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生命”的戰爭(1 / 2)

沒有“生命”的戰爭

21世紀的戰爭將如何進行?未來戰場是個什麼樣子?以往的社會形態將會被動搖或摧毀嗎?軍事領導人將采取與現在完全不同的指揮方式嗎?戰略和戰術是否將變成複雜的遠距離計算機遊戲?顯然,沒有任何人能夠作出肯定的回答,也沒有誰能準確地預言21世紀的戰爭是否將由機器人或無人係統進行。我們將對軍用機器人係統進行全景式描述,意在使一般有興趣的讀者、決策者、政府官員和軍事領導人認識到,軍事技術發展的下一個重大步驟必將很快影響到我們的軍事思想,無人戰爭最終會出現,如果我們不能駕馭這種戰爭,那麼它可能將讓我們的後代付出極高的代價。

軍用機器人的大規模研究與開發使我們確信,在下個世紀發生的最大的一次作戰將是人與機器人的較量,盡管在鋼鐵與人的肉體之間將有一場殊死搏鬥,但是主要的鬥爭卻將在五角大樓與他國軍事機關內按部就班地進行,這場衝突將決定是自主式機器人使戰場上的人員大大減少,還是人作為士兵仍然發揮主要作用。同工業生產中的情況一樣,整個武器係統在朝著自動化的方向發展,機器人係統已開始應用並正不斷獲得發展的動力。將有越來越多的職業士兵從作戰崗位轉到計算機終端上,在某些情況下,傳統的由有人係統完成的任務被自動機器裝置所替代,這種以機器人係統替代有人操作係統的設想正在迅速成為現實。

許多軍事領導人自然還習慣於采用經過驗證的戰略戰術並依靠熟悉的軍事裝備應付下一場戰爭,職業士兵也常常懷疑由民用工程師們構想出來的武器係統,他們認為這些人根本不懂得實戰環境,他們尤其不喜歡那些很少需要由人直接控製的武器係統。然而,戰爭將在沒有感情的機器與它們的目標之間進行,這決非虛構。最終,迅速發展的武器技術可能威脅那些管理這些技術發展的官員們的個人地位,因此,機器人參與作戰在社會方麵帶來問題或許要比技術問題更難以解決。美國軍方可能也出於這種考慮而放慢了遙控飛行器和另一種“靈巧武器係統”的開發,盡管其中許多技術已經是有把握實現的。美國國家統計局向國會提供的一份報告證實,在使遙控飛行器獲得足夠的經費和應用方麵,國防部遇到了阻力,報告還認為,在那些可以因應用機器人而節省人力和財力的地方應當最廣泛地應用機器人技術。

機器人武器將會怎樣發展

機器人武器係統可能定義為:用於完成以往由人員承擔的軍事任務的自主式、半自主式和人遙控的係統或運載器。這個定義多少有些含糊,也許對於在機器人名下的某個特定係統而言仍然是不確切的。本書所涉及的武器係統包括遙控飛行器、無人艦船和潛艇、無人宇宙飛船以及地麵機器人車輛。

無人軍用運載器的發展最早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小型飛行器捆綁上炸藥衝向它們的目標,至於能否直接命中,部分地取決於發射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更多的還是靠運氣。在估測了目標的距離並考慮到風力之後,地麵操作員選準方向,讓它按估測的時間起飛,就能恰好擊中目標。在裝配了控製方向和高度的陀螺儀和氣壓計以後,這種無人機的性能稍稍有所改善。這類係統很原始,實用中也很難奏效,因此很少使用,但不管怎麼說,它們是現代製導導彈和遙控飛行器的先驅。

第一次大戰後期出現的無線電遙控飛行器,使無人係統的發展發生了一次飛躍,到本世紀30年代,不少富有的飛行愛好者已經能使無線電遙控的飛行器在世界上空穿行。首次的自動化飛行是20年代末在英國實現的,這一成功導致了二次大戰期間德國V-1火箭的出現;到了40年代,無線電遙控飛行器已被用作空中靶機,小型遙控坦克也已用於引爆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