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雁之歌,唱響團隊溝通無邊界 (1)(2 / 3)

用溝通擊破合作的“壁壘”

在晴朗的天空中,一隊大雁排成優美的v字形從遠方飛來,隊形如波浪在波動,那是大雁振翅時的現象。隊伍中不時傳來陣陣大雁的鳴叫聲,叫聲清脆、嘹亮。它們鳴叫是為了相互鼓勵,提醒前麵的大雁保持速度。

在人類社會中,溝通就好比是大雁的鳴叫聲,有效溝通是建立高效團隊的前提。所以一個優秀的團隊肯定是一個溝通良好、協調一致的團隊,因為團隊如果沒有交流溝通,就不可能達成共識;沒有共識,就不可能協調一致,就不可能有默契;沒有默契,就不能發揮團隊績效,也就失去了建立團隊的基礎。如果沒有共識,團隊成員就會站在不同的立場、為著不同的目的行動,這樣的話,這個“團隊”就很可能會分崩離析,失去存在的基礎。

傳說,人類的祖先最初講的是同一種語言。他們在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發現了一塊非常肥沃的土地,於是就在那裏定居下來,修建城池,建造起繁華的巴比倫城。後來,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人們為自己創造的業績感到自豪,決定在巴比倫修一座通天的高塔,來傳頌自己的赫赫威名,並作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標記,以免分散。因為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階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非常順利,很快就高聳入雲。上帝得知此事,立即從天國下凡視察。上帝一看,又驚又怒,因為上帝是不允許凡人達到自己的高度的。他看到人們這樣統一、強大,心想,人們講同樣的語言,就能建起這樣的巨塔,日後還有什麼辦不成的事情呢?於是,上帝決定讓人世間的語言發生混亂,使人們互相言語不通。

人們各自講起不同的語言,感情無法交流,思想很難統一,就難免互相猜疑,各執己見,爭吵鬥毆。這就是人類之間誤解的開始。

修造工程因語言紛爭而停止,人類合作的力量消失了,通天塔最終半途而廢。

雖然這隻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但是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溝通在團隊合作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事實上,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支持關鍵在於溝通,溝通帶來理解,理解才能促進合作。如果不能有效地溝通,就無法理解對方的意圖,而不理解對方的意圖,就不可能進行親密無間的合作,更不用說創造最佳效益了。

美國前總統裏根被尊稱為“偉大的溝通者”絕非浪得虛名。在他漫長的政治生涯中,他已深切體會到與服務對象溝通的重要性。即使身在總統任內,他還保持閱讀選民來信的習慣。他請白宮秘書每天下午交給他一些信件,然後,利用晚上的時間在家裏親自回複。

克林頓基於同樣的理由常常利用電訊與人民麵對麵交談,目的也無非是希望了解人民的想法,並表示對他們的關懷。就算他無法解決所有人提出的問題,但是克林頓總統親自現身,聆聽、抒發他自己的想法,本身就具有溝通的意義。

這已不是什麼創新之舉,林肯一百多年前就采用了類似的做法。當時,任何美國公民都可以直接向總統請願。偶爾,林肯會請助理回複,但他自己經常親自回複請願者。

因為這件事,林肯還招致一些批評。當時正值國家內戰、聯邦待援的非常時期,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去處理這種小事情?隻因為林肯深深地明白,了解民意乃是身為總統的首要職責,而他很願意親自接觸民情。

溝通是每個人都要麵臨的問題,也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課程,應該把提高自己的溝通技能提升到戰略高度——從團隊協作的角度來對待溝通。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創建一個溝通良好、理解互信、高效運作的團隊。人在職場,難免會被同事誤解。有的是他人造成的,有的則是自己不經意間造成的,對此絕不能采取消極的聽之任之的態度,更不要以對抗的方式去麵對,而是要通過溝通來解決。

據統計,企業中有兩個數字可以很直觀地反映溝通的重要性,就是兩個70%。

第一個70%,是指企業的員工有70%的時間用在溝通上。開會、談判、談話、做報告是最常見的溝通形式,撰寫報告實際上是一種書麵溝通的方式,對外的各種拜訪、約見也都是溝通的表現形式。所以說有70%的時間用在溝通上。

第二個70%,是指企業中70%的問題是由於溝通障礙引起的。比如,企業常見的效率低下的問題,實際上往往是有了問題、出現障礙後,大家沒有溝通或不懂得溝通所引起的。另外,企業裏麵執行力差的問題,歸根結底,也與溝通能力欠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