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支撐他們如此奮發呢?通過與那裏的員工的簡單訪談,采訪者了解到:這大概是從事計算機程序設計工作者始終存在的一種追求完美的心態,每一個人都試圖使自己設計的程序更加合理化,試圖使自己設計的程序更加有效率。為了達到完美,每個人都非常自律,根本不需要人監督管理。當這個過程成為大家工作的常態時,誰也不認為每天多工作幾個小時就吃虧了,反而覺得上下班高峰時段在路上塞車才是對寶貴時間的最大浪費。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台灣的計算機產業在最近的十多年來為什麼如此發達,並在世界上具有相當的競爭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同那裏的員工自覺工作、嚴於律己的工作特點,與他們的敬業精神是分不開的。這也進一步說明,律己律人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有著多麼重要的影響。員工自律程度高的企業,員工對公司高度認可,發自內心地認同企業恪守的價值觀和社會觀,認同企業為實現其價值觀所設定的目標、流程、架構和管理,並願意主動全身心地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
英特爾總裁安迪·格魯夫應邀對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畢業生發表演講的時候,曾提出這樣的建議:“不管你在哪裏工作,都別把自己當成員工,應該把公司當做自己開的。事業生涯除了你自己之外,全天下沒有人可以掌控,這是你自己的事業。你每天都必須和好幾百萬人競爭,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增進自己的競爭優勢以及學習新知識、適應環境,並且從轉換工作以及產業當中虛心求教,學得新的事物,這樣你才能夠更上一層樓以及掌握新的技巧,才不會成為2015年失業統計數據裏頭的一分子,而且千萬要記住:從星期一開始就要啟動這樣的程序。”
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當成企業老板,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起責任,並且持續不斷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公司連老板都不需要了,還需要主管嗎?聯想曾提出一個觀點:每個人都是發動機,而不是齒輪。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他的人生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生命的投影,它的美與醜、可愛與可憎,全操縱於你的手中。你是願意做一個天天需要被人管理的人,還是主動管理自己、像老板一樣管理企業的人呢?既然我們不希望被人管著,那麼,為什麼不做自己的主管呢?
自動自發,有學習力就不需要培訓
世界第一ceo傑克·韋爾奇說過“你可以拒絕學習,但你的競爭對手不會”這句名言;富蘭克林認為“花錢求學問,是一本萬利的投資,如果有誰能把所有的錢都裝進腦袋中,那就絕對沒有人能把它拿走了”;比爾·蓋茨更為精辟,他說“學習力=競爭力=生存能力”。
我們生活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隻有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才能高效落實責任,才不會被企業淘汰出局。然而,許多人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自己起點低,已經晚了,學了也跟不上;還有人認為自己擁有了一定學曆和知識,不再需要學習;第三種人覺得無論起點高低,自己需要充電,但是條件不好,找不到名師,沒有人給自己培訓。
被動接受的那是“填鴨式”的學習,如今,我們大多數人早已身在職場或者即將步入社會,沒有誰逼你學習,逼你成功。你要自己主動積極,自動自發將學習視為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你根本不需要培訓,你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師。
周嶸是中國培訓界十大領袖、聚成集團副董事長,他出了很多暢銷書和光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紀錄,成為許多有誌青年的偶像。但是他當初剛到深圳的時候,找的都是髒、苦、累,工資又低的工作,條件很差。有一天,他買了盒磁帶,他將磁帶放到錄音機裏,聽到一個充滿震撼力的聲音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喊道:“你今天賺不到錢,就是你沒能力;你賺錢不夠多,就是你能力夠不太好。假如你想要改變你自己,假如你想要賺更多錢,想要你的生活變得更好,你就去提升你的能力。能力怎麼來?去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