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何運用領袖資本(2 / 3)

造成領導者處理與下級衝突不公正的原因,首先是領導者在下級麵前沒有把自己擺在與下級同等的位置上,而是自認為權力就是真理,實際生活中隻能是我說你做,我打你受,而不可能有相互之間的平等商討和爭論。按照這種邏輯,各級領導者都有一定權力,而且權力大小不一,那麼真理在他們手上也就分色分成、輕重不一了。當然這是荒唐的。

其次是領導者心裏的“地位效應”還在作祟。所謂“地位效應”,就是在這種領導眼中,地位越高人格越高貴,地位越低人格越低賤,也就是說,地位在人格評價和人格認同上具有決定意義。殊不知,他的這種認識和做法本身就已證明,他自己在人格上至少並不比下級高尚和高貴。

公正是正確調節領導者與下級衝突的前提。因此,一切有理想有追求的領導者都必須反對個人主義,抑製權力膨脹,把下級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上,認真思考衝突的實質和根源,並首先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上下功夫。這樣,才能客觀地看待事物,最終找到調節衝突的措施和辦法,將消極的衝突導向積極的合作。

2.發揚民主,尊重下級

領導者與下級的衝突發生後,由於大權在握,因而在已有的組織權限內本可以“隨意”製裁或處理下級。但這種隻求一方麵滿意或惟自己意誌是準的做法,雖可以暫時壓服對方,抑製衝突,卻無法根本協調上下級關係,最終解決衝突。有時下級反倒認為,既然矛盾已經發生,就不存在誰懼怕誰。誰欠誰的賬的問題,如果領導者不肯屈尊降調力求和解,那麼衝突就隻有向著日益激化的方向發展了。

此外,領導者與下級除工作職能外,在法律和人格麵前是平等的,沒有誰高於誰的問題。因此,下級不僅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而且有資格和必要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是公民最起碼的權利,不僅不應壓製,而且應予以積極保護和支持。這不隻是認識和做法問題,而且涉及到對群眾的根本態度和領導素質問題。萬馬齊暗,鴉雀無聲,看上去是一種穩定;暢所欲言,和睦相處,也是一種穩定,但前者隱含著危機,後者展示著美好。

衝突的調適如同大禹父子治水,攔河築壩不是全策,隻有疏導分流才能長治久安。對此,領導者務必要提高認識和工作水平。

3.得理主動讓三分

衝突有時會因下級的失誤或越權而發生。在此種情況下,許多領導者往往得理不讓人,恨不得一下子把下級製服,使之永世不得翻身。下級有了過失,嚴格把關是對的,但在方式方法上未必非“大殺大砍”不可。和氣商量可以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硬板著麵孔來解決,單獨可以處理的事情,也無必要興師問罪。小題大作隻會把情況弄得更糟。

相反,如果能夠通過提醒。暗示或商討促使下級自己改正錯誤,則不僅同樣可以解決問題,而且顧及了下級的情麵,有利於發揮其積極主動性、更重要的是使之吃一塹長一智,提高了處理問題的能力和自覺性。

得理主動讓三分,還涉及到領導者如何培養寬以待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問題。這是密切聯係群眾、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所必需的。

當然,“讓”與“不讓”要看問題的性質,原則問題無論如何不能讓。這關係到組織紀律和國家利益問題。領導者對待這類衝突,必須是非清楚,分寸得當。

4.因人製宜化幹戈

領導者與下級的矛盾或衝突一般不是一下子產生的,往往有一個由隱到顯、由小到大的轉變過程,並且與特定的時空條件、事件性質有密切關係。所以,領導者必須及時、周密地掌握各方麵的情況,發現矛盾時,根據具體人、具體事,采取適當的方法,予以及時處理。具體做法是:

