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經濟特區的文件2(2 / 3)

2.支持兩省更多地利用市場調節的作用,國家分配不足的物資和商品,可采取同外省進行聯營、合營和商品交換等辦法解決;國內解決不了的,可以進口。對於大宗物資,應與協作省區,逐步建立起固定的供銷關係。

3.廣交會期間供應調劑市場的商品,應按原來規定由中央有關部門繼續專項撥給。

(七)積極穩妥地抓好經濟特區建設

試辦經濟特區,必須采取既積極、又慎重的方針。根據目前兩省的財力物力可能,廣東應首先集中力量把深圳特區建設好,其次是珠海。深圳特區建設同意省所劃定的範圍,一定要作好總體規劃,分片、分期進行建設。汕頭、廈門兩個特區,可先進行規劃,作好準備,逐步實施。福建省提出搞琅岐島特區,要慎重對待,先作可行性研究。

經濟特區的建設,要充分利用現有基礎,先上那些投資少,周轉快,收效大的項目。在發展加工出口工業的同時,有條件的,要逐步發展住宅、旅遊等事業。

在建設步驟上,先搞好水、電、道路、通訊等基礎設施,為吸引僑商、外商投資創造條件。投資項目要盡可能符合經濟特區發展規劃的要求。整個建設要認真搞好總體規劃,做到心中有數,打主動仗。

經濟特區的管理,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不損害主權的條件下,可以采取與內地不同的體製和政策。特區主要是實行市場調節。為了吸引僑商、外商投資,所得稅、土地使用費和工資可略低於港澳。所得稅率初步定為百分之十五。土地使用年限應根據不同情況靈活掌握。原則同意廣東省起草的《經濟特區暫行條例》,待經進一步修改後報國務院批準實施。

有些部門和地方,經過批準,可派少數人員駐深圳進行對港澳及國外商情的調查和聯係業務。由進出口管理委員會盡快製訂具體辦法。

(八)切實加強領導

兩省經濟體製改革是個新的事物,對加強領導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進一步統一認識,把實施五十號文件作為全黨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進行全麵經濟管理體製改革的一個突破口,給予極大的關心和支持。中央各部門的同誌要多體諒地方的困難,保護、支持地方更好地發揮積極性和創造精神,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地方的同誌要把局部和全局聯係起來,多為全局著想,發揮主動性,自力更生,克服困難。各方麵大力協同,搞好兩省的新體製試驗,為加速全國的四化建設提供新的經驗。

兩省要進一步把工作著重點和領導精力轉移到抓經濟建設上來,抓五十號文件的貫徹執行,抓新體製的試驗。主要領導要親自抓,特區的領導要委派省級幹部擔任。要有打進國際市場的雄心壯誌,敢於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業,把革命精神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發揚艱苦奮鬥、勤儉創業的精神,正確運用客觀經濟規律,不斷總結經驗,認真提高經濟管理水平和技術業務水平。要在國家統一部署下,製訂好兩省的長期規劃,既要使兩省的經濟同全國的發展相協調,同時更要充分發揮兩省之所長,加快發展速度。

對外經濟活動中,凡涉外方針政策必須經中央批準頒布執行;外彙必須集中統一管理;關稅的減免必須報中央批準;必須嚴格執行中央統一規定的財經紀律和外事紀律;特區的活動不得違反我國法律。加強對幹部的思想教育和業務訓練,抓緊立法工作。目前,兩省已擬訂出一些條例草案,中央有關部門要抓緊審查修改,報國務院或人大常委會審批,盡快下達。兩省要搞好省內各部門對外活動的組織協調和管理,防止各行其事。

國務院批轉海南島問題座談會紀要

(國發[1980]202號)

國務院同意《海南島問題座談會紀要》。《紀要》分析了海南農業生產建設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今後農業生產建設方針和正確處理場社關係的原則,是實事求是的,可行的。望廣東省人民政府依靠海南各族社員、廣大農墾職工,統一各個部門、各級幹部的認識,全麵貫徹會議精神,把海南島的問題解決好。

