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結
1.詩歌類型及宏觀鑒賞
我們國詩歌眾多,類型多樣,並且每一類型的各詩歌又具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所以對詩歌類型及其宏觀鑒賞的總結也很重要,如此可讓學生知一而類三,最終達到鑒賞各種詩歌的目的。
我們國詩歌可分為借景抒情詩、詠史懷古詩、傷春傷別詩、羈旅行役詩、山水田園詩、托物言誌詩、邊塞征戰詩、贈友送別詩、閨怨詩、談禪說理詩等多種類型。但同時,它們又存在著交叉性,也就是說,鑒賞此類詩歌的方法也可用來鑒賞其它類詩歌。
鑒賞各類詩歌,要掌握一些宏觀鑒賞要領:借景抒情詩,要體會詩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的情感,把握其寫作技巧和語言特色;詠史懷古詩,要聯係背景,領悟情感(感慨興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諷今);傷春傷別詩,是借對春光流逝抒發韶華易逝、壯誌未酬的感慨,或表達對親朋、好友、愛人的無限思念之情;羈旅行役詩,是流浪他鄉的詩人通過眼見耳聞而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家鄉的憧憬;山水田園詩,是詩人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托物言誌詩,是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誌趣融於某種具體事物中,達到言誌的目的;邊塞征戰詩,反映邊疆將士不畏辛勞、保衛邊陲的戰鬥精神,或描寫將士和親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諷刺並勸諫拓土開邊、窮兵黷武的統治者;贈友送別詩,通過景物渲染離別時淒涼氛圍,抒發難離或勉勵之情;閨怨詩,寫閨房女子對丈夫久客不歸的埋怨或對遠在邊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談禪說理詩,是詩人把自己類似禪宗的頓悟或事理的體察訴之於詩句中,這類詩往往有不食人間煙火之空靈境界;等等。
2.詩歌鑒賞要目
“讀·悟·聯”隻是解決了如何鑒賞詩歌的問題,至於鑒賞出詩歌的哪些東西來而且又無遺漏,卻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2002年高考說明》已作出了明確的界定,即重在對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語言三方麵的鑒賞。所以在總結時,就必須牢牢抓住這三個內容。
詩歌形象、表達技巧、語言的鑒賞要目見下表:
鑒賞類別 鑒賞要目 舉 例
形 象 人形象 品質、性格、節操等 “零落成泥輾作塵,隻有香如故”
思想情感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物形象 物之特征 托物言誌詩中的物
景(或環境) 特點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表達技巧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移情於景)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托物言誌(或象征) 托物言誌詩
反襯(或對比或烘托)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修辭(比喻、擬人、誇張、互文、隱語雙關等) “涼月如眉掛柳彎,越中山色鏡中看”
虛實結合 蘇軾《江城子》
動靜結合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用典 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多角度(由遠而近、由上而下,遠望、近觀,等)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語 言 清新、自然、樸素 山水田園詩
豪放俊逸 李白詩
沉鬱頓挫 杜甫詩
峻偉奔騰,雄渾豪邁 邊塞詩
委婉含蓄,耐人尋味 用典詩、詠史懷古詩
通俗、直白 白居易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