手仍然擁有"加賽"或"不加賽"的選擇權。
三、發球權、得分和交換發球權
1.在比賽中,發球一方獲勝為得分,並繼續擁有發球權。如果發球一方失誤,則交換發球權,此時對方隻獲得發球權,不能計得分。
2.在雙打和混合雙打中,每局開始時,首先發球的一方第一輪隻有一次發球權,如果發球方輸球,則須先交換發球權。此後,雙方每輪均有二次發球權,當第一發球員輸球後,由同一方的第二發球員行使發球權。如第二發球員再次失誤,則必須將發球權交予對方。
3.下一局比賽開始時,均由上一局的勝方先發球。
四、交換場地
1.第一局比賽結束,雙方應交換場地進行第二局的比賽.如前二局雙方戰成1比1時,雙方也應交換場地進行決勝局的比賽,即第三局的比賽。在第三局比賽中,當任何一方先得8分(15分為一局)、6分(11分為一局)時,必須再次交換場地後,才能進行餘下的比賽。
2.在比賽中,如選手未按規則規定,按時、正確地交換場地,一經發現,應立即交換、已得分數有效,並繼續進行比賽.
五、發球和接發球
有發球權的一方稱發球方,對方則稱為接發球方。
1.發球時腳不得踩發球區的任何界線。
2.一旦雙方選手站好位置,發球員的球拍一開始揮動即為發球開始,發球員的球拍必須連續向前揮動直到將球發出。必須注意的是,一旦發球員開始揮動球拍發球,而未擊中球,則應視為發球違例。發球時,任何一方都不允許有非法延誤發球的行為。
3.在發球過程中,即從發球員的球拍開始揮動直至球拍的拍麵將球擊出為止,發球員的雙腳均不得離開地麵或移動。
4.發球時發球員的球拍必須首先擊中球托,另外發球員"在擊球的瞬間,球與球拍的接觸點及整個球體均要低於發球員的腰部,整個拍框必須明顯低於發球員握拍的手部。
5,發球員必須站在本主發球區向位於自己相對應的斜對角一端的發球區發球。球體須經球網的上方飛過,落入對方場地的發球區域內才有效。
單打有效發球區域的範圍是(以右區為例):前發球線、中線、單打後發球線和單打邊線之間。,左區反之。
雙打(含混雙)的有效發球區域為:前發球線、中線、雙打後發球線和雙打邊線之間,左區則反之。
合法的接發球
1.接發球員必須等對方發球員按相應的規定將球發出後,即球托觸及球拍的拍麵而飛離球拍後,才能移動兩腳,並開始接發球,否則屬違例。
2.接發球時,接球員的腳不能踏踩在接發球區域四周的任何線上或線外,否則後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