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二回:“他們原是好好婦人,卻要裝作男人,可謂~了。”
【弱不禁風】ruòbùjìnfēng
形容身體嬌弱,連風吹都經受不起。
[同義成語]瘦骨嶙峋、弱不勝衣
[反義成語]虎背熊腰、心寬體胖
[出處]唐·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詩》:“亂波紛披已打岸,弱雲狼藉不禁風。”
[例子]宋·陸遊《六月二十四日夜分夢範致能、李知己、尤延之同集江亭》:“白菡萏香初過雨,紅蜻蜓~。”
【噤若寒蟬】jìnruòhánchán
噤: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同義成語]緘口結舌、守口如瓶
[反義成語]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出處]《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例子]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他的話完了,台下有幾個人拚命地高聲鼓掌,而更多的人卻~、麵麵相覷。”
【兢兢業業】jīngjīngyèyè
形容小心謹慎,認真踏實。
[同義成語]腳踏實地
[反義成語]敷衍了事、敷衍塞責
[出處]《詩經·大雅·雲漢》:“早既大甚,則不可推。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例子]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於是寧府中人才知鳳姐厲害,自此俱~,不敢偷安。”
【不脛而走】bùjìngérzǒu
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
[同義成語]不翼而飛
[反義成語]秘而不宣
[出處]漢·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例子]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四回:“袁伯珍慌忙把家裏所有的東西,檢點一番;別的一樣不缺,隻有金銀首飾和鈔票洋錢,卻一概~。”
【涇渭分明】jīngwèifēnmíng
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同義成語]一清二楚、黑白分明
[反義成語]不分皂白、涇渭不分、黑白不分
[出處]《詩經·邶風·穀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例子]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滕大妖尹鬼斷家私》:“守得一十四歲時,他胸中漸漸~,瞞他不得了。”
【迥然不同】jiǒngránbùtóng
形容相差得遠,很明顯不一樣。
[同義成語]截然不同、大相徑庭
[反義成語]毫無二致、不相上下
[出處]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鍾嶸《詩品》以古詩第一,子建次之,此論誠然。”
[例子]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十二回:“那公子朔雖與壽一母所生,賢愚~。”
【笑容可掬】xiàoróngkějū
掬:用雙手捧起來。形容笑容滿麵。
[同義成語]眉開眼笑、喜形於色
[反義成語]愁眉苦臉、咬牙切齒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例子]張老師~地走進教室。
【絕無僅有】juéwújǐnyǒu
隻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少有。
[同義成語]絕世超倫、舉世無雙、空前絕後
[反義成語]舉不勝舉、多如牛毛
[出處]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
[例子]秦牧《兩代人》:“新的一輩繼他們的父親或者母親之後成為作家的,可以說~。”
【同仇敵愾】tóngchóudíkài
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出處]《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
[例子]抗戰期間,全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
【刻不容緩】kèbùrónghuǎn
緩:擔擱。指形勢緊迫,一刻也不允許拖延。
[同義成語]迫不及待、火燒眉毛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回:“胎前產後以及難產各症,不獨刻不容緩,並且兩命攸關。”
[例子]汛期來臨,防汛工作~。
【膾炙人口】kuàizhìrénkǒu
膾:細切的肉;炙:烤熟的肉。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和稱讚和傳訟。
[同義成語]喜聞樂見、愛不釋手、交口稱譽
[反義成語]平淡無味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敘不遇》:“如‘水聲常在耳,山色不離門’,又‘掃地樹留影,拂床琴有聲’……皆膾炙人口。”
[例子]聞一多《歌與詩》:“一部~的《國風》與《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詩歌合作中最美滿的成績。”
【功虧一簣】gōngkuīyīkuì
堆九仞高的山,隻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隻差最後一點沒能完成。
[同義成語]功敗垂成、前功盡棄
[反義成語]大功告成、善始善終
[出處]《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味同嚼蠟】wèitóngjiáolà
象吃蠟一樣,沒有一點兒味。形容語言或文章枯燥無味。
