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責任,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我們用汗水去澆灌,甚至用生命去嗬護。這樣做,才是真正讀懂了敬業的含義,才是真正將工作的價值嵌入生命。
23歲的文花枝是湖南湘潭新天地旅行社的導遊。2005年8月28日下午2時35分,文花枝所帶團隊乘坐旅遊大巴在陝西延安洛川境內與一輛拉煤的貨車相撞。這是一次奪走6條生命,造成14人重傷、8人輕傷的特大交通事故。當可怕的瞬間過去,坐在前排的文花枝清醒過來時,發現與自己同坐前排的司機和西安本地導遊已經罹難。她的左腿脛骨斷裂,骨頭外露,腰以下部位被卡在座位裏不能動彈。
營救人員迅速趕來,他們想將前排的文花枝搶救出來,她卻平靜地說:“我是導遊,後麵都是我的遊客,請你們先救遊客。”
在營救過程中,數次昏迷的文花枝隻要一醒過來,就會給身邊的遊客打氣。她自己是最後一個被營救的傷員,當時已是下午4點多了。洛川縣交警大隊的衛劉安親手將文花枝救出旅遊車,他後來對前來陝西處理事故的湘潭市旅遊局領導感歎:“作為交警,我不得不對小文的這種勇氣和舉動由衷地敬佩。”
文花枝腿上的傷勢嚴重,左腿9處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髖骨3處骨折,右胸第4、5、6、7根肋骨骨折,傷口已經嚴重感染。文花枝被送到洛川縣醫院後隨時有生命危險,院方決定29日淩晨將其轉到醫療條件更好的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29日下午,為了避免傷勢進一步惡化,西京醫院專家小組決定立即為她做左大腿截肢手術,一位年輕的姑娘就這樣失去了一條腿。主治醫生李軍教授惋惜地說:“太可惜了,若早點做清創處理,不耽誤寶貴的搶救時間,她這條腿是能夠保住的。”
熱愛工作本身內涵非常豐富,它意味著踏實、勤奮、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敬業、激情等。“我是導遊,後麵都是我的遊客,請你們先救遊客。”文花枝無疑具備以上所有的內涵,她深刻地理解了“導遊”這個職業的真正內涵。這個年僅23歲的普通導遊,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工作的價值。我們常說“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有些人之所以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經過了鮮為人知的努力,而熱愛是其必不可少的一個特質。
源於心靈契約的力量
暢銷書《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作者美國作家艾爾伯特·哈伯德,對一次旅行中發生在發電站的故事記憶猶新:
“水電站的負責人是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我注意到他的紐扣處別著一枚發光的徽章。所以我們的話題就從朱比特開始了。
“他3年前才來到這裏的,當時發電廠還在建設中,包工頭就雇傭了他當他們的送水員,而第二周,他就當上了計時員。
“一天晚上,老板看到他撕開幾米長的紅色法蘭絨布,然後將它們包在日光燈上,看起來他們沒有足夠的紅燈照明。
“他從不多說什麼無益的話,但他總是能將事情做得很好。他總是早上很早便來電廠上班,而且往往晚上最後一個離開。
“他在水電廠勤勤懇懇地工作了一年,當包工隊要離開的時候,這個小夥子已經當上了包工隊的老板助理。
“每次老板去芝加哥開會的時候都會把所有的權力放到他身上。沒有什麼所謂的‘任命’,他就那麼自然而然地臨時接替了老板的職務。”
20出頭的年輕人看似忠誠於老板,事實上他是忠誠於工作,忠誠於自己內心深處的秉性。
管理大師德魯克指出,今天的社會有兩種需要:對組織而言,需要個人提供貢獻;對個人而言,需要以組織作為達成個人目的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