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萬裏晴空,六月十七,菩薩成道之日,亦是沈家大小姐沈沁雅及笄的日子。沈老太太信佛,這也是沈沁雅能得沈老太太青眼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沈老太太心目中最寵愛的孫女,其及笄之禮自不用說,沈老太太早就開始用心備下了,插笄之人她特意去請了沈大太太張氏的嫡姐,周侍郎夫人張敏玉,司者邀了溫夫人,讚者則是張敏玉之女,周蘊惜。這些人在京都的婦人圈子裏也算薄有名氣,依沈家的家世能請到這幾位來沈沁雅的及笄禮,沈老太太著實費了一番心思。
沈沁雅的及笄禮辦的極為風光,沈沁柔站在一邊看著也實為其高興,她們雖是姐妹,她卻沒那個資格站在她身邊去,隻坐在一邊默默喝茶吃點心,看著沈老太太著挽了人與諸家夫人小姐打招呼。
沈老太太掛著一臉慈祥的笑意,替沈沁雅介紹一位風華綽約的婦人,“這位就是你大伯母的嫡姐,按理你應當隨你堂哥喊聲姨母。”
沈沁雅乖巧的喊了聲“姨母”。
張敏玉含笑點頭,“乖”一麵抹了腕間的一串珊瑚手串下來,“乖孩子,姨母的一點心意。”她將珊瑚手串遞到沈沁雅手中。
沈沁雅笑著看向沈老太太,沈老太太點了點頭,她才接下,福身道:“謝姨母。”
張敏玉笑著拍了拍她的手背,喚了另一邊正與沈沁心論畫的周蘊惜過來,“惜兒,來見過你表姐。”
沈沁雅笑著望過去,周蘊惜與沈沁心交待了兩句才款款過去,其容貌肖似其母,長的明豔動人,耳邊兩顆圓潤的粉晶珠襯的她的小臉格外粉嫩動人,“母親。”她先喊了張敏玉,才對著沈老太太福身,“老太太。”又看向沈沁雅喊了聲,“表姐。”
沈老太太和氣的笑著,誇道:“我就沒見過長的這樣標致的女娃。”說著就將事先準備好的一串食指甲蓋大小的和田暖白玉珠放到周蘊惜白嫩的手心裏,“我見著惜兒就心生歡喜,聽說美人如玉,我倒覺得惜兒比玉還美三分。”
奉承與好聽的話人人都愛聽,盡管知道是客套話,周蘊惜還是雀躍的一笑,眼神往張敏玉身上一睇。
張敏玉朝她點頭,周蘊惜才收下玉珠串,福身謝過了沈老太太。
張敏玉笑著同沈老太太寒暄,“平時惜兒就驕傲的跟個孔雀似的,讓您這一誇,怕是不得了了。”
眾人皆笑了。
周蘊惜嬌羞的跺腳,“母親。”
沈老太太忙笑道:“可沒您這說法,難道姑娘長的好看還不興人誇,難怪你家姑娘要不依了。”
女兒人見人誇,張敏玉心中也與有榮焉,嘴上卻仍謙虛道:“您太抬舉她了。”
周蘊惜小嘴一撅就要發作,卻是被張敏玉打發去與沈沁雅沈沁心姐妹談詩論畫去了,如今京都的女兒家以談詩論畫有才為美,幾家小姐聚在一起,倒說的興到處勃勃的。。
沈老太太又與張敏玉介紹了溫夫人,幾個說說笑笑,時間倒也過的飛快。
到了選好的吉時,才正式擺了香案,開始行及笄禮。
及笄禮諸家形式上都差不多,告了天地,讚者說上一堆誇人的吉祥話,才讓人插笄,又說些女子成人如何,禮也就成了。
諸家小姐夫人也不是頭一回參加及笄禮,也就不覺得新奇,禮散了,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或聊點上京最近發生的事,或去摸葉子牌,或者去看堂會。
沈家幾姐妹是走在一起的,就算平時不和,在外人麵前也不會表露出來,讓旁人去看笑話。還有一人與她們走在一起,那就是周蘊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