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堂課(1 / 2)

沈沁柔到雲居院的時候,沈沁心已經作完一幅畫了。

蘇荷蘇先生正站在她身邊彎腰專心指導,並沒留意到沈沁柔的到來。

沈沁雅倒是抬頭看了她一眼,又氣憤的回頭穿線繡花。

沈沁柔灰溜溜的摸了下鼻子,默默的向蘇先生行完一禮,乖乖的走到自己以往所用的位置。

她動作輕巧,沒發出一絲聲響。

書案上筆墨紙硯早已備全了,上好的徽墨,端硯,澄心堂紙......盡是上好的東西,不過,這些東西權隻是給幾個閨閣少女練字習畫的物品罷了。

她們能用得起這些東西,沈家的富貴自是不必說的,但要說起沈家的底蘊那就......,沈家實際上是在沈老太爺那代才漸漸發展狀大起來,也就是她祖父。

沈家能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她祖父著實居功至偉。

沈老太爺本身就是個腦筋靈活的人物,又有年少時隨父親到處闖蕩的見識,其眼光自不必說。沈家織坊才起步的時候,她祖父沈老太爺為求改換門庭,就重聘向新竹縣知縣求娶了獨女周文慈,也就現在的她祖母沈老太太。

他為人豪爽,頗會攀交鑽營,透過他的知縣嶽父與不少地方官搭上了線,說上話。沈家絲織也就在他手中從一個名不經傳的絲織鋪子作坊變成了現朝名動江南的絲織坊。

這樣發展起來的沈家也是頗受人詬病的,有頭有臉的世家都覺得沈家充其量不過是走了****運的暴發戶,不願承認沈家地位,更不屑與之往來。

而沈老太太身為知縣獨女,從小就是說一不二,嬌生慣養的人物,哪能容得下別人指指點點說道,遂命闔府上下,吃穿用度,全比照江南那些世家,當然這其中不貶賭氣意味。

反正最後的結果就是便宜了她們。

蘇先生教課自有蘇先生的規矩,丫鬟不可進課堂伺候,凡事學生親力親為。

蘇先生的教法也與一般西席先生不同,一切依著她們興趣來,繪畫也好,寫字也罷,繡花也行,並不勉強她們一定要學什麼,但一旦選中一樣,必須做出了模樣才能再修下一樣。

若其中遇到不解不會的,前去喚她,蘇先生自會前來指導,下了堂,蘇先生也會為她們布置不同的課業。

沈沁柔習以為常的自個倒水磨好墨,再望著鋪好的宣紙卻頓住了,一聽那邊蘇先生在教導她二姐,忙豎耳去聽。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山水山水,樂山樂水,你的山水隻具其形而缺其神韻。”

沈沁心對書畫悟性非常,一聽蘇先生點撥,就通透了,“靜山止水,那這樣如何。”她多添了幾筆請蘇先生看。

蘇先生點頭,欣慰的笑,“果真孺子可教也,多添了這幾筆,有風而過,水才起波,這波紋長是風起處,微是風止處。”

沈沁心擱筆向蘇先生行禮道謝,“多謝先生指教。”

蘇先生微微一笑,側過身並不受她的禮,“二小姐客氣了。”這一側身,才見著沈沁柔,於是朝她微微一笑。

沈沁柔臉驀的一紅,回了一禮,心中忐忑,也不知道蘇先生有沒發現她在偷聽而沒認真寫字的事兒。

在她心目中,蘇先生是個怪人,明明不缺銀子,卻永遠穿著一身素衣,凡事親力親為,身上那件煙青的素袍都洗的泛白了,還不舍得換下,一頭青絲也以兩支木簪固定,周身竟無一絲多於墜飾。

人常說女子愛美是天性,蘇先生卻從不裝扮自己,永遠一副素麵朝天模樣。

正當她胡思亂想之際,蘇先生人已走至她跟前。

“三小姐想好如何下筆了?”蘇先生俯下身子問她。

沈沁柔驚詫的抬頭,正好與蘇先生那雙平靜無波的眸子對上,她眨了眨眼,據實以告,“回先生,還沒有。”

蘇先生眉鋒微微的上揚,點頭一笑問:“三小姐試寫下破繭為蝶如何?”

沈沁柔盯著蘇先生看了一眼,卻是讀不出蘇先生臉上的表情,她垂頭望著麵前的雪白宣紙,笑著道了聲好。

提筆,蘸墨,運筆,寫字,一氣嗬正。

蘇先生望著她完成的字,臉色肅然,許久之後,才評價說:“三小姐的字日益精進了。”

沈沁心與沈沁雅忍不住偏頭望了她一眼。

蘇先生說的這話,已算是稱讚了,而得到蘇先生的讚揚並不容易。

這說明,沈沁柔的字寫的是真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