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宋《傳奇故事》2(1 / 3)

他們準備前往太原,經靈石縣時,天色不早,便到一家客店休息。張氏打開秀發在床前梳理,李靖在院裏忙著刷洗馬匹。這時,一個中等身材、長滿紅色蜷曲胡須的人騎一頭驢子走進客店裏。那人走進屋去,將攜帶的一個皮囊扔在火爐前,拉過枕頭斜靠著,便目不轉睛地看張氏梳頭。李靖一見十分惱火,但並未發作。張氏一手握住秀發,一手給李公擺手示意,讓他且莫發火。她匆匆將頭梳好,整整衣襟上前行禮道:“壯士尊姓大名?”躺著的那人說:“姓張,排行老三。”張氏說:“我也姓張,應當是妹妹了。”接著,又給他行禮。那漢子高興地說道:“今晚榮幸地遇到這麼一位好妹子,真高興啊!”張氏衝著院子喊道:“李郎,快來見三哥!”李靖立刻過來拜見了虯髯客。於是,三人圍定火爐坐下。客人問:“爐子上煮的是什麼肉?”回答說:“羊肉,大概已經熟透了。”客人說:“肚子正好餓了。”李靖上街買來饒餅,客人拔出腰間的匕首將肉切開,三人便吃將起來。他們邊吃邊聊。虯髯客問:“我看李郎模樣,不過是個窮書生,怎麼會得到如此出色的女子呢?”李公答道:“我李靖雖然貧困,也是個有心建立一番事業的人。兄長既然問這事,我就不瞞你了。”於是便把事情原尾敘述了一遍。客人問:“打算去哪裏?”答:“想到太原躲避一下。”客人說:“看來,我不是你要投奔的人了。”又問:“有酒嗎?”李靖又出去打了一鬥酒來。把酒斟好,客人說道:“我有點下酒的菜,李郎肯賞光嗎?”說著,他把皮袋子打開,拿出一顆人頭和一副心肝來。隨之,又把人頭放入袋中,用刀把心肝切碎,和李靖吃起來。客人又說:“這是個天下最忘恩負義的人,如今叫我結果了,解了心頭之恨!”他看看李靖,又說道:“看李郎的儀態氣度,不愧是個豪傑。你可曾聽說太原有位非凡的人物嗎?”李靖說:“我曾見到一個人,我以為那才是真命天子哩,其餘的不過是將帥之才罷了。”客人問:“他姓什麼?”答:“與我同姓”。再問多大年紀,李公說:“不過二十歲。他是太原留守李淵的兒子。”客人道:“我聽說的就是這人了,你能想法讓我去見他一麵嗎?”李靖說:“我的朋友劉文靜跟這人很熟,可通過劉去見見這人。敢問兄長,你為何要見這個人呢?”客人說:“有個會觀雲氣的人,說太原有王氣出現,叫我去察訪一下。在你到達太原的第二天,天剛亮時,請到汾陽橋頭等我。”說完,虯髯客騎上驢子飛一般地跑了,轉眼間便無影無蹤了。李靖和張氏連日兼程,快馬加鞭,如期趕到太原,又與虯髯客重逢。李靖陪他同去見劉文靜,並很快見到了李公子。李公子雖穿得很隨便,便卻顯得十分瀟灑,神采煥發,意氣高昂,氣度非凡。虯髯客坐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他,欽佩得五體投地。飲過幾杯酒後,虯髯客把李靖招呼到一邊說:“此人果真是個真命天子啊!”李靖把這話告訴劉文靜,劉聽後非常高興,自以為能慧眼識人。

虯髯客本有稱王圖霸的雄心,但一見到李世民,便自感不如了。離開劉文靜家,虯髯客對李靖說:“李公子將來十有八九要做皇帝,可我還想請我的道兄再來看看。此外,李郎應同大妹再到西京去一趟。動身前那天中午,請到馬行東邊的酒樓來找我一下。隻要看到酒樓下拴著這頭驢子和另一頭瘦驢,那就是我和道兄在樓上,你到樓上去就行了。”說完,再次告別而去。

到了約定日期,李靖按時趕到酒樓下,果然見有兩頭驢在那裏,便徑直走上樓去。虯髯客與一位道士正在對飲,見到李靖,忙請入席。喝了一會兒酒後,虯髯客對李靖說:“樓下櫃子裏放著十萬文錢,你可以先找個僻靜穩妥的地方,帶上錢先把大妹安頓好。過幾天,再到汾陽橋跟我會麵。”

到時,道士和虯髯客早在橋上等候了。李靖陪他們去見劉文靜。文靜正在下棋,大家見禮後,李靖說明來意。劉文靜忙派人去請李世民。一會兒,李公子世民到來。他身上有股驚人的英氣,一落座,便帶來滿座春風。他目光如電,使滿座驚歎。道士見了,確信未來的真命天子正是這位李公子。

