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符號:逗號、頓號停頓(1拍)分號、句號、省略號停頓(2拍)段與段之間停頓(3拍)連續(⌒)重讀(▲)輕音(△)升調(↑)降調(↓)快速(——)慢速(---)等等,有了這些符號,學生便於確定基調、處理輕重、調節停頓、控製語速,更準確地傳達出自己對於言語的外部形態和內蘊品格的感受和理解。
(二)、粗讀瀏覽與精讀細研、快讀與慢讀,齊頭並進
浩瀚的知識海洋展現於我們眼前,若想每一本書也不放過,步步為營,就會葬身於汪洋大海;若對每一本書隻想跑馬觀花,也可能一無所獲。所以必須把精讀與略讀相結合,才能擷取豐碩的果實。
略讀是針對快速瀏覽信息而言,可以是書目、文章標題,也可以是文章內容,主要是對有用的信息篩選。速度可達到500字/分鍾。
精讀則是針對當確定了重要的信息後,對精詞、妙句、好段的揣摩、鑒賞,速度應是200字/分鍾。
(三)、作閱讀筆記,積聚知識寶庫
閱讀講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動筆墨不讀書。”足見寫在閱讀中的地位,教會學生做閱讀筆記是重要的,主要有下麵幾種方式:
1、卡片式
便於歸類整理、管理、使用,主要記錄經典的語段,收藏價值大的史實、事件。
2、摘評式
在摘抄過程中注評,發表自己對人、事的看法、觀點,闡釋理由。可通過此方法提高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邏輯思維能力是一種最好的方法。
3、剪貼式
主要是針對整篇文章而言,摘抄費時,文章又確有保存價值,采用此法。收藏資料可按下麵的類別整理:祖國新貌、國際風雲、海外風情、曆史空間、科技長河、當今體壇、動物世界、書林畫苑、音樂無限、軍事天地、風流人物、異域珍聞、生活常識、名人軼事等。
(四)網絡閱讀
上網是開闊學生視野的最佳途徑。在網上不僅可以大量閱讀,還可以發帖、跟帖、回帖,及時閱讀反饋,交流思想,升華感悟,大大提高閱讀效率,激發閱讀興趣,拓展閱讀題材。
日積月累,就形成了一個自己的知識庫存,寫作時不會再為“無米之吹”而愁,可信手拈來,旁征博引,妙語連珠,文章自會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四、分配閱讀時間,保障積累到位
若沒有時間的保證,閱讀很可能善始不能善終,不僅校內每周要安排固定的閱讀時間,節假日也需堅持,“冰凍三尺,並非一日之寒”,閱讀要有成效也該如此。當然,積累並非閱讀的終及目的,閱讀——積累——應用——閱讀,這是一條循環鏈,閱讀、積累是吸收、消化,活動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應用於實際,在應用中會發現缺陷,於是又在閱讀中吸收營養。知識和能力逐漸增強和提高。可通過下麵的活動起促進作用:
(一)、佳作交流展評,閱讀材料的選擇再現
合作學習是新世紀的學習形式,交流合作可取長補短,通過閱讀材料的交流評比,分出優劣,豐富知識,拓寬視野。學生的閱讀果實獲得師生的承認,會激發進一步閱讀的興趣。也鍛煉了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可謂是一箭雙雕。
(二)、讀書心得座談,閱讀材料的概括分析
若隻看不思,看得再多都無收益,“學而不思則罔”。讓學生就閱讀所思發表看法,一起磋商,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初中階段是最具叛逆的時期,也最具效仿力;愛表現自己,也有獨立的見解。讓思維的火花碰撞,靈感跳躍,學生的睿智綻放,每位學生是具有“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瀟灑,能對韓寒現象各抒己見。
(三)、辯論創作,閱讀材料的加工創新
閱讀積累要轉化為應用能力,進行綜合測評,演講、辯論、7是最好的途徑。閱讀、積累是吸收、消化,演講、辯論、創作是表達、創造。若長期堅持開展各種課堂活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邏輯思辨能力等綜合素質會全麵提高。
閱讀教學使學生嚐到學習語文的甘甜,滲透心田,滋潤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