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與用量】3~9g。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
烏梅
Wumei
FRUCTUSMUME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每Prunusmume(Sieb.)Sieb.etZucc.的幹燥近成熟果實。夏季果實近成熟時采收,低溫烘幹後悶至色變黑。
【性狀】本品呈類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5~3cm。表麵烏黑色或棕黑色,皺縮不平,基部有圓形果梗痕。果核堅硬,橢圓形,棕黃色,表麵有凹點;種子扁卵形,淡黃色。氣微,味極酸。
【性味與歸經】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於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症。
【用法與用量】6~12g。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防潮。
五倍子
Wubeizi
GALLACHINENSIS
本品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RhuschinensisMill.、青麩楊RhuspotaniniiMaxim.或紅麩楊RhuspunjabensisStew.var.sinica(Diels)Rehd.etWils葉上的蟲癭,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phischinensis(Bell)Baker寄生而形成。秋季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麵呈灰色,殺死蚜蟲,取出,幹燥。按外形不同,分為“肚倍”和“角倍”。
【性狀】肚倍呈長圓形或紡錘形囊狀,長2.5~9cm,直徑1.5~4cm。表麵灰褐色或灰棕色,微有柔毛。質硬而脆,易破碎,斷麵角質樣,有光澤,壁厚0.2~0.3cm,內壁平滑,有黑褐色死蚜蟲及灰色粉狀排泄物。氣特異,味澀。
角倍呈菱形,具不規則的角狀分枝,柔毛較明顯,壁較薄。
【性味與歸經】酸、澀,寒。歸肺、大腸、腎經。
【功能與主治】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收濕斂瘡。用於肺虛久咳,肺熱痰嗽,久瀉久痢,盜汗消渴,便血痔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皮膚濕爛。
【用法與用量】3~6g;外用適量。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壓。
五味子
Wuweizi
FRUCTUSSCHISANDRAE
本品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或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sphenantheraRehd.etWils.的幹燥成熟果實。前者習稱“北五味子”,後者習稱“南五味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曬幹或蒸後曬幹,除去果梗及雜質。
【性狀】北五味子呈不規則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徑5~8mm。表麵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果肉柔軟,有的表麵呈黑紅色或出現“白霜”。種子1~2,腎形,表麵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酸;種子破碎後,有香氣,味辛、微苦。
南五味子粒較小。表麵棕紅色至暗棕色,幹癟,皺縮,果肉常緊貼種子上。
【性味歸經】酸、甘,溫。歸肺,心、腎經。
【功能與主治】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於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
【用法與用量】1.5~6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黴。
禹餘糧
Yuyuliang
LIMONITUM
本品為氫氧化物類礦物褐鐵礦,主含堿式氧化鐵。采挖時,除去雜石。
【性狀】本品為塊狀集合體,呈不規則的斜方塊狀。長5~10cm,厚1~3cm。表麵紅棕色、灰棕色或淺棕色,多凹凸不平或附有黃色粉末。斷麵多顯深棕色與淡棕色或淺黃色相間的層紋,各層硬度不同。質鬆部分指甲可劃動。體重,質硬。無臭,無味,嚼之無砂粒感。
【性味與歸經】甘、澀,微寒。歸胃、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澀腸止瀉,止斂止血。用於久瀉,久痢,崩漏,白帶。
【用法與用量】9~15g,煎湯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於患處或調敷。
【注意】孕婦慎用。
【貯藏】置幹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