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民企無邊界的“綠色責任體係” (2)(2 / 3)

後麵的觀念周嶸都能接受,唯獨這段話讓他心裏很不舒服。他心想:“憑什麼說我沒能力?我隻是運氣不太好而已。”雖然自尊心讓周嶸不願意承認自己沒能力,但是沒有賺到錢的事實讓他不得不反複揣摩這段話,並逐漸認同了磁帶中這個男人的觀點。 

周嶸覺得,要想改變現狀隻能向學習找答案。於是,每天睡覺前他都會問自己:“我今天學到了什麼?”他的宗旨是:“哪怕餓著肚子,也要學到東西!”如果當天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收獲,他就會拿出漢語字典學幾個生字,總算是學到了一點東西而沒有把一天浪費掉。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那時候他經濟條件很差,常常在溫飽問題還沒解決的情況下四處借錢學習,為此遭受了不少白眼,甚至很多人說他“不知廉恥”,認為他腦子有毛病!

有一年冬天,公司總部決定做一次培訓,周嶸毫不猶豫地報名了。第二年一開始,深圳公司的經理職位出現空缺,需要任命新的人選。周嶸有五年的業務員經驗,加上上一年曾經連續兩次參加總部的學習,並且回來以後工作很努力,業績有了質的飛躍。通過考察,公司讓周嶸擔任業務經理,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當官”。 

再次談起這段經曆的時候,周嶸心生感慨:“如果沒有那兩次的學習,公司經理空缺會輪到我嗎?輪不到的!”那一年,周嶸帶著他的業務團隊,做出1.6億的銷售額,他本人也拿了100多萬的業務提成,賺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

因為學習,周嶸改變了人生命運。工作是任何職業者的第一課堂,要想在當今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勝出,就必須不斷自覺學習,提升自己的落實能力。不論是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學習的腳步都不能稍有停歇,因為隻有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我的人,才能更好地把責任落實到位,才能不斷力爭上遊。 

凱特琳女士是典型的學習狂人。進入通用汽車公司時,她既沒有高學位,也沒有銷售經驗,她的成功完全是自己不斷學習、磨煉銷售技巧的結果。

凱特琳女士之前是一位全職太太,因為丈夫車禍喪生,她為了養活三個孩子步入職場。剛做銷售時,她對汽車和銷售一竅不通,她邊推銷邊學習專業知識,不斷向別人請教,一年內閱讀了大量銷售書籍,掌握了豐富的汽車和銷售理論知識。通過學習,她學會了如何更多地進行電話預約,如何更好地向客戶做介紹,如何應對不同意見以及如何讓客戶將她推薦給更多的人,學會了怎樣應對客戶對價格的關注,還學會了用32種不同的方法結束買賣關係。每當她將自己學到的新技巧付諸實踐時,她的業績就會攀升,她就越發自信。經過短短四年的努力,她不僅收獲了財富,還迅速由一名基層銷售員成長為經驗豐富的銷售經理。周嶸和凱特琳用同樣的經曆證明了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如今,許多企業對培訓越來越重視,希望通過技能和知識培訓提升員工能力,提高企業戰鬥力,從而提升效益。在越來越好的學習環境中,自動自發的員工會通過學習變得愈來愈強,被動灌輸的員工隻會被淘汰。

學習力是我們的職場競爭力。我們時刻都要保持學習的習慣,而不是等待公司提供培訓的機會,那樣隻會心存依賴,導致淺嚐輒止,半途而廢。

日事日清,有生產線就不需要倉庫

明代文人文嘉有首著名的《今日歌》:“今日複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這是古人告誡我們要珍惜時間,切勿拖延。

工作中如果沒有時間限定,就如同開了一張空頭支票。隻有懂得用時間給自己施加壓力,才能及時完成任務。所以你最好製定每日的工作進度表,記下事情,定下期限。每天都有目標,也都有結果,日清日新。在眾多的企業中,海爾就是當日事當日畢的一個典型代表。

張瑞敏接管海爾時,海爾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企業,可想而知其中的管理難度。為了提高產量和質量,張瑞敏建立了oec管理法,即依據企業的總體目標,對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員工的職責、任務量和操作進行分解安排,將每個員工每天工作的7個要素(產量、質量、物耗、工藝操作、安全、文明生產、勞動紀律)進行量化,每天由每個員工自我清理,計算日薪並填寫記賬、檢查確認,車間主任及職能管理員抽查,月底彙總兌現計件工資。這使得每個人每天的工作有了一個明確定量的結果,體現了數據說話的公正性和權威性,保證了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也就消除了懶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