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器便攜,隨身帶好;進行連炮,母線去掉;準備起爆,還要做到,扭臉向後,瞧上一瞧。這些讓煤礦工人倍感親切、實用的歌謠,是吳如總結自己二十多年經驗,編寫的《煤炭安全生產四字歌》,內容既有水、火、瓦斯、頂板、煤塵災害預防,又有采麵打眼、放炮落煤等技術要點,全文1.3萬字。自幼家境貧寒的吳如,隻上過三年學,就輟學在家務農。剛進礦那會兒,連隊裏工友的名字都認不全;而今,他的讀書筆記已有40多本,隻要有興趣的他都學,最上心的是安全知識。記者發現,他居然還把《煤礦安全規程》中的煤炭部分工工整整地全抄了下來。從小吳學到老吳,至今也沒弄個什麼文憑,卻成就了一身安全生產的硬本領,被工友們稱為“煤海神針”。
2002年夏天,一礦要在全礦推行“戊組仰采放頂煤法”,衝在前邊第一個“吃螃蟹”的就是吳如所在的一隊。為了解決采麵沒有頂板采煤支護出現的困難,吳如連續兩周吃住在礦,采麵的每一個細節盡收眼底,所有積累在腦子裏的東西翻騰了個遍,終於用“開小門、留大垛”的放炮施工工藝,成功解決了放炮崩翻溜子、崩倒柱子的安全難題。眾多行業中,煤炭行業相對危險;煤炭行業中,井下采煤一線最危險;采煤一線數炮采最危險;炮采中回采更危險。
打眼、放炮、支護、移溜、回柱、放頂……隻要到了井下工作麵,吳如好像身上有使不盡的勁。“我一天不下井,就感覺少點啥,難受。”吳如說。算得上癡迷井下的吳如,入礦第二年就以攉煤最多摘取了全礦“炮采第一名”的桂冠。而今,他依舊堅持在百米深的井下,幹勁也依舊,是采煤一隊最“老”的一個挖煤工。
25年來,吳如幹的一直是險中險的“回采”活兒,可他未出過一次工傷,成為獨樹一幟的炮采“全能礦工”,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職場感言】
美國總統杜魯門上任後,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擺了個牌子,上麵麵寫著“book of stop here",翻譯成中文是“問題到此為止”,意思就是說:“讓自己負起責任來,不要把問題丟給別人。”把這句話引申到職場上,讓問題止於自己,不把問題留給老板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職業精神。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會對那些容易解決的事情負責,而把那些有難度的事情推給別人,這種思維常常會導致我們工作上的失敗。
有—個著名的企業家說:“員工必須停止把問題推給別人,應該學會運用自己的意誌力和責任感,著手行動,處理這些問題,讓自己真正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來。”讓問題止於自己的行動,不把問題留給別人的最佳典範是給加西亞將軍送信的安德魯·羅文中尉。
這個被授予勇士勳章的中尉最寶貴的財富不僅是他卓越的軍事才能,還有他令人欽佩的職業精神。
那是在多年前,美西戰爭即將爆發,為了爭取戰場上的主動,美國總統麥金萊急需一名合適的送信人,把信送給古巴的加西亞將軍。軍事情報局推薦了安德魯·羅文。羅文接到這封信之後,沒有提出任何完成任務的困難,孤身一人出發了。整個過程是艱難而又危險的,羅文中尉憑借自己的勇敢和忠誠,曆經千辛萬苦,衝出敵人的包圍圈,把信送給了加西亞將軍——一個掌握著軍事行動決定性力量的人。
羅文中尉最終完成任務,憑借的不僅僅是他的軍事才能,還有他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定要將問題解決”的敬業精神。
主動執行的人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不會像機器一樣,別人吩咐做什麼才跟著做什麼,他們往往會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意,在領導還沒有交代的時候就著手準備。想要提升執行力的組織與個人,就要像戴約瑟一樣積極主動地麵對工作。隻有這樣,執行力才能夠得到鍛煉和提升。
【勞動者語錄】
我有兩個家,一個在井上,和老婆孩子組成的家;一個在井下,和工友一起戰鬥的采煤一線。——吳如
邱光華:折翅雄鷹的使命
【事跡回放】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震後不久,成都軍區某陸航團的直升機奉命緊急飛往災區。已經51歲、還有幾個月就停飛的邱光華,沒有被列入飛行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