[同義成語]平淡無味、興味索然
[反義成語]饒有風趣、妙語連珠
[出處]《楞嚴經》卷八:“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同嚼蠟。”
[例子]清·吳敬梓《儒林外史》:“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後,~。”
【百無聊賴】bǎiwúliáolài
精神上無所寄托,感到什麼都沒意思。
[同義成語]興味索然、心灰意冷、萬念俱灰
[反義成語]興高采烈、怡然自得
[出處]清·梁啟超《讀陸放翁集》詩:“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
[例子]魯迅《彷徨·傷逝》:“在~中,隨手抓過一本書來,科學也好,文學也好,橫豎什麼都一樣。”
【萬籟俱寂】wànlàijùjì
萬籟:自然界的各種聲音。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
[同義成語]萬籟無聲、鴉雀無聲、鴉默雀靜
[反義成語]人聲鼎沸、沸沸揚揚
[出處]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唯聞鍾磬音。”
[例子]清·沈複《浮生六記·浪遊記快》:“但見木犀香裏,一路霜林,月下長空,~。”
【不寒而栗】bùhánérlì
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英語解釋]one\'sbloodrunscold
[同義成語]毛骨悚然、提心吊膽、膽戰心驚
[反義成語]無所畏懼、臨危不懼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
[例子]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種種危險,真教人~。
【火中取栗】huǒzhōngqǔlì
比喻受人利用,冒險出力卻一無所得。
[同義成語]代人受過、為人作嫁
[反義成語]坐享其成
[出處]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載: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栗子讓猴子吃了,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
[例子]郭沫若《鄭成功》第五章:“我們目前自顧不暇,鄭成功不來就是天主保佑了,我們還好去惹他麼。我們不能為別人~。”
【厲行節約】lìxíngjiéyuē
嚴格認真地實行節約。
[反義成語]鋪張浪費、解甲歸田、偃旗息鼓
[例子]我們在工作中必須~,反對鋪張浪費。
【雷厲風行】léilìfēngxíng
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
[同義成語]大張旗鼓、聞風而動
[反義成語]積重難返、拖泥帶水、和風細雨
[出處]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陛下即位以來,躬親聽斷,旋乾轉坤;關機闔開,雷厲風行。”
[例子]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三回:“今天調卷,明天提人,頗覺~。”
【再接再厲】zàijiēzàilì
再:繼續;接;接觸;厲:磨快。指公雞相鬥,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
[反義成語]得過且過
[出處]唐·韓愈《鬥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
[例子]取得好成績也不能自滿,要~,不斷進取
【變本加厲】biànběnjiālì
指比原來更加發展。現指情況變得比本來更加嚴重。
[同義成語]肆無忌憚、有加無己
[反義成語]微不足道、大題小作
[出處]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例子]朱自清《經典常談·詩經第四》:“斷句取義是在一句兩句裏拉出一個兩個字來發揮,比起斷章取義,真是~了。”
【勵精圖治】lìjīngtúzhì
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同義成語]雄才大略
[反義成語]喪權辱國、禍國殃民
[出處]《漢書·魏相傳》:“宣帝始親萬機,勵精為治。”《宋史·神宗紀讚》:“厲精圖治,將大有為。”
[例子]元·馬致遠《青衫淚》楔子:“~在勤民,宿弊都將一洗新。”
【浮想聯翩】fúxiǎngliánpiān
比喻連續不斷。指許許多多的想象不斷湧現出來。
[出處]晉·陸機《文賦》:“浮藻聯翩,若翰鳥纓繳而墜曾雲之峻。”
[例子]這幅畫飽含詩情,使人~,神遊畫外,得到美的享受。
【流連忘返】liúliánwàngfǎn
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
[同義成語]依依不舍、戀戀不舍、悠悠忘返
[反義成語]迷途知返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返謂之流,從流上而忘返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茺,樂酒無厭謂之亡。”
[例子]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八十一回:“四時隨意出遊,弦管相逐,~。”
【餘音繞梁】yúyīnràoliáng
形容歌聲優美悅耳,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同義成語]繞梁三日、鶯舌百囀、如聞天籟
[反義成語]不堪入耳
[出處]《列子·湯問》:“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黃梁一夢】huángliángyīmèng
黃米飯尚未蒸熟,一場好夢已經做醒。原比喻人生虛幻。後比喻不能實現的夢想。
[同義成語]黃粱美夢
[出處]唐·沈既濟《枕中記》:“盧生欠伸而寤,見方偃於邸中,顧呂翁在旁,主人蒸黃梁尚未熟,觸類如故,蹶然而興曰:豈其夢寐耶?”