三人從文靜家出來後,道士對虯髯客道:“這個天下不是您的天下了。找其他地方去闖吧。希望你振作精神去奮鬥,中原人事就不用您費心了。”接著,和李靖一起商議去西京的事。虯髯客說:“你到西京後,立刻帶上大妹一起到我家去一趟。我想叫妻子見見你倆,順便跟你們聊聊天。請千萬不要推辭。”說完,連聲歎息著走了。

李靖同張氏同到西京,趕往虯髯客的住宅。這家是個富豪人家,僅丫環、奴仆就近百人。虯髯客出來相見,大家都十分歡喜。虯髯客忙讓妻子出來拜見,原來也是天仙般美麗。隨之,四人入席,共同舉杯,說說笑笑,共享美酒佳肴。

席畢,奴仆們從廳堂東首抬出二十張床榻,上麵都用繡花的錦緞蓋著。揭去蓋罩,原來上麵是帳本、文冊、鑰匙等。虯髯客對李靖說:“這些都是珍寶錢幣的帳目。我家的財產,如今全送給你。”李靖吃驚地問道:“這是為何?”虯髯客說:“我本想在中原起事,與群雄爭奪天下霸權。如今江山已有主人,我呆下去就沒意思了。太原的李公子才是個英明君主呀。你憑借卓異的才智,去努力輔佐他成就大業吧。沒有別的送予賢弟,就將我這點微薄的東西給你,去幫助那位真命君主好了。十年以後,如果東南幾千裏外有非常的事情發生,那就是我實現誌願的時候了。李郎和大妹可以麵向東南,灑酒地上,表示祝賀。”接著,他又叫僮仆們排列整齊,向李靖和張氏下拜,命令道:“從現在起,李郎和大妹就是你們的主人了。”說完,就同他的妻子,帶了一個奴仆,騎馬而去。李靖送了幾步,就看不見了。

頓時,李靖成了豪門巨富,使用這些資財幫助李世民開創基業,終於統一了天下。貞觀十年,李靖擔任左丞相,南蠻有使者來奏報:有海船一千艘,大軍十萬人,攻進了扶餘國,殺了國君,自立為王,新王朝已經平定了局勢。”李靖清楚,這是虯髯客成功了,於是回家告訴張氏。夫妻二人換上禮服,向東南方向下拜,灑酒於地,遙遙表示祝賀。

枕中記

唐玄宗開元七年,有個姓呂的道士,修成了仙術。一天,他外出旅行,來到邯鄲地界,到一家客店裏休息。一會兒,一個過路的年輕人,名叫盧生,也到這家客店裏歇腳。他同呂翁同坐在一張席子上,兩人說東道西,談笑風聲,說得很投機。

談了一會兒,盧生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那破舊的衣服,歎了口長氣,說道:“大丈夫活在世上,沒有碰上好機會,以至窮困到這樣的地步。”老道士說:“我看你的樣子,既沒有痛苦。也沒有疾病,我們談笑得也很暢快,忽然歎息起來,這是什麼原因呢?”

盧生說:“像我這樣,整天下田幹活,活著也隻是混日子罷了,哪裏有什麼痛快可言呢!”老道士問道:“這樣算不上舒服痛快,怎樣才是痛快得意呢?”盧生答道:“一個讀書人活在人世間,應當建立功勳,享有名望,出朝當將軍,入朝做宰相,身邊美女陪伴,吃的是山珍海味。還要使家庭富足,家族興旺,這才叫痛痛快快,沒白來一世呢。”稍稍停了一下,他又說道:“而我呢,從前曾經努力求學,也學到不少本領,原以為可以毫不費力地得到功名富貴了,可如今已快到壯年,卻還整天在田裏忙忙碌碌,什麼也沒有得到,這怎能不叫人傷心呢。”說完,很快變得無精打采,兩眼眯起來,倒身便想立刻睡上一覺。

當時,店主人正在做飯,黃梁米也隻剛剛下鍋。老道士從行囊裏掏出一個枕頭,交給盧生說:“你枕上我的枕頭睡上一覺,就能享受到你所想象的榮華富貴了。”

那枕頭是青磁的,兩頭有孔。盧生枕上就進入了夢鄉,開始做起美夢來了。

盧生見枕頭兩端的洞漸漸大而明亮起來,於是走了進去,七彎八轉便進了自己家中。幾個月後,他娶了清河崔家的閨女。不僅妻子長得美麗動人,而且陪送了許多嫁妝。盧生家很快富裕起來。

第二年,他考取了進士,當了掌管校訂書籍的官。後參加皇帝主持的考試,被任命為渭南縣縣尉。因政績卓著,不久被提拔為監察禦史。三年後,出任同州刺史,又調任陝州刺史。他在那裏大興水利,率領百姓開挖了一條運河,受到人們的讚頌。以後,又調到開封,任河南道采訪史。不長時間,被調入京城,任京兆尹。

