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消費者品嚐不出飲料的質量問題,但是車間工人知道對待自己的“衣食父母”,必須要懷有感恩之心,負起責任。工作中,一個人要想贏得老板的信任和尊重,就應該懷有感恩的心,勇敢地承擔起責任。
在企業這個平台上,有管理部門、生產部門、銷售部門……試想一下,不論身處哪個部門,若沒有其他部門同事的工作,本部門同事的配合,我們能實現自己的勞動價值嗎?我們不論身處哪個部門,都會與其他部門同事、本部門同事相配合,在這裏,我們與他人建立友誼,融入團隊,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要知道,領導、同事、合作夥伴、客戶,他們對我們都是有恩德的。因此,無論我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身處什麼樣的地位,都應該對工作心懷感激,學會把這種感恩之心化為行動,沉澱在我們對企業的每一份責任裏。
感他人之恩,責己身之過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意思是:多批評自己,少責怪別人,這樣就不會招人怨恨了;清代金纓的《格言聯壁》中有這樣一句話:“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這些名言都在後世廣為流傳,這實際就是我們常說的“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精神,也是儒家倡導的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
反省與感恩之間看似關係不大,其實充滿因果聯係。因為感激他人對待自己的恩德,所以在遇到衝突和矛盾的時候,不是尋找和指責他人的不是,而是主動靜下來先反省自己的錯誤。即使他人有一些不對的地方,也因為感恩的緣故能夠在內心諒解他。這樣的處世態度,既有利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也有利於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喬治是一名廚師,他在紐約郊外著名的卡瑞月湖度假村工作。
一個周末,喬治正忙碌不堪時,服務生端著一個盤子走進廚房對他說,有位客人點了這道“油炸馬鈴薯”,他抱怨切得太厚。
喬治看了一下盤子,跟以往的油炸馬鈴薯並沒有什麼不同,卻按客人的要求將馬鈴薯切薄些,重做了一份請服務生送去。
幾分鍾後,服務生端著盤子氣呼呼走回廚房,對喬治說:“我想那位挑剔的客人一定是生意上遭遇困難,然後將氣借著馬鈴薯發泄在我身上,他對我發了頓牢騷,還是嫌切得太厚。” 喬治在忙碌的廚房中也很生氣,從沒見過這樣的客人!但他還是忍住脾氣,靜下心來自我反省。然後耐心將馬鈴薯切成更薄的片狀,之後放入油鍋中炸成誘人的金黃色,撈起放入盤子後,又在上麵灑了些鹽,然後第三次請服務生送過去。
沒多久後,服務生仍是端著盤子走進廚房,但這回盤子裏空無一物。服務生對喬治說:“客人滿意極了。餐廳的其他客人也都讚不絕口。他們要再來幾份。”
這道薄薄的油炸馬鈴薯從此成了喬治的招牌菜,慢慢傳開後變成了洋芋片,並發展成各種口味。
喬治之所以成功,關鍵在於他在麵對批評的時候,不是滿腹牢騷去抱怨別人的挑剔,指責顧客要求太多,而是反省自己的失誤,將顧客滿意作為自己的標準,帶著感恩的心態去工作。一次一次的改進,不僅滿足了顧客,同時也成就了喬治的事業。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則:客戶永遠是對的,滿足客戶要求是我們的職責。對於客戶提出的要求,我們隻有達到了,客戶才能付款,也才能完成交易,這是正常情況。我們可以選擇客戶,但無法強迫客戶提出適合我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