[例子]元·範子安《竹葉舟》第一折:“得遇正陽子師父點化,~遂成仙道。”
【寥寥無幾】liáoliáowújǐ
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英語解釋]beabletocountonthefingers/onthefingersofonehand
[同義成語]屈指可數、九牛一毛、鳳毛麟角
[反義成語]數不勝數、無窮無盡
[出處]明·胡應麟《詩藪·內篇》:“建安以後,五言日盛,晉宋齊間,七言歌行寥寥無幾。”
[例子]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一回:“連做詩賦的也~。”
【琳琅滿目】línlángmǎnmù
琳琅:美玉。滿眼都是珍貴的東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同義成語]金碧輝煌、美不勝收
[反義成語]瘡痍滿目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琅珠玉。”
[例子]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這些壽禮陳列在坤寧宮的東西廡中,~。”
【流芳百世】liúfāngbǎishì
芳:花草的香味,比喻好的名聲。好的名聲永遠流傳下去。
[同義成語]永垂不朽、名垂青史
[反義成語]臭名遠揚、遺臭萬年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桓公臥語曰:‘作此寂寞,將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複遺臭萬載耶?’”
[例子]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回:“將軍若扶漢室,乃忠臣也,青史傳名,~。”
【光怪陸離】guāngguàilùlí
光怪:光彩奇異;陸離:開卷參差。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
[同義成語]斑駁陸離
[出處]晉·陳壽《三國誌·吳誌·孫堅傳》裴鬆之注引《吳書》:“塚上有光怪,雲氣五色,上屬於天,曼延數裏。”西漢·劉安《淮南子·本經訓》:“五采爭勝,流漫陸離。”
[例子]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那柴燒的一塊一塊的,結成就和太湖石一般,~。”
【語無倫次】yǔwúlúncì
倫次:條理。話講得亂七八糟,毫無次序。
[同義成語]顛三倒四、亂七八糟、胡說八道
[反義成語]井井有條、有條有理、有條不紊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七引《詩眼》:“古人律詩,亦是一片文章,語或似無論次,而意若貫珠。”
[例子]他~地向周圍的人訴說自己的遭遇。
【滿腹經綸】mǎnfùjīnglún
經綸:才學。比喻政治見識和主張。形容人極有才幹和智謀。
[同義成語]才高八鬥
[反義成語]胸無點墨、才疏學淺
[出處]《周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例子]明·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商調集賢賓·題春園·浪裏束煞》:“論英雄何必老林泉?~須大展,休負了蒼生之願。”
【蒙昧無知】méngmèiwúzhī
蒙昧:知識未開。沒有知識,不明事理。指糊塗不懂事理。
[同義成語]冥頑不靈
[反義成語]學富五車
[出處]《晉書·阮種傳》:“臣誠蒙昧,所以為罪。”
[例子]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那些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當宗教教條看待的人,就是這種~的人。”
【所向披靡】suǒxiàngpīmǐ
披靡:草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
[同義成語]所向無敵、一往無前
[反義成語]強弩之末、畏縮不前
[出處]《梁書·蕭確傳》:“鍾山之役,確苦戰,所向披靡,群虜憚之。”
[例子]掌握了真理,就會~。
【靡靡之音】mǐmǐzhīyīn
靡靡: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樂。指頹廢的、萎靡的樂曲。
[同義成語]亡國之音
[反義成語]鈞天廣樂
[出處]《韓非子·十過》:“師曠曰:‘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史記·殷本紀》:“北裏之舞,靡靡之樂。”
[例子]聞一多《時代的歌手》:“從此以後,以管弦的情緒代替了鼓的情緒,結果都是‘~’。”
【彌天大謊】mítiāndàhuǎng
彌天:滿天。形容天大的謊話。
[英語解釋]lieinone\'sthroat
[同義成語]欺人之談
[反義成語]肺腑之言
[出處]元·王伯成《李太白貶夜郎》:“那廝主置定亂宮心,醞釀著漫天謊。”
[例子]馮德英《迎春花》第十四章:“‘誰撒這個~啊,’胖老婆道:‘那可喪盡天良啊!’”
