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對於優秀員工的成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從不懂到懂,直到成為專業能手,就是一個不斷學習、實踐的過程。不學習將失去競爭力,不提升自己的價值就不會有升職的機會,因此,優秀員工永遠都會把“學習、學習、再學習”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在勤奮和好學的基礎上,員工自身的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在實際工作中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新思路、新做法,這樣的員工也才會獲得企業的青睞,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優秀的員工。
【勞動者語錄】
唯有勤懇奮發,謹慎從事,堅持不懈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才能在科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雷凡培
劉 玠——創新成就改革新風
【事跡回放】
劉玠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0餘年來他帶領著鞍鋼員工銳意改革,積極進行生產新技術、新工藝的學習和開發,讓陷入困境的鞍鋼重新煥發了光彩,再一次站在了我國重工業發展的最前沿。
鞍鋼曾是新中國“冶金工業長子”,曾創造過鋼鐵工業無數個全國第一。然而隨著改革開放,國家向市場經濟轉型,鞍鋼顯得“老了”,落後的技術和設備還有管理體製製約了鞍鋼的發展。1994年,鞍鋼經曆了慘重的“死亡”:技術裝備落後,產品積壓、銷售困難、資金緊缺,鞍鋼被迫停了兩座高爐,沒停的高爐也放慢冶煉速度。公司靠向全體黨員們借資7000萬元買煤才勉強避免陷入停產的絕境,職工工資被拖欠兩個月,800多萬噸鋼養50多萬人。當時有人斷言,白給50個億也救不活鞍鋼。然而鞍鋼的命運並沒有走到盡頭。1994年底,鞍鋼召開了一次幹部會議,一個氣質儒雅的中年人,坐在了主席台上。他就是劉玠,從這一刻起,他的命運就和鞍鋼的命運連在了一起。
在來鞍鋼之前,劉玠放棄了到北京鋼鐵研究總院當院長的機會,毅然選擇了擔當這個50多萬成員的大家庭的當家人。在他看來,鞍鋼陷入困境的症結在於“兩個老化”——設備工藝老化,產品質量老化、“四個難題”——機製轉換難,債務解除難,冗員解決難,社會負擔難。在經過充分的調研之後,劉玠和領導班子決定對鞍鋼的技術和設備進行改造。如果采用常規的方法,鞍鋼根本沒有可能快速地將陳舊裝備全部更新,但鞍鋼用超常規的舉措把別人不敢想的事情變為現實。在平爐改轉爐項目中,鞍鋼突破傳統思維,創造性地在平爐廠房裏建轉爐,而且不停產、不減產,由此形成鞍鋼技術改造新模式,並成功地應用於以後的所有技術改造項目。
在技改過程中劉玠堅持“拿來主義”和“本土製造”相結合。鞍鋼技術改造的一個亮點是1780mm熱連軋。影響質量和技術水平的關鍵部位由國外引進,其他凡是國內能製造的設備,全部在日本三菱技術人員的監製下由國內製造,節約了大量資金。在引進中學習、在聯合開發中鍛煉,鞍鋼逐漸掌握了熱軋帶鋼生產的國際先進工藝、技術。鞍鋼消化吸收1780機組的工藝技術後,用他們多年在熱連軋方麵開發的技術成果,依靠自己的力量改造大半連軋機組,建成了國內第一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1700短流程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投資僅相當於國外引進項目的1/3;改造原有冷軋機,新增淺槽紊流鹽酸洗線,形成一條國際先進水平的冷軋酸洗聯合機組。這三條板材生產線的改造迅速提高了鞍鋼產品的質量和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