處理場社糾紛問題,不能簡單地就事論事。對極少數帶頭破壞國家財產的不法分子依法嚴肅處理,是完全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著眼於總結曆史經驗,根據新的情況,合理調節國家與集體、國家與農民以及各民族的關係;著眼於端正農業發展方針,充分發揮海南地區的優勢,使農場和社隊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總之,要從方針、政策上根本解決問題。廣大農墾職工,過去在開發建設海南的事業中是有重大貢獻的,今後還要繼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增強同農民群眾的聯係,不僅要把本場的生產建設搞好,而且要滿腔熱情地扶持社隊發展橡膠和其他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同海南各族人民一道,把海南建設得更好。

鑒於海南的特殊地位,中央和廣東省決定要對海南島的經濟建設給以大力支持,各有關部門要切實辦好這件事。同時,海南各族人民要繼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各方麵取得優異成績。國務院相信,經過海南各級幹部、各族人民和廣大職工的努力,緊密團結,同心同德,海南建設的發展是一定會加快的。

一九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海南島問題座談會紀要

(一九八○年七月十一日)

根據國務院領導同誌的指示,六月三十日至七月十一日在北京召開了海南島問題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廣東省、海南行署、海南自治州的負責同誌和省農墾總局等有關部門的負責同誌,國家農委、國家民委、農墾部、林業部、水利部、民政部、財政部、交通部、國家水產總局、國務院僑辦和解放軍總後勤部的有關負責同誌。趙紫陽、萬裏、餘秋裏、方毅、穀牧、康世恩、陳慕華、薄一波同誌聽取了座談會情況的彙報,並作了重要指示。與會同誌對於國務院領導同誌如此重視,深受鼓舞,認識到,解決好海南島農業生產建設的方針和場社關係問題,不僅對海南和廣東是件大事,對於全國其他有類似情況的地方也可作為借鑒。

通過座談,大家在一些重大原則和方針政策問題上,取得一致的意見,對解決海南島問題,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一、肯定了海南建設的成績

海南島是我國少有的熱帶寶地之一,麵積同台灣島相近,全島農林牧用地三千多萬畝,沿海漁場麵積七萬八千平方海裏,礦產和鹽業資源也很豐富。這裏解放前經濟長期落後。解放三十年來,在黨中央的關懷和廣東省委的直接領導下,經過海南各級幹部、各族人民和廣大職工的努力,經濟有了較大發展,特別是橡膠和其他熱帶、亞熱帶資源的開發利用,取得了顯著成績。

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封鎖禁運,黨中央於一九五一年決定在海南島建設我國的天然橡膠生產基地。周總理和陳雲、葉劍英同誌主持,國家投入了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組成一支農墾大軍,與海南各族人民一道,艱苦創業,辛勤經營,建成了一批以種植橡膠為主的國營農場,同時社隊經營的橡膠也有所發展。現在海南島植膠麵積占全國植膠總麵積的百分之五十六,幹膠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已經初步建成了我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基地,對社會主義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實踐證明,黨中央這個決策是正確的。

三十年來,海南各族人民為支援國營農場的生產建設、支持國家創辦和發展天然橡膠事業,貢獻了很大力量。此外,海南島還為國家提供了椰子、香茅油、咖啡、胡椒、劍麻等大量的熱帶、亞熱帶作物產品,並在南繁種子等方麵支援了全國農業。

海南墾區的建設和橡膠事業的發展,對於繁榮海南島的經濟、文化、交通運輸等各項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國營農場在橡膠種苗、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和農用物資等方麵給了社隊有力的援助。農場和當地社隊互相支援,共同前進,場社關係多數是好的和比較好的。這是事物的主流。農場和社隊的緊密團結,對今後海南島的建設將發揮更大的力量。

海南在前進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由於曆史條件的局限,在發展方針和一些政策上的問題長期沒有解決好,社隊經濟的發展和群眾生活的改善,步子都比較慢,當前仍然比較窮困,地方機動財力很少,發展生產的能力很薄弱。海南島的自然優勢發揮不夠,而森林資源破壞嚴重。近年來,不少地方場社糾紛比較突出。海南島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隻要認真總結經驗,調整好方針政策,把廣大農民和職工群眾的積極性進一步調動起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加上廣東省和全國的必要支援,海南建設事業的發展將是很快的。

