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味開掘,感悟詩情
有了興趣,才能喜歡詩,學會了讀詩才能真正的品詩。詩歌教學的更高一層要求是在
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品味開掘,感悟詩情。
1.引導學生在聯想和想象中反複品味,入乎其內
品味就是在形象感受的基礎上,進入作品的特定情境,特定角色之中,去感受生活,體驗情感。這就是品嚐語言的滋味,揣摩形象的意味。如同品茗,品酒一樣,親口品嚐,親身感受,設身處地,推已及人,舉一反三,挖掘、把握作品形象的深刻意蘊。通過自己的心靈,通過聯想、想象,調動起自己的知識、經驗,在想象中,對作家情感、作品情境進行再度體驗。在教《孔雀東南飛》一課時,我們注意渲染氣氛,使學生仿佛置身於作品情境之中,當故事情節發展到蘭芝被迫還家和仲卿分別之時,不由的想起了“性行暴如雷”的哥哥,我們讓同學們體會:她在婆家受婆婆的刁難,回家又不被親人理解和同情,此時心情會怎樣呢?——“逆以煎我們懷”,有些同學禁不住歎了一口氣。這樣,品味之際,學生往往全身心沉浸於作品境界之中,情感、想象、感知、理解等各種心理機能被充分調動起來,為作品主人公的遭際所吸引,樂其所樂,苦其所苦,甚至達到忘我們的境界。
2.引導學生開掘領悟,創造新境
誦讀可以讓學生初步感受意境,開掘領悟是品讀過程中的進一步提升。鑒賞詩歌不僅能使我們感受到作品的形象,體驗到作品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還能夠激發讀者的深長之思,由作品生發開去感悟出社會人生的哲理、真諦。領悟便是文學鑒賞的更高境界,讀者久久沉浸於作品所描繪的形象,對所展示的生活作出善惡、美醜、是非等的評價的同時,從中洞悉宇宙奧秘,理解人生真諦,認識生活本身,潛移默化中淨化心靈,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人生品位的境象。這就是文學潛能的釋放,文學價值的實現,是文學審美中的最佳效應。唐代詩論家司空圖說過:“辨於味而後可言詩”。所謂辨於味,就是要求讀者不但要感受作品的形式的形象,而且要領會形象背後的深刻意蘊、形式對內容的藝術表現等等。如上例:同學們體會到蘭芝被迫回家又想到回家還得麵對讓人心酸的哥哥時難言的痛苦,這時我們可以提出問題,造成蘭芝悲慘命運的根源是什麼?以引導學生在品味的基礎上走出作品本身,用局外人的眼光審視這件事情的性質原因,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閱曆來評論這件事,也可以總結出自己從中受到的教育的啟示。這樣就能挖掘出作品的內涵,使文學價值得以實現。
品悟開掘,往往受學生行活閱曆的影響,因而有一定難度,在教學中,我們在向學生適當介紹詩體常識,化解難度的同時,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1.對詩歌意象、意境的理解避免概念化
意象和意境無論是在詩歌創作或詩歌教學鑒賞當中都是非賞重要的。在教學中應注意的一點就是,指導學生理解這兩個概念時,不要從文字定義的本身出發,避免概念化,列舉恰當的實例對於這一概念的理解是很有好處的。
對於詩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在文字闡述有各種說法。簡單地說,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觀物象經過詩人的感情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是一種富於更多的主觀色彩、迥異於生活原態而能為人所感知的具體藝術形象。意象一般以兩種形態出現於文學作品中,即單個意象和整體意象。單個意象就是文學作品中最基本的藝術形象,整體意象則是一組或一串意象構成的有機的整體畫麵,就是意境,也稱意象體係。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夕陽”“斷腸人”等就是單個意象,而這些意象又有機的組成了淒清蒼涼畫麵,構成更大的境界,人們常常把單個的意象看成是更大境界中的一個“部件”。帶有淒涼色彩的大的境界就是意境。這樣一解釋學生就很清楚了。
2.象征手法的理解避免單一化
新教材第三冊第二課課後練習有這樣兩個題:“死水”可能有什麼象征意義;《我們愛這土地》一詩中“土地”“河流”“風”“黎明”四組意象可能有什麼象征意義?這兩個題目的設置,應該為我們學習詩歌的象征手法提供些啟示:象征是詩歌創作中常用的手法,由於詩無定論,所以對象征的還原也不可一概而論。指導學生分析象征手法時,要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隻要言之有理答案可以是豐富多彩的。
3.知人論世避免規律化
詩歌是一定時代生活的反映,也是一個作家思想、人格的寫照。因此理解詩歌不能忽略時代和詩人本身的特征,但是絕不能用時代和詩人的特征局限了對詩歌的理解。錢理群在《名作重讀》一書中寫道:“不能否認一個時代、社會的‘大氣候’(即我們通常據說 的時代精神、氛圍)對生活在時代社會中的作家的思想、感情與創作的影響。但同時要看到,作家的思想,感情是複雜的,影響作家思想感情的因素也是多元的;時代、社會對作家思想感情的影響更是複雜曲折的,作家思想、感情在具體作品中的體現同樣複雜,甚至是微妙曲折的。” 一提起豪放派,學生很容易想到蘇東坡的“大江東去”的壯闊場麵與豪邁情懷。那麼是不是豪放派所有的詞都是這樣呢?實際上,蘇東坡本人的《江城子》一詞,懷念自己的妻子不幸早逝,抒發了濃重的哀思。這首詩情詞淒切,感人至深。此詞雖不屬婉約,但也不乏綿綿情意。
以上是我們在詩歌鑒賞教學中的一些思考和嚐試,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詩歌鑒賞教學是教學難點,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有興趣接觸詩歌,讓學生樂於去誦讀詩歌,讓學生在品味中有多方麵的收獲,這是教學的良好開端。這也必定為其它文學作品鑒賞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