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的計劃生育(3 / 3)

2.3.捐助國利益

發展中國家並非是計劃生育政策的唯一收益者。為國際計劃生育項目提供了大約1/4資金的捐助國也至少在如下三方麵收益:

2.3.1.提高潛在貿易夥伴的經濟力量。對計劃生育的捐助不等同於促進出口的外國援助,而在於它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如果發展中國家能降低人口增長率,促進經濟發展,捐助國的市場會擴大,出口和投資的機會也會增加。在過去的十多年裏,美國經濟增長的1/3是靠出口驅動的。海外經濟的壯大是形成這一格局的主要原因。例如,亞洲的兩個國家或地區,韓國和台灣,在計劃生育方麵受益於美國的支持,而他們已經成了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

2.3.2.鞏固穩定與合作。另外,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壯大有利於政治穩定,有利於促進多方麵的國際合作,如加強國際安全、打擊犯罪、抑製全球氣溫升高和控製移民,等等。

2.3.3.實現人道主義的目標。因為計劃生育捐助受益者多數是世界上最貧乏的國家或地區,所以,對於計劃生育的支持有助於減少人類災苦,改善世界上最貧困人們的生活質量。1974年三次世界人口大會以來,發展中國家的經驗肯定了捐助國支持的價值。如上所述,許多婦女表達了她們少生和晚生的願望。所以,計劃生育所提供的服務正是發展中國家自己和發展中國家的人們所尋求的。

3.捐助國仍將發揮重要作用

計劃生育能成功,捐助國功不可沒。除了為世界計劃生育項目提供大約四分之一的經濟援助外,捐助國還在所有專業領域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技術支持,而這對於成功的計劃生育項目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技術支持的領域包括:醫藥、公共健康、通訊、管理、人口研究和社會服務。

主要的捐助國包括: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和其他九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家。從曆史上看,美國是世界人口項目最大的捐助國,也是最大的技術援助者。然而,有跡象表明,作為世界領導者,美國的作用已經開始動搖。1996年,國會削減了35%的國際計劃生育雙邊資金,而且通過了有關的法規,進一步限製了有關計劃生育的國際捐助。盡管在1997年有關捐助數量有所回升,1997年美國國際發展署的捐助資金為3.85億美元,遠比高峰時期的1995年的5.42億美元低。而且,在近些年來,美國對聯合國人口基金和其他多邊組織的援助有所下降。

美國捐助的減少對全球捐助的影響是不可預料的。其他的捐助國是否願意彌補美國捐助的減少目前還不清楚。對計劃生育支持的削減使過去十幾年來這一領域所取得的進步麵臨考驗。根據一係列的估計,1996-1997年間,世界範圍內對計劃生育捐助的減少可能會有如下的後果:

*更多的婦女將死於懷孕和生育。

*成千上萬的嬰兒將死於高風險生育。

*在發展中國家,幾百萬對夫婦得不到現代避孕服務而導致無數的非意願懷孕。

*很大部分的非意願懷孕將以人工流產為終止的手段。

4.未來的挑戰

計劃生育在不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下都取得了成功,付出的代價少得令人難以置信,但對發展中國家福利的提高卻貢獻巨大。美國國際發展署對計劃生育的援助資金,分攤到美國人的頭上,人均不過1.44美元。然而,計劃生育還有許多事業未盡。計劃生育必須繼續適應本地區人口的變化。隨著生育的下降,計劃生育的重點將集中在年輕的成年人口。許多十幾歲或二十多歲婦女的懷孕是非意願的。如果有得當的避孕服務,這些懷孕是可以推遲的。在年輕的成年人口中,沒有滿足的避孕需求遠比老年婦女在這方麵的需求高,所以,年輕的成年人口增加了,沒有滿足的避孕需求也加大了。

在這些年輕人口中,多數避孕需求是為晚生和稀生。因為晚生有助於降低人口增長的慣性,計劃生育項目應調整其相應的目標和方法。今後的挑戰還包括如何改善優質服務,應付性傳染疾病,尤其是艾滋病。

另一個至關重要的需求是要加強避孕技術開發和避孕藥具發放的研究。在這方麵的進步會提高和促進避孕的使用範圍,降低由於避孕失敗而導致的非意願懷孕和流產。

計劃生育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另一嚴峻考驗。由於用於計劃生育的經費受到越來越多的限製,計劃生育項目應從多方麵籌集資金,包括對有支付能力的計劃生育受益者提供有償服務。

如果沒有捐助國的參與,尤其是沒有美國的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迎接這些挑戰是極端困難的。現在還不是削減對發展中國家計劃生育項目支持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