(一)雙方溝通

領導者與下級衝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彼此溝通不及時。不主動,往往隻有一方努力,而另一方卻意氣用事,消極應付。待到這方醒悟,尋求彌補時,那一方又心灰意冷,另生別念。於是,“一頭熱”變成“兩頭涼”,舊隙未補,新怨又添,愈鬧愈僵,難以收拾。怎麼辦呢?領導者作為上級,處於主動地位,不管誰對誰錯,都要抓緊時間當麵溝通,把事情說清楚,能馬上消除誤會與隔閡最好;不能馬上消除的,也可慢慢化解。因此,衝突發生後,首要的就是加強溝通,摸清情況。溝通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直接的,有間接的;有單純的,有集體的;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應根據具體情況來選定。

(二)泄“洪”排“沙”

領導者與下級的衝突可能起於下級的某種怨氣怨言。其實這沒什麼。有怨氣就采取一定方式讓他發泄,有多少泄多少,有氣不泄,憋著生“病”,即使在發泄過程中有過火、“走板”的時候,也要讓他講完,然後再選擇適當的時機和方式幫助他分清是非對錯,該批評的批評,該引導的引導。通常情況是,下級發泄完就沒事了,這最好,因為他是在把領導當作主心骨,尋求一種依靠和支持,並無其他惡意。

(三)轉移升華

轉移,就是當下級情緒激動,任何勸說都無濟於事、矛盾衝突已無可避免時,力爭轉移其注意力或回避實質問題,弱化乃至減輕矛盾程度。升華,是在對下級的某些(可能是正當合理的)要求不能立刻滿足的情況下,通過強有力的思想說服工作,使其認識到限於條件,目前尚難實現,眼下應當用一個新的、有現實價值、努力又可實現的目標來代替。這實質也是一種轉移。通過這種辦法至少可以減輕下級的心理痛苦,弱化乃至化解矛盾。

當然,具體的做法肯定不限於以上這些,如有時還可以采用“冷處理”的辦法,就是對不嚴重的矛盾衝突,領導故意不聞不問,一直保持沉默,隻當什麼也沒發生過,照樣談笑風生。下級在激動納悶之後,見領導者一如既往,胸襟坦誠,自會由衷佩服,矛盾不攻自解。但以上這些做法無論是哪一種,都有一個前提,就是領導者要真正心底無私並善於在關鍵時刻進行自我控製。

5.理順結構

領導者必須注意積極地理順組織關係結構。這種結構主要指權力關係結構,如誰該負責什麼工作,由誰統一領導等等都要一清二楚。分配不清楚,既浪費人力又容易鬧矛盾,而領導者本人又不可能什麼事情都去做,所以還是要分別授權。授權的前提,一看工作需要,二看下級才智水平與類型,量才使用。這實際是一種權力分工。分得好,領導者一腦變多腦,一身變眾身,有利於照管全局,並可借助下級的智慧共同做好工作,特別是抓好大事。此外,還能夠調動下級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並可以培養鍛煉下級的才於,改善彼此關係。分得不好,要麼對下級於預過多,影響其積極性;要麼授予下級的權力過大,造成權力失控,捅出漏子;要麼下屬間權力不清,相互扯皮,不斷發生矛盾,從而引起新的權力分配之爭。

權力結構是領導者開展工作的根本基礎,有了合理的分配原則,上下級間就有製度約束,有行為法規可依。因此,領導者對此必須慎而又慎,在工作中認真總結,不斷摸索,真正使之發揮出最理想的功效。

6.規範行為

領導者與下級之間僅有合理的權力結構是不夠的,還必須時刻在行動中規範下級的權力行為和自己的權力行為,謹防雙方越權。既防下級越權(管了不該管的事),又防自己越權(四處插手,越俎代庖),以免有害於組織的政黨秩序,有害於團結,有害於調動積極性。

此外,還要在思想目標、權力、利益等方麵進行行為協調,使下級成員間保持一種平衡和行為彈性,最終達到化解矛盾,規範行為,創造一種既有組織紀律,又人人心情舒暢,團結協作的組織氣氛的目的。

