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易混詞辨析(一)
1.【哀憐·愛憐·愛戀】
三者讀音大致相同,但意義和用法不同。“哀憐”指對別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華民族有哀憐弱者的傳統”;“愛憐”指十分疼愛,多用於子女,如“愛憐子女”;“愛戀”指熱愛而難以分離,多用於男女之間,如:“二十多年來,他倆一直相互愛戀著”。
2.【暗淡·黯淡】
二者都指不明朗。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鮮豔,如“光線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3.【按語·暗語】
相同點:二者都與語言有關。不同點:“按語”也寫作“案語”,指作者、編者對有關文章、詞句所做的說明、提示或考證。如“這個文段,編者特地加了按語”;“暗語”指彼此約定的秘密話。如“這些話純是暗語,別人根本聽不懂”。
4.【翱翔·遨遊】
二者都與遊動有關,遊動的方式有所不同。“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飛,“遨遊”指漫遊,遊曆。如“自由翱翔”,“遨遊太空”。
5.【抱怨·報怨】
二者都與“怨”有關。不同點是:“報怨”指報複怨恨,如:“這次惡性事件是由肇事者報怨引起的”;“抱怨”指心中不滿數說別人不對,或埋怨,如“這都應怪自己,不能抱怨別人。”
6.【包藏·飽藏】
“包藏”指包含,隱藏,如“包藏禍心”;“飽藏”指深深地隱藏著,如“他那雙賊圓的眸子裏飽藏著殺機”。
7.【包含·飽含·包涵】
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濃度或對象不同。“包含”僅指裏邊含有,如“這句話包含好幾層意思”。“飽含”指所含的量特別充足,如“飽含著深厚的階級感情”。“包涵”指客套話請人原諒,如“唱得不好,請大家多多包涵”。
8.【報複·抱負·包袱】
“報複”指對批評自己或損害自己利益的人進行反擊,貶義,如“他善於對提意見的人打擊報複”;“抱負”指遠大的誌向,褒義,如“青年人應該有理想,有抱負”;“包袱”比喻影響思想或行動的負擔,如“思想包袱”。
9.【報道·報到】
“報到”,動詞,指向組織報告自己已經來到,如“新生入學報到處”。“報道”也寫作“報導”,名詞,指新聞稿,如“他寫了一篇新聞報道”;動詞,通過媒體把新聞告訴群眾,如“報道消息”。
10.【暴戾·暴力】
“暴戾”,形容詞,指粗暴乖張,殘酷凶惡,如“這個老板真是暴戾,動輒對工人進行打罵”。“暴力”,名詞,①強製的力量,武力,如“暴力革命”;②特指國家的強製力,如“軍隊對於敵對階級是一種暴力”。
11.【爆發·暴發】
“爆發”,①指岩漿突然衝破地殼,向外迸出,如“火山爆發”;②指通過外部衝突而發生的質變,如“爆發革命”;③指力量、情緒等忽然發作,或事變突然發生,如“會場裏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暴發”,①指突然發作,如“山洪暴發”;②指突然發財得勢,多含貶義,如“暴發戶”。
12.【抱病·暴病】
二者都與疾病有關,但詞性和詞義不同。“暴病”指突然發作來勢很凶的病,名詞,如“一場暴病,整得他意誌完全消沉了”。“抱病”指有病在身,動詞,如“自此以後,他一直抱病在家,不再露麵”。
13.【崩裂·迸裂】
二者都是動詞,都有裂開的意思。“崩裂”指物體猛然分裂成若幹部分,如“山石崩裂”;“迸裂”指破裂,裂開而往外飛濺,如“腦漿迸裂”。
14.【變易·變異】
二者都與變化有關,但所指的對象不同。“變易”指改變,變化,如“這裏的情況並無多大變易”;“變異”指同性生物世代之間或同代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麵所表現出來的差異,如“物種變異”。
15.【變換·變幻】
二者都是動詞,都有變化之意。“變換”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內容換成另一種,多指具體的事物,如“變換一下位置”。“變幻”指不規則地改變,多指抽象的事物,如“世界上的政治風雲變幻莫測”。
16.【辨別·辯別】
“辯別”指用言辭來分別,如“辯論會上,他從理論上仔細辯別了這件事的是非曲直”。“辨別”指根據不同事物的特點,在認識上加以區別,如“在政治鬥爭中,每個人都要辨別好方向,不要上了政治騙子的當”。
17.【表明·標明】
“表明”指表示清楚,如“這件事表明了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標明”指特意用文字或符號等把某事物直接標出來,如“一般藥品都應在外包裝上標明用途、用量、用法等”。
18.【標致·標誌】
二者讀音相同,但詞性和詞義不同。“標致”指相貌、姿態美麗,多用於女子,形容詞,如“她長得很標致”。“標誌”,①標明特征的記號,名詞,如,“地圖上有各種形式的標誌”;②表明某種特征,動詞,如“這件事標誌著正義是不可戰勝的”。
19.【病例·病曆】
“病例”指某種疾病的例子,如“這種病例,我們已有成熟的醫案”。“病曆”指醫療部門記載病情、診斷和處理方法的記錄,也叫病案,如“病人出院時,不要忘記帶上病曆”。
20.【不恥·不齒】
這兩個詞語讀音相同,但意義不同。“不齒”是不願意提到的意思,如“出賣師友者,君子不齒”。“不恥”是不感到羞恥的意思,如“身居顯位,卻有如此貪心,別人尚羞,他自己卻不恥”。(2001年春季已考)
