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祠(3 / 3)

長白山

所在省市:吉林

景點簡介:長白山長白山在吉林省東南部,一部分在朝鮮境內。山的最高峰海拔2749米。長白山山高地寒,山上終年積雪,草木不生,望之皆白,故名長白山。巍巍長白山,不僅以其雄偉壯觀的景色聞名中外,更由於它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一望無際的林海以及棲息其間的珍禽異獸,使它於1980年列入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從長白山山麓到山頂,可以看到從溫帶到寒帶的不同植物的類型。植物的分層分布情況,十分清楚。在山腳,主要是闊葉林;往上,直到海拔1000米左右,是針葉和闊葉混合林。在這混合林帶,樹木品種繁多,不同季節的風霜雨雪,使大森林的景觀,變化多端,千姿百態。海拔1000至1800米之間,是針葉林帶。這裏山高林密,生長著最有經濟價值的各種針葉樹,這些樹,樹幹筆直,生機盎然。再往上到近2000米,是嶽樺林帶。嶽樺樹為適應高山寒冷潮濕的嚴酷氣候,軀幹短曲多枝,樹皮節理斑紋極富圖案趣味。2000多米以上,就沒有樹木,是苔蘚地帶了,每年六七月間,這一帶盛開著各種顏色的鮮花,景色瑰麗。長白山最著名的景點是天池。長白山是座火山,天池就是這座火山的噴火。自清乾隆以後,長白山就停止噴火,原來的噴火口成了高山湖泊。因為它所處的位置高,水麵海拔達2150米,所以被稱為天池。天池的水從一個小缺口上溢出來,流出約1000多米,從懸崖上往下瀉,就成著名的長白山大瀑布。大瀑布高達60餘米,很壯觀,距布200米遠可以聽到它的轟鳴聲。大瀑布流下的水彙入鬆花江,是鬆花的一個源頭。長白山除了天池和長白山瀑布外,還有不少湖泊的瀑布。天池旁邊有一個小天池,又叫長白湖,水也的碧藍的。在樹林間的嶽樺瀑布和在半山腰的梯雲瀑布,規模也不小。此外,在長白瀑布不遠處不遠還有長白溫泉,這是一個分布麵積達1000平方米的溫泉群,共有13眼向外湧水。旅遊服務:去長白山遊覽最好是夏季,六月下旬至九月上旬最佳,其餘時間,山上經常飄雪,氣溫降到零度以下。山上不許生火,當然便解決不了遊客溫飽,加之道路被冰雪覆蓋,交通停頓,旅遊活動也隻好停止了。七、八月是賞花、觀鳥、看天池的黃金季節,七月份在高山強紫外線照射下,苔原上花朵開得格外鮮豔。在長白山的交通不大方便,一般可以先乘火車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從延吉市乘汽車前往。也可以乘火車到吉林市,然後從吉市乘汽車沿鬆花江而上。還可以從長春乘火車至通化,再轉乘專線火車到二道白河鎮,再乘汽車上山。山下有招待所和旅舍,山上也有木板搭的旅舍接待客人。登主峰觀賞,要帶禦寒衣、幹糧和飲水。最接近主峰的賓館是嶽樺賓館,這是環境優美,離長白瀑布和溫泉較近,因此每到旅遊旺季,總是爆滿。從長春出發去長白山遊覽,連來回路程,以安排6至7天為宜。主要特產有人參、鹿茸和由山葡萄釀成的長白山葡萄酒。

瞿塘峽

所在省市:重慶

景點簡介:長江三峽之一,西起奉節縣白帝山,東迄巫山縣大溪鎮,紂長八公裏,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但最為雄偉險峻。瞿塘峽兩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名燮門,也稱瞿塘峽關,山岩上有「墜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又因尖尖的山嘴活像一個大蟠桃,故有桃子山別名。右邊的名白鹽山,不管天氣如何,總是現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江水劈此一門,浩蕩東瀉,唐代詩人杜甫寫下“歡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的名句。這裏山高峽窄,仰視碧空,雲天一線。白居易在《夜上瞿塘》一詩中讚詠:“岸似雙屏合,天如匹練開”,峽中水深流急,江麵最窄處不足五十公尺,波濤洶湧,奔騰呼嘯,令人驚心動魄。瞿塘峽雖短,卻能“鎮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蓮荊楚壓摹山”的雄偉氣勢。古人形容說:“案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在白帝城下的礁石上,有兩根鐵柱,是古代“鐵鎖關”的遺跡。鐵鎖關是用鐵鏈“斷江”或“鎖江”。據載,公元九○四年(唐天佑元年),張武在瞿塘峽口“作鐵捆,絕江中流,立柵於兩端,謂之鎖峽”。建立鐵鎖關的目的,起初是防禦外敵人侵,後來曾一度成為關卡,商旅往來均須