7.通融思想

通即溝通,融即融洽。可以說,領導者與下級的衝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信息溝通不足,雙方認識理解不夠造成的。上下級之間在情感上無法實現充分的交流,更談不上融洽,因而一旦發生衝突,往往後果嚴重。為此,必須建立穩定的溝通製度,經常進行必要的信息和情感溝通,使上級了解下級思想情緒的變化情況及時進行調節。溝通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口頭的、書麵的、集體的、個人的、公開的、私下的,等等。經常而正當地溝通思想,可以收到加強認同、融洽思想、防範衝突的積極效果。

克服女性管理者的弱點

在女性管理者前進的道路上,充滿了重重困難,在她們成功的背後,是種種艱辛。女性管理者是偉大的。由於女性的特殊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決定了女性管理者必須麵臨著家庭、事業這兩種關係的衝突,會使她們時不時地出現各種困惑,在盡兩方麵責任的過程中,常常為不能象男性那樣無後顧之憂的工作而感到很煩惱。這使得女性陷人家庭與事業的困惑之中,從而影響家庭與企業的管理工作,女性管理者要勇幹擺脫、超越這一困惑,盡量協調好兩個方麵。

人際關係處理協調與否,時常會影響女性管理者的工作情緒和精神狀態。一些女性管理者對人際關係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她們特別關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態度,一旦人際關係緊張,她們就有可能感到緊張,失去了冷靜分析問題的能力,陷人事業成功與人際關係的內心衝突之中,進而影響到領導的情緒和精神狀態。

美國心理學家漢瑞特·布莉卡說:“女性對成功的解釋和男性迥然不同,男性常把成功歸於自己的能力好,失敗則是任務太艱巨;女性則通常把成功歸於自己的運氣好,失敗則歸罪於自己的能力不足,男、女性分別以這種方式解釋自己的成功,也同樣看待別人的成功。這種對待自我能力的曲解,必然助長女性的自卑感,阻礙女性管理者的成功。

麵對這種種困惑,女性管理者要做好領導工作,就一定要超越困惑,正確認識自己,在實踐中揚長避短。

首先,發揮女性感情豐富,細膩的優點,克服感情脆弱的缺點。由於女性具有的溫柔,機敏、熱情、善解人意的特點,使她們更容易體察到下屬的各種心情和變化,能夠關心、體貼下屬。善於聽取部下意見,專製主義思想少,蠻橫、暴躁的情緒,脾氣也少,這是有許多男性不具備的優點。但是女性的感情一般較男性脆弱,在困難和挫折麵前易產生退卻、沉淪,這就需要培養自己具備堅強的意誌和頑強的毅力,在逆境和荊棘麵前不被折服,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其次,處理好家庭與事業的矛盾衝突,保持心理平衡。這就要求女性管理者一方麵以積極的熱情投身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掌握科學的領導方法和藝術,減輕自己的工作壓力,騰出時間兼顧家庭;另一方麵,也要不斷提高自己承受和排解矛盾、壓力的能力,分析二者產生衝突的原因,控製自己的情緒,使家庭與事業的矛盾衝突減小到最低程度。

再次,女性領導應當自尊、自信、自主、自強。女性由於自身的特殊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決定了從事管理工作,就要付出比男性更高的代價,但是單純求得社會理解,支持是不夠的,同時需要女性自身認識自我,達到自信、自強、揚長避短,要有責任感,緊迫感、危機感,發揮自己責任心強,認真細致,勤奮努力,謙虛謹慎,善解人意,擅長交往的長處,以獻身、求實、創新、協作的精神,丟掉依賴軟弱的曆史包袱,增強改革意識和競爭意識,把自己造就成具有敏銳的觀察思維能力,較強的吸收能力,較好的組織領導、運籌決策能力,具有較廣泛社交能力的新型領導。

女性領導要善於知己

有人說:“做女人難,做女幹部更難,做一名稱職的女領導幹部難上加難”。女性領導者要做好領導工作,首先要善於知己,要知道自己的長處,也要知道自己的短處,在實際工作中注意揚長避短,這是女性領導者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問題。