【秘而不宣】mìérbùxuān
宣:公開說出。保守秘密,不肯公開宣布。
[英語解釋]holdone\'scardsclosetoone\'schest
[同義成語]守口如瓶
[反義成語]直言不諱
[出處]晉·陳壽《三國誌·呂蒙傳》:“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
[例子]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三回:“泛音既有如此妙論,如何譜上都無此說?他卻~,是個甚麼意思。”
【綿裏藏針】miánlǐcángzhēn
綿:絲棉。棉絮裏麵藏著針。比喻外貌和善,內心刻毒;也比喻柔中有剛。
[同義成語]笑裏藏刀
[反義成語]劍拔弩張
[出處]元·石君寶《曲江柳》第二折:“笑裏刀剮皮割肉,綿裏針剔髓挑筋。”
[例子]明·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當日說知心,~。”
【明珠暗投】míngzhūàntóu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裏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驚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視。也比喻好東西落入不識貨人的手裏。
[出處]《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的璧,以暗投於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
[例子]清·沈複《浮生六記·閑情記趣》:“又在揚州商家見有虞山客攜送黃楊翠柏各一盆,惜乎~。”
【死不瞑目】sǐbùmíngmù
瞑:閉上。死了也不閉眼。原指人死的時候心裏還有放不下的事。現常用來形容極不甘心。
[同義成語]抱恨終天
[反義成語]心甘情願、何樂不為
[出處]《三國誌·吳書·孫堅傳》:“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
【苦思冥想】kǔsīmíngxiǎng
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
[同義成語]冥思苦想
【漠不關心】mòbùguānxīn
對人對事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英語解釋]notbataneyelid
[同義成語]漠然置之
[反義成語]關懷備至
[出處]明·朱之瑜《與岡騎昌純書二首》:“至於一身之榮瘁,祿食之厚薄,則漠不關心,故惟以得行其道為悅。”
[例子]他對人老是~
【墨守成規】mòshǒuchéngguī
指思想固執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不思改革進取。
[同義成語]因循守舊、故步自封、抱殘守缺
[反義成語]標新立異
[出處]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朱嚐墨守以為準的也。”
[例子]~是不能幹好事情的。
【劍拔弩張】jiànbánǔzhāng
劍拔出來了,弓張開了。形容氣勢逼人,或形勢緊張,一觸即發。
[同義成語]一觸即發、千鈞一發、箭在弦上
[反義成語]銷兵洗甲
[出處]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韋誕書法如龍威虎振,劍拔駑張。”
[例子]高陽《清宮外史》下冊:“法國兵艦在閩汪口出入頻繁,而交涉方麵~,看樣子福州船局必難幸免法國兵艦的炮火。”
【如法炮製】rúfǎpáozhì
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製作中藥。現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
[同義成語]依樣葫蘆
[反義成語]獨樹一幟、別出心裁
[出處]宋·釋曉瑩《羅湖野錄》卷四:“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製。”
【浮想聯翩】fúxiǎngliánpiān
比喻連續不斷。指許許多多的想象不斷湧現出來。
[出處]晉·陸機《文賦》:“浮藻聯翩,若翰鳥纓繳而墜曾雲之峻。”
[例子]這幅畫飽含詩情,使人~,神遊畫外,得到美的享受。
【餓殍滿道】èpiǎomǎndào
殍:餓死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屍體。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死於饑寒的慘狀。
[出處]漢·仲長統《昌言·損益篇》:“坐視戰士之蔬菜,立望餓殍之滿道,如之何為君行此政也。”
【居心叵測】jūxīnpǒcè
居心:存心;叵:不可;測:推測。指存心險惡,不可推測。
[同義成語]人麵獸心、佛口蛇心、別有用心
[反義成語]襟懷坦白、光明磊落
[出處]清·林則徐《使粵奏稿》:“且其居心叵測,反覆靡常。”
[例子]他是個~的家夥,要多加提防。
【提綱挈領】tígāngqièlǐng
綱:魚網的總繩。挈:提起。抓住網的總繩,提住衣的領子。比喻抓住要領,簡明扼要。
[同義成語]綱舉目張、一針見血
[反義成語]不得要領、言不及義
[出處]《宋史·職官誌八》:“提綱而眾目張,振領而群毛理。”
【怙惡不悛】hùèbùquān
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同義成語]死不改悔、罪大惡極
[反義成語]翻然悔悟、痛改前非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將能乎?”
