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是事業基石
我們身邊經常充斥著由於不負責任引起的產品質量問題。無論是企業品牌還是個人品牌,在相互競爭中要想持續下去,長長久久,最後的競爭標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回歸做人,做一個人好人。
人品有很多個層麵的理解,誠信對於個人和企業,都應該最基本的要求。近年企業誠信成了熱門話題,這證明我們現在缺少的就是誠信文化。我們要想有效落實責任,就要補上“誠信”這一課。如果說誠信是成功者的通行證,那麼失信就是失敗者的墓誌銘。在現在的商場打拚,個人的力量非常小,和別人合作是必須的。若個人誠信出現問題,其他人便會存有戒心,因此合作的大前提是講信用、守信用。
企業也是一樣,承擔責任意味著風險。敢於承擔風險是一個企業成長起來的必備素質。風險越大,隨之而來的收益就越大。但是,許多企業在麵臨危機需要承擔責任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撒謊、欺瞞,絲毫沒有誠信可言。
有著百年輝煌曆史的愛立信與諾基亞、摩托羅拉並肩稱雄於世界移動通信業。但自1998年開始的3年裏,當世界蜂窩電話業務高速增長時,愛立信的蜂窩電話市場份額卻從18%迅速降至5%,即使在中國市場,其份額也從13%左右迅速滑到了2%。愛立信從手機銷售頭把交椅上跌落下來,不但退出了銷售三甲,而且還排在新軍三星、飛利浦之後。在中國這樣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上,國際上很多瀕危的企業都能起死回生、生龍活虎,但愛立信卻在這塊風水寶地上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2001年,在中國手機市場上,大家去買手機時,都在說愛立信如何如何不好。當時,它的一款“t28”手機存在質量問題,這本來就是一種錯誤,但更大的錯誤是愛立信漠視這一錯誤。“我的愛立信手機壞了,送到愛立信的維修部門,問題很長時間都沒有解決。最後,他們告訴我是主板壞了,要花700塊錢換主板。而我在個體維修部那裏,隻花25元就解決了問題。”這位消費者說出了愛立信存在的問題。
那時,所有媒體都注意到了“t28”的問題,似乎隻有愛立信沒有注意到。愛立信一再辯解自己的手機沒有問題,而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背後搗鬼。然而,市場不會去探究事情的真相,也不給愛立信以“申冤”的機會,而是無情地疏遠了它。
事實上,此次事件並非愛立信第一次不講誠信欺瞞消費者。早在1998年,《廣州青年報》從8月21日起連續三次報道了愛立信手機在中國市場上的質量和服務問題,引發了消費者以及知名人士對愛立信的大規模批評。而且,愛立信的768、788c以及當時大做廣告的sh888,居然沒有取得入網證就開始在中國大量銷售。當時,輕易不表態的電信管理部門發表聲明,證實了此事。至此,愛立信手機存在的問題浮出水麵。但愛立信一如既往地采取掩耳盜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據當時參加報道的一位記者透露,愛立信試圖拿出幾萬元廣告費來封媒體的嘴;愛立信廣州辦事處主任還心虛嘴硬地狡辯:“我們的手機沒有問題。”既然選擇拒不認錯,愛立信自然不會去解決問題,更不會切實地去做服務工作。
質量和服務中的缺陷,使愛立信輸掉了它從未想過放棄的中國市場。可見,企業作為社會的一員,必須融入消費者、員工、股東、社會群體之中,與各種組織進行互動。企業在享受利潤的同時,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一方麵可以贏得聲譽和組織認同,另一方麵也可以更好地體現自己的文化取向和價值觀念,為企業發展營造更佳的社會氛圍,使企業得以保持生命力,獲得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1906年,美國舊金山發生特大地震,地震引起大火,城市被燒成一片廢墟。雖然許多市民都買了保險,但是保單都被大火吞沒,勞合氏公司是否願意或者是否有能力履行職責進行賠付?許多人心中都沒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