這一年,吐蕃等地的少數民族鬧事,殺了那裏的節度使。皇帝選派盧生為禦史中丞兼河西節度使。他指揮出色,大敗敵軍,還營造了三座大城池,用來防守險要的邊關。為頌揚他的戰功,那裏的人民為他立了一座功德碑。

他得勝還朝,受到皇帝的獎賞。先是任命為吏部侍郎,後升為戶部尚書。他的聲望和威信越來越高,因而遭到宰相的妒忌。宰相等人散布流言蜚語陷害他,把他降為端州刺史。

又過了三年,皇帝召他進京,任為常侍。沒多久,便擔任了宰相,與蕭嵩、裴光庭等一起掌管朝中大權十多年。皇帝經常同他商議機密大事,他也出了不少好的主意,因而享有賢相的名聲。同事們忌妒他,誣告他與守衛邊關的將帥們密謀叛亂。皇帝又一次聽信了讒言,下令將盧生逮捕入獄。官吏帶人到盧生家中抓他時,他幾乎嚇呆了。他料到這回凶多吉少,便對妻子說:“我的老家在太行山東麵,家中有良田五頃,足夠我們維持生活了。當初,我何苦要出來做官呢!如今遭到這樣的下場,還活著幹什麼!”說完,他拿起刀來就要自殺。他的妻子急忙撲上去把刀奪下,盧生才沒有死去。

這一回,凡是牽連在案子裏的,都被殺了,隻有盧生一個人,因為有太監保護和出麵求情,才免了死罪,被流放到了遠方。幾年以後,唐玄宗知道盧生受了冤枉,才把他召回來,又一次起用他做了宰相,並封他為燕國公,待遇格外優厚。一時間,盧生享盡了榮華富貴。

他生了五個兒子,大兒子名儉,二子名傳,三子名位,四子名倜,小兒子叫倚,都很有學問和才能。盧儉考中了進士,任考功員外郎;盧傳任侍禦史;盧位任大常丞;盧倜任萬年尉;盧倚最為賢能,28歲就做了左丞相。同他家結親的也全是名門望族。盧生共有孫子十幾個。他兩次在朝中執掌大權,那種威風氣勢可以說是達到了極點。他生來性格奢侈放蕩,喜愛尋歡作樂,家中姬妾歌女成群,都是從各地挑選來的絕色女子。皇帝前前後後賜給他的田地、房屋、美女、名馬等等,多得簡直沒法計算。

後來,他逐漸年邁體衰,多次要求退休養老,皇帝總不肯答應他。他得病後,皇帝派太監天天去看望問候他,讓最好的醫生給他診治,把最好的藥讓他服用。臨死前,他給皇帝寫了封信說道:

我本來是山東的讀書人,在家鄉耕田種地度日。偶然遇到皇帝看中,才當上了官。我得到過很多的榮譽和獎勵,出外帶兵為大將,入朝執政為宰相。在內在外,經過了很久的時間。這些年來,我有愧於皇上的厚恩,沒有為國家出多少力。想到自己能力有限而官位很高,常受人攻擊,就好像走在薄冰上一樣,因而一天比一天害怕。現在我已80多歲,隻剩下最後一口氣了,我是多麼感激你的厚愛和戀戀不舍啊!

皇帝接到盧生的信後,很受感動,立即下了一道詔書說:

憑你的才能,你做了我最得力的助手。這幾十年的天下太平,你是出了不少力的。最近你生病在床,很快就會好起來的。你要好好加以調理,為了我而愛惜你自己的身體。

當天晚上,盧生便死去了。

正在這個時候,躺在客店中睡覺的盧生伸個懶腰,從夢中醒來。他看到呂翁仍然坐在他的旁邊,店主人蒸的黃梁米飯也還沒熟,周圍的一切都毫無變化。盧生急忙站起身來說:“難道這是在做夢嗎?”呂翁對他說:“人世間的事,也就像你夢見的一樣啊!”

盧生呆呆地看了老道士好一會兒,說道:“所有得寵和受辱的原因,窮困和富貴的機會,得和失的道理,生和死的滋味,我都嚐到了。我非常感謝你對我的指點和教導。”

盧生說完這番話,再次拜謝呂翁,然後就走了。

柳毅傳書

唐朝儀鳳年間(公元676—678年),有一個叫柳毅的書生,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沒有考取,將要回到湘江邊上的家鄉去。他想起有個同鄉寄住在涇陽,就去同他告別。走了六七裏地,突然有一群鳥從地上撲棱棱飛起來,馬受了驚嚇,衝出了大道,飛奔了六七裏才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