[例子]對這個~的慣犯,必須嚴加懲處。
【委曲求全】wěiqǔqiúquán
勉強遷就,以求保全。也指為了顧全大局而讓步。
[同義成語]低聲下氣、逆來順受
[反義成語]不卑不亢、針鋒相對
[出處]宋·歐陽修《滁州謝上表》:“知臣幸逢主聖而敢危言,憫臣不顧身微而當眾怨,始終愛惜,委曲求全。”
[例子]在原則問題上一定要據理力爭,決不能~
【庸人自擾】yōngrénzìrǎo
指本來沒事,自己找麻煩。
[同義成語]杞人憂天、替古人擔憂
[反義成語]聊以自慰
[出處]《新唐書·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而煩耳。”
【當仁不讓】dāngrénbùràng
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同義成語]義不容辭、理所當然
[反義成語]推三阻四、臨陣脫逃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
[例子]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人家罵小弟魚肉鄉愚,這句話仔細想來,在小弟卻是~。”
【麻木不仁】mámùbùrén
不仁:沒有感覺。肢體麻痹,失去知覺。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同義成語]無動於衷
[反義成語]耳聰目明、見微知著、眼疾手快
[出處]明·薛己《醫案·總論》:“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針刺不痛。”
[例子]聞一多《偉大的事實,不朽的意義》:“沒有同情,沒有熱,是~?還是忘恩負義。”
【任勞任怨】rènláorènyuàn
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同義成語]勤勤懇懇
[反義成語]怨天尤人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刺權》:“蒙其憂,任其怨勞。”《漢書·石顯傳》:“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
[例子]清·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無愧屋漏,而闈中~,種種非筆所能盡。”
【耳濡目染】ěrrúmùrǎn
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同義成語]耳聞目睹、耳熟能詳
[出處]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以能。”
[例子]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她完全沒有讀過書,但她單憑~,也認得一些字,而且能夠暗誦得好些唐詩。”
【莘莘學子】shēnshēnxuézǐ
莘莘:眾多的樣子。眾多學生。
“莘”不讀xīn
【海市蜃樓】hǎishìshènlóu
比喻虛無縹渺的事物。
[同義成語]空中樓閣、子虛烏有、虛無飄渺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海旁蜃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闕然。”《隋唐遺事》:“此海市蜃樓比耳,豈長久耶?”
[例子]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五回:“第五出是達摩帶著徒弟過江回去,正扮出~,好不熱鬧。”
【有恃無恐】yǒushìwúkǒng
恃:倚仗;恐:害怕。因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無顧忌。
[同義成語]仗勢欺人、狗仗人勢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六年》:“齊候曰:‘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
[例子]他仗著有人撐腰,所以才敢~。
【各行其是】gèxíngqíshì
[中文解釋]按照各自認為對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同義成語]各謀其是、各自為政
[反義成語]同心同德、同心協力、戮力同心
[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兩者俱賢,各行其是。”
[例子]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一回:“我之求死,你之求生,是~。”
【無事生非】wúshìshēngfēi
無緣無故找岔子,存心製造麻煩。
[同義成語]無中生有
[反義成語]安分守己、息事寧人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八回:“有不安本分的強盜,有無事生非的強盜。”
【拭目以待】shìmùyǐdài
擦亮眼睛等著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
[同義成語]靜觀其變
[反義成語]置若罔聞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以待。”
[例子]我國家隊能否衝出亞洲,我們~。
【各抒己見】gèshūjǐjiàn
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同義成語]各持己見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四回:“據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見,出個式子,豈不新鮮些?”
[例子]討論會上,大家~,氣氛熱烈。
【眾口鑠金】zhòngkǒushuòjīn
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眾口一詞可以混淆是非。
[同義成語]積毀銷骨、人言可畏
[出處]《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毛骨悚然】máogǔsǒngrán
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梁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英語解釋]One\'sbloodrunscold
[同義成語]不寒而栗、膽戰心驚
[反義成語]鎮定自若、麵無懼色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九十七回:“秦王聞之,不覺毛骨悚然。”
[例子]這種聲音讓人~。
【鬼鬼祟祟】guǐguǐsuìsuì
指行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同義成語]鬼頭鬼腦
[反義成語]正大光明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一回:“別叫我替你們害臊了,你們鬼鬼祟祟幹的那些事,也瞞不過我去。”
【紛至遝來】fēnzhìtàlái
形容接連不斷的到來。
[同義成語]接踵而至、絡繹不絕、車水馬龍
[出處]明·張岱《魯雲穀傳》:“相知者日集試茶,紛至遝來,應接不瑕。”
[例子]高陽《清宮外史》下冊:“貼出布告以後,自己在招募公所坐鎮,隻見應募的小夥子,~,應接不暇。”
【恬不知恥】tiánbùzhīchǐ
做了壞事滿不再乎,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同義成語]厚顏無恥、滿不在乎
[反義成語]天地自容
[出處]宋·呂祖謙《左氏博議·衛禮至為銘》:“衛禮至行險,僥幸而取其國,恬不知恥,反勒其功於銘,以章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