一是發揮女性感情豐富的優勢,克服感情脆弱的弱點。一般地說,女性具有溫柔、機敏、熱情、善解人意等特征,這使她們容易體察到下屬的各種心情和變化,能夠體貼下屬,關心他人。她們的專製主義思想少,暴躁脾氣也少,善於聽取部下的意見,這些是很多男性所不及的。但是,女性的感情既富有又脆弱,常常會在閑言碎語和責難麵前沉淪、退卻。這就要注意培養自己具有堅強的意誌和頑強的毅力,更要重視發揮感情豐富的獨特優勢,要使下屬自覺地接受你的領導,首先要“動之以情”。俗語說:“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難通”。因為人都是有感情的,隻有通過感情的交流,才能產生心理的“共振效應”。這是社會心理學中關於人際關係的一條規則,也是取得成功經驗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領導工作中,男性之果斷、剛強為世人稱道。但女性之柔和也有它獨特的魅力。這種魁力主要體現在策略上的靈活性,作風上的民主性,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培養自己的堅強意誌,力戒脆弱。女幹部也不妨學學男同誌的剛毅、堅定的性格,做到原則問題不讓步,柔而不弱,“棉裏藏針”,具有一種“富有彈性的軟化力量”,從而成為女性擁有的獨特的溝通能力,這是女性領導者協調複雜人際關係的一個“秘密武器”。以“鐵女人”著稱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是運用這個武器的女性代表,她習慣詢問下屬的家庭情況,問後總是記著。在她的同僚中,不管是誰發生了困難,失去了父親或母親,或誰的夫人病了,她都要親筆寫信問候。她出任首相後,每逢聖誕晚餐,她都要請首相府的工作人員和自己的客人一起飲酒,並由她為大家服務。但在工作.上她要求下屬必須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她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心甘情願地為她盡忠盡職,她的秘書們常常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工作卻毫無怨言。

二是發揮情理結合的優勢,克服心胸狹隘的弱點。在領導工作中,女性領導者既要有“熱情”的感染力,也要有理論的說服力。融情與理於一爐,把曉之以理與動之以情巧妙地結合起來,發揮女性情理相濟的優勢,既能表達自信和力量,又能體現出對他人熱情相待,這種優勢和特點的綜合運用,將會使女性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牢牢把握主動權,可獲得攻無不克的效果。

感情豐富本是女性的心理優勢,但若細得過度,就容易導致辦事婆婆媽媽,對小事斤斤計較,心胸狹窄,無容人之雅量,一則損害了自己的形象,不受別人歡迎;二則消耗了精力,使自己目光短淺,抱負降低。俗話說,小事情上無所不為,大事情上一無所為。女幹部也應學習男同誌的豁達、開朗,具有坦蕩的胸懷,恢宏的氣量是現代女性領導者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

心理學家杜勃羅留波夫說過:“情感的善良與高尚隻有建築在堅固的信念基礎之上並經過繽密的思考,才完全可靠,才真正有益。否則,對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的道德無法做出任何擔保,從而對他給其他人帶來的什麼益處也無法做出擔保。”這段話對於女性領導者情理相濟,力戒狹隘的弱點是頗有啟發的。

市場小姐:利用自身優勢的新型職業女性

她們靠自身的努力打拚著前程。從整體上看,市場小姐一般擁有靚麗的外表,擁有白領的形象和談吐,接受過良好的和專業性的教育,而且她們具備了職業女性的那種勤儉。敏捷的秉性,有獨立的精神和追求財富的意識,既風韻至極又不卑不亢。

時下,社會對一部分白領女性有一種很流行的稱呼:市場小姐。市場小姐絕非紅唇族中的“花瓶”一群,又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矜持“淑女”,她們靠自身的努力打拚著前程。從整體上看,市場小姐一般擁有靚麗的外表,擁有白領的形象和談吐,接受過良好的和專業性的教育,而且她們具備了職業女性的那種勤儉、敏捷的秉性,有獨立的精神和追求財富的意識,既風韻至極又不卑不亢。