21.【不合·不和】
“不合”指不符合,不應該,合不來,如“不合手續”。“早知如此,當初就不合叫他去”;“他們倆一直不合”。“不和”指不和睦,如“家不和,外人欺”。
22.【不力·不利】
“不力”指不盡力,不得力,如“辦事不力”;“不利”指沒有好處,不順利。如“這個地形不利於我軍而有利於敵軍”。
23.【不止·不隻】
“不止”,①指繼續不停,如“他的一句笑話引得夥伴們大笑不止”;②指超出某個數目範圍,如“他恐怕不止60歲了”。“不隻”有“不但”之意,如“河水不隻可以用來灌溉,還可用來發電”。(1998年全國高考已考)
24.【不至·不致】
“不至”表示不會達到某種程度,如“作為一位受黨教育多年的幹部,不至於連這點道理都不懂吧!”“不致”表示不會引起某種後果,如“事前做好準備,就不致到時手忙腳亂”。
25.【部署·布置】
二者都與安排有關事情有關。“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務等,一般指大規模地、全麵地、原則地安排配置,如“指揮員的正確部署來源於正確的決心”;“布置”指在一些活動中作出安排,多指具體的安排、配置等,如“布置工作”,“布置任務”。
26.【財物·財務】
二者都與財有關,都是名詞。不同的是:“財物”指錢財和物資,如“老人死後,留下了很多財物”。“財務”指機關、企業、團體等單位中,有關財產的管理或經營以及現金的出納、保管、計算等事務,如“建立健全財務製度”。
27.【殘敗·慘敗】
二者所指對象不同,“殘敗”指殘缺衰敗,多用於物件,如“這裏有一堵殘敗的牆壁”;“慘敗”指慘重的失敗,多用於事情,如“敵人遭到了慘敗”。
28.【慘苦·殘酷】
“殘酷”指凶殘冷酷,如“濫施殘酷的暴行”;“慘苦”,指淒慘痛苦,如“這幾年,他們的生活真夠慘苦”。
29.【查看·察看】
“查看”指檢查觀察事物存在的情況,如“查看貨物”;“察看”指為了解情況而細看,如“察看地形”。
30.【察訪·查訪】
“察訪”指通過觀察和訪問進行調查,如“實地察訪”;“查訪”指調查打聽案情,如“為了盡快破案,他化裝成一個農民到處查訪線索”。
31.【塵世·塵事】
“塵世”指佛教徒或道教徒所指的現實世界,如“遠離塵世”;“塵事”指世俗的事,如“他整天溺於塵事,不能自拔,哪有精力為廣大群眾辦實事?”
32.【憧憬·向往】
相同點:都表示因熱愛、羨慕某種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達到。一般情況下,二者可以互換。不同點:“憧憬”僅用於事物或境界較廣大、時間較長遠的對象;“向往”適用的事物或境界則不如“憧憬”廣大和長遠,如“那裏是我向往的地方”,不能說“那裏是我‘憧憬’的地方”。
33.【除草·鋤草】
“除草”指除去雜草,所用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王大爺承包的責任田,全靠用化學藥品除草”;“鋤草”指用鋤頭鬆土除草,如“王大爺把鋤頭往孫子手裏一遞說:‘不好好上學,就鋤草去!’”
34.【處世·處事】
“處事”指處理事務,如“他處事嚴肅,態度卻十分和藹”;“處世”指在社會上活動,跟人來往,如“他闖蕩江湖多年,有著豐富的處世經驗”。
35.【處治·處置】
“處治”指處分,懲治,如“對那些民憤極大的腐敗分子要從嚴從快加以處治”;“處置”,①表示處理,如“這事務必妥善處置”,②指發落、懲治,如“我隻恨沒有本領處置那些該死的東西”。
36.【淳厚·醇厚】
“醇厚”,①指氣味、滋味純正平和,如“酒香醇厚”;②同“淳厚”。“淳厚”指誠實樸素,如“他為人淳厚”。
37.【篡奪·攛奪】
“篡奪”指用不正當的手段奪取地位和權力,如“篡奪皇位”。“攛奪”指從旁鼓動人幹某事,慫恿,如“他一再攛奪我學打麻將賭錢,我可不幹那事”。
38.【篡改·竄改】
二者都有改動的意思,但改動的對象和動機不同。“竄改”指改動文件、書籍、古書中不應該改動的部分,單指文字改動,不含貶義,如“抄寫文件要細心,不要隨意竄改”。“篡改”指把正確的東西強行或暗中改為不正確的東西,不限於文字的,含貶義,如“他們肆意篡改曆史”。(1999年全國高考已考)
39.【地力·地利】
“地力”指土地肥沃的程度,如“通過土壤分析,就可以了解這裏的地力情況”。“地利”,①指地理的優勢,如“天時不如地利”;②指土地有利於種植作物的條件,如“充分發揮地利”。
40.【獨立·獨力】
“獨力”指單獨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獨力經營”。“獨立”,①指單獨地站立,如“獨立山巔”;②指自主地存在,如“他們宣布獨立”。③指不隸屬於某高一級單位的,如“獨立師”。④指不依靠他人,如“獨立完成作業”。
41.【度過·渡過】
“度過”指某段時間已過去,如“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期”。“渡過”指由此岸到達彼岸,有“通過”的意思,如“渡過了長江天險”。
42.【兌換·對換】
“兌換”指用一種貨幣或物品換另一種,如“用10斤白麵可以兌換12斤大米”。“對換”指對位互換,如“兌換工作崗位”。
43.【訛傳·訛舛】
二者都與錯誤有關,但所指不同。“訛傳”,動詞,指錯誤的傳說,如“這一訛傳不要緊,我倒成了一個罪人”。“訛舛”,名詞,指文字錯誤,如“這段文字的訛舛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