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詞辨析理論(2 / 2)

再如“突然”的“猛然”,前者是形容詞,可作狀語、謂語和定語,後者是副詞,作狀語。

③適用的對象不同

愛護:用於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或同級同輩之間

愛戴:用於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

關懷:用於上對下、長對幼,隻用於對人

關心:對人對物均可用,對人時,用於一般人。

撫養:用於長輩對晚輩。

奉養:用於晚輩對長輩。

(三)基本技巧。

關於近義詞的辨析涉及了三大點九小點,假如每一個詞都去這樣逐一比較辨析,事實上是不可能的:一是時間不允許;二是不可能對所有常用詞語從意義、色彩到功用都了解得清楚。因而需要掌握一定的規律和技巧。

l.首先閱讀語境,把握語境含義。正確使用詞語的基礎是能夠根據語境辨析詞語的意義。語境就是同語所處的語言環境,也就是上下文。對於一段文字來說,它所處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語境;對於一句話來說,它所處的那個語段是它的語境;對於一個詞來說,它所處的那句話是它的語境;一個成語是該成語中每個字的語境。要確定詞語的意思,必須把它放在語境中考慮。漢語詞語有許多是多義的,但是到了一個語境中。每個詞都隻能有一個固定的意義(特定的雙關修辭例外)。比如\"深\"在\"夜深人靜\"中是\"時間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離地平麵距離大\"的意思,\"深紅色的外衣\"中是\"顏色濃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長\"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內容深奧\"中是\"不易懂,難度大\"的意思。可見語境對詞義的確定是至關重要的。詞語使用的正確與否;主要是看其適合語境與否。選擇恰當詞語,要先把握語境含義及特點是十分必要的。如:

我國大型深水港--山東石臼港的建設進展順利,(截止、截至)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計劃的90%。

從語境看,是整個事件的中間暫停,將來還要繼續進行。因而造\"截至\"就比較恰當。因為\"截止\"是指到某時間停止,不實發展;\"截至\"是指截止到某時間、事件仍會發展。

2、抓住相異語素,分析其意義差異,選其符合語境義者。注意辨別同義詞或近義詞在意義、色彩、運用這幾方麵的細微差別。

如:為了躲避敵人的搜捕,她(化裝、化妝)成一個闊太太,打扮得珠光寶氣。

語境意義是明顯的,是指她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闊太太。\"化裝\"與\"化妝\",相異語素是\"裝\"與\"妝\"。都有修飾、打扮意義,但\"裝\"有服裝義,\"化裝\"就是改變自己的服飾而裝扮成某種身份的人,\"妝\"就是打扮義,使自己容顏美麗。因而應選\"化裝\"。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組同義詞,辨析角度往往不隻是一個,有時是交錯出現的,因此,辨析時要全麵考慮。

3.聯係日常習慣用語,推斷詞語意義及用法,再判斷該選何詞。有些近義詞沒有相同或相異的語素,通過語素比較而鑒別之是不行了。從詞語本身的意義、功用又辨析不清,那就把所辨析的詞語放入日常習慣用語中,由此而區分出其異同,再選合適的,如:

他(遲疑,猶豫)不決地佇立著,緩緩環顧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遲疑\"\"猶豫\"都有\"一下不能判定\"義。遲疑不決、猶豫不決,這些詞語都正確。隻有放到日常習慣語境去體味其差異,才能判定應選哪一個。\"我請他幫助,他遲疑了一下,還是跟我走了。\"\"我請他幫忙,他猶豫了一下,同意了。\"\"遲疑\"常指行動而言,\"猶豫\"常指態度而言,因而據語境應選\"猶豫\"。

4.巧妙運用排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