(1)房地產市場的售樓小姐

胡小姐,這位清麗的女孩是從1996年開始加人房地產界最大的“紅唇一族”——售樓小姐這一行的。胡小姐感慨地說:“我感覺比較隨意,因為像我這樣坐等客戶上門的,是靠不斷的地毯式轟炸似的廣告來引導客戶的選擇,無須像跑外的小姐們親自去聯係客戶,所以也沒有她們那麼辛苦。我在這裏的主要工作,就是隨時帶著上門的客戶去工地或是樣板房看看。當然,若想售出一套房,情況不是那麼簡單,要努力才行。”

胡小姐於售樓這一行已有幾年時間了,可現在業績仍然一般。用她的話說,她還沒有像樣地成交過幾套住房,卻有了一次當被告的經曆。

1997年夏天,一位客戶來到她那兒準備買套商品房。“我當時是迫切地想售出這套25萬元的商品房,因為我至少可以得到6500元的代理費,所以就將這位客戶拉進了進來。”她說,“我當時的行為真是太幼稚了。我隻帶這位客戶看了一次樣板房,便將老板講解給我的那一大堆房子的優點天花亂墜地講給他聽。當時我並沒有感到自己犯一個致命的錯誤——這個錯誤把我推上了被告席。”原來,客戶交齊了房款,待竣工後搬進去居住時,才發現下水道堵塞、牆皮堿蝕等許多質量問題。客戶找她反映情況,因為她在售樓協議書上簽了名,而且協議中言明對工程質量負有如實介紹的責任。對那次難忘的經曆,胡小姐說:“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進走法庭,孤零零地站在被告席中,感到了一種極度的無助……最後,我的代理費成了損失賠款。”

那一次,胡小姐炒了那家房地產公司的魷魚。可她學的是房地產營銷,售樓是她惟一的選擇。不過現在的胡小姐可比以前成熟多了。她說:“我現在明白,我不是求他們買我的房子,而是在幫他們做這方麵的事。總之,我現在是不卑不亢地和買樓者談,讓他們感到我是值得信任的,工作時要有自己的準則才行。”

(2)物業管理市場的說服小姐

物業管理是新時代的產物,即使你翻遍所有的非專業性的詞典,也難以查到物業管理這個詞彙。有一類物業管理小姐,專門尋找房屋開發商,做好說服或談判工作,以為自己服務的物業管理公司爭取到樓宇的管理權。

幾年前,方小姐就得悉一個地處市郊地段的綜合小區已經竣工,尚未交付使用。由於開發商隻有建房的能力,而不長於對此管理,隻得登出征尋物業管理的廣告。當方小姐走進談判大廳時,這裏雲集了十幾家物業公司的代表,大都是同她一樣美麗的職業女性。這種談判實質上是在保證管理質量的同時,將委托管理費壓到最低限度,可談判過程中也充滿了智慧。方小姐“舌戰群儒”,從宏觀的國內物業發展市場談到微觀的管理項目,終於擊敗眾多對手,爭取到管理權。

現在,方小姐已有自己的物業管理公司。時下,物業發展公司已是遍地開花,這使得又有一部分小姐們終日遊說於眾多的住戶之間。方小姐介紹:“現在我手下有相當一部分小姐是專門從事那種‘說服工作’的,因為傳統的低租金、福利製的住房政策已經使住戶們習慣於每月交幾元錢的房租這種形式。而這些有產權住戶對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等等有償服務一時還難以理解,相互間的溝通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市場小姐的辛勤與辛苦最終換來的是豐厚的回報,她們往往會利用這筆可觀的傭金(或報酬)去休假、去旅遊、去購物……她們把自身完全溶入市場經濟的熔爐裏,觀念前衛而理性,行動果敢而剛毅,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紅唇一族”,也是今日眾多白領女性的代表。

