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學生評價老師”(2 / 2)

二、有關部門一定要給學生講清評價內容和表述方式。上麵列舉的某些老師的“罪名”涉及教育教學的並不多,大都是對老師的長相、身材、頭發、衣飾、性格等的品頭論足,這種無聊,不僅反映了當代中學生的道德素質普遍不容樂觀,也反映了他們認識水平的極端低下,如果組織者一開始就講清評價內容並明確宣布,違背要求的將對該生作出紀律處分,想必評價過程會更嚴肅一些,結果會更真實一些。評價還應“曉諭”基本原則:隻要是認真負責的老師起碼應該給及格分,如此,那些早已傷透了老師心的卻還想在老師傷口上抹把鹽的問題學生也不會那麼膽大妄為,而我們一些學生竟然給那麼優秀的老師打零分!當然,學生的有些意見並非不對,但由於表述方式欠妥,並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有學生寫老師“喜歡停課罵人”,為人師者都清楚“停課罵人”的確不是好事,可絕對是忍無可忍!事實上,老師要接受這樣的意見是很困難的,有的學生寫法就不同:(老師)為了部分不知羞恥的同學浪費了其他同學的時間,自己的情緒還受到了影響,可惜啊!怎麼樣?這樣的意見老師肯定願意接受。老師也是人啦,而且是給對方嘔心瀝血傳授知識的人啦,他(她)怎能忍受正受著他“湧泉之恩”的“混混兒”惡語相加!這樣的後果隻要我們想一下司機對他(她)痛恨的滿車旅客可能采取什麼報複方式就知道。

三、教師應最大限度地轉變觀念,努力鑄造好自己的心態。教師的“傳道,受業,解惑”在當今顯然已被學生的主動參與、主動探求所替代,師生民主平等的關係畢竟更有利於雙方的和諧交流。新課程改革一個重要方麵就是要求教師將主人的地位還給學生,如果我們死守“師道尊嚴”這類教條,剛愎自用,隻會同普遍以自我為中心的當代青少年距離越拉越遠,最終有可能很委屈地被淘汰。另外,教師有責任並且要利用機會主動同學生交流意見、溝通感情。我們從學生給我們提的那條“架子大,高傲”的意見中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教師有何架子?無非是同他們的交往少了。當今,教育的成功與否主要似乎已不在於一個教育者的知識功底如何、教育經驗怎樣了,而更在於對學生的情感投入狀況。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也不能僅僅為了獲得學生一個滿意的評價而淹沒了自我,喪失了原則,投學生所好,成了“評價”的奴隸,該批評時絕不能含糊!這也是為了大多數積極向上的學生,畢竟教師是學生的引路者!

四、對學生的傳統道德教育不能忽視。長期以來,我們總喜歡把那些思想“另類”的人說成是封建餘毒未清,事實上,當代的一些新生的五花八門的思想對人的毒害遠遠大於“封建餘毒”,而免疫力低下的當代青少年很容易感染,有的甚至達到了嗜“毒”成癖的地步。從上麵的一些“評語”中我們不難看出有的道德修養嚴重缺乏,壓根兒不懂得寬容待人,更乏知恩報恩之心,傳統禮貌喪失殆盡,心理極度陰暗,心胸極度狹窄。歸根結底來自於傳統美德的缺失。由於我們平時注意這方麵的引導,我們班有的學生盡管對老師也寫了不少意見,但相對而言,態度要誠懇得多,如“老師在課堂上如果對某些學生更嚴格一些那就更加優秀了”等。另外,我們平時也應強調學生注意語言的得體。得體的語言是一種文明程度的象征,使用得體的語言也是作為高中生應具備的能力,它同虛情假意的“語言賄賂”有著本質的不同,也許,事實上,得體的語言在許多事情的成功上都起著重要作用。當我們那些“恨鐵不成鋼”的老師能帶頭做好這一點的時候,明天的陽光便會更加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