二、明確了發展農業的方針

海南島地處熱帶、亞熱帶,屬熱帶季風氣候區。這裏適宜種植橡膠、椰子、胡椒、咖啡、可可、油棕、南藥、香料、水果等多種經濟價值高的熱帶作物,還有很多珍貴樹種和稀有動物,草山草坡和水產資源也很豐富。同全國其他地區比較,這是海南島特有的自然條件和突出的經濟優勢。

海南島發展農業的方針,應以加速發展橡膠等熱帶作物為重點,大力營造熱帶林木,努力提高糧食產量,全麵發展農林牧副漁各業生產,逐步建立適應海南特點的新的生態平衡和農業結構,使國營農業企業和農村社隊共同富裕起來。要按照這樣的方針,因地製宜,合理安排橡膠、熱帶經濟作物、糧食、林業、畜牧業和其他各業的布局。

要正確處理發展橡膠等熱帶作物和糧食生產的關係。除基本糧田外,凡適宜種植橡膠的土地,應優先安排植膠;不適宜植膠的土地,適當安排種植其他經濟價值較高的熱帶作物。為了促進橡膠和其他熱帶作物的發展,從明年起,由中央和省每年給海南島調進糧食四億五千萬斤,一定五年不變。五年以後,根據糧食產量增長情況,再逐步做到少調進或不調進。為了適應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改善群眾生活的需要,為了減輕由於調進糧食造成港口和交通方麵的壓力,糧食生產還要抓緊。現在,糧食單產很低,增產的潛力很大。要把農田水利建設搞好,提高抗旱能力,這是發展糧食和其他經濟作物都必須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

要正確處理發展橡膠和發展其他熱帶作物的關係。既要重點發展橡膠生產,又要積極發展其他熱帶作物生產。曆史上,國營農場的劍麻、香料、咖啡等熱帶作物曾達到五十萬畝,到一九七九年隻剩十六萬多畝,今後需要大力恢複和發展。社隊在作物安排上,則應該堅持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方針,把發展熱帶作物和其他經濟作物的起點放在短期作物上。許多地方提出:“甘蔗、香茅起家,胡椒發家,橡膠當家,造林保家”,正確地反映了這種辯證關係。要適當發展甘蔗生產,把一部分糧食產量很低的水旱田改種甘蔗,使現有糖廠吃飽。這樣不但可以增加地方的財政收入,而且是使農民盡快富裕起來的一項重要措施。

海南島發展畜牧業和漁業生產的潛力也很大。畜牧業要以大力發展牛羊等草食動物為重點,充分利用數百萬畝草山草坡資源。要扶持社隊辦草山連片的中、小型養牛場,采取全民和集體聯營以及吸收僑資等方式辦大型商品肉牛場。發展漁業要捕養並舉,逐步把發展的重點轉移到海、淡水養殖上來,同時積極開發西沙漁業。要大力扶持社隊發展水產養殖業。建議國家水產總局采取和地方聯營的辦法,在海南建設一些海水養殖基地。海南機帆船用油作價過高,請商業部給以解決。

海南島有海濱,有山林,又有名勝古跡,各種工藝美術品也很有特色,發展旅遊業的條件很好,特別是發展冬季旅遊業,大有可為。要積極創造條件,把海南島建設成為我國獨特的旅遊勝地。

根據上述方針的要求,要做好海南的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工作,製定全島統一的發展規劃,同時,大力加強科學研究,廣泛培養科技人才,以加速開發建設海南的步伐。

三、堅持國營和社隊經營兩條腿走路,加速發展橡膠和其他熱帶作物生產

要更快地發展橡膠和其他熱帶作物生產,必須堅持國營和社隊經營兩條腿走路、農場大力扶持社隊和場社聯營的方針。國營農場不僅要把本場的生產建設事業搞好,而且要發揮建設海南橡膠生產基地的“主力軍”、“野戰軍”的作用,積極地擔負起扶持社隊發展橡膠事業的光榮任務。國營農場的幹部、工人和技術人員都要明確樹立這樣一種基本觀點,並真正貫徹到實際行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