美女的經濟效應

美寶蓮化妝品啟用了當令紅星章子怡,愛普生打印機讓朱茵來演繹活的色彩,大印象減肥茶讓關之琳暗示你“要想留住你的美麗該喝什麼”。看來,利用美女的高注意力來做文章,已經成為一門別具一格的產業。

“漂亮的臉蛋能出大”,這是上世紀70年代一部朝鮮電影中著名的台詞。而這句話,在市場經濟時代似乎得到了印證。

(1)最提勁——強強組合之經典

在市場經濟的前提下,知識是有價的,美麗也是有價的,臉蛋、身材、一顰一笑乃至風韻氣質都有價。愚昧的美女如同浮在水麵的荷花,以低廉的價格出賣了自己的美麗,而聰明的美女知道如何讓自己的美升值,以致追求永恒的美。美女加才女才是真正的完美超強組合。前段時間,原《足球》報名記李響以300萬的高薪轉投《體壇周報》門下,生活中的李響是健康的,工作中的李響是智慧的,300萬的高薪讓她名利雙收。不久前因出任申奧形象大使而贏得滿堂喝彩的香港陽光文化網絡電視有限公司主席楊瀾,再次讓人們睜大了雙眼,陽光文化以部分換股部分現金方式擁有了新浪16%的股權。楊瀾也不動聲色地坐上了新浪第一股東的交椅。這位外表柔弱美麗的女人再一次展示了她“全能女人”的風采。而在楊瀾的成功神話中,最經典的就是她的“智慧”。

(2)最揪心——美女出籠之流程

我們在這裏說的“美女經濟”,不是經世濟民之經濟,不是經濟實惠之經濟,也不是國民經濟總稱之經濟,而大約是一種經濟活動。凡經濟活動,一般都有物質文化資料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活動在其中,“美女經濟”也不外乎如此。時下流行的選美亦是“美女經濟”中的一種,我們以選美來談談四大過程。

選美產生美女,美女來到世間,其生產權本來屬於其爹媽,但天然的美女混跡於人海之中,還僅僅是一種資源,而選美就開發這種資源,將其包裝成“美女”上市。以模特業為例,選美產生了模特,模特公司在所有模特身上運作的最終目的是把自己的產品——模特推向市場,出售給商家。上市即進人流通,售出即實現交換價值。至於分配,基本上是單一的貨幣分配,即花了錢就獲得參與分配的權利,就可以挑選自己喜愛的模特。可以這樣描述:商家說,我要的模特三圍必須是84、60、82,於是一批模特被淘汰,也就完成了分配。當然選美也要消費美女。作為商業促銷工具的美女,商家是當作生產資料未消費的,在消費過程中將其價值轉移到商品上去。作為藝術人才的美女,商家往往作為精神文化產品的組成部分推出來,讓大眾消費。由此看來,美女經濟確實存在,它是稀缺的美女和飛速發展的經濟結合在一起形成的,而如今正是美女經濟的時代。

(3)最無奈——爭奪眼球之廣告

美女們以“形象代表”、“親善大使”、“產品代言人”的麵目出現,在市場上呼風喚雨,爭奪眼球,也為廠家商家建下不少奇功,可以說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注意力經濟”。美寶蓮化妝品啟用了當今紅星章子信,愛普生打印機讓朱茵來演繹活的色彩,大印象減肥茶讓關之琳暗示你“要想留住你的美麗該喝什麼”。看來,利用美女的高注意力來做文章,已經成為一門別具一格的產業。可以說,幾年前電視台搞“選美大賽”是美女經濟的一個開始,而這幾年美女經濟又被商家加人了一些新的注解。對電視台來說,美女的加人可以提高收視率,使廣告不再單調乏味;對商家來說,利用美女做形象代言人可以提高產品的關注度和購買率;對讚助商來說,美女為她們帶來了廣泛的廣告效應;而對觀眾來說,看“美女加廣告”要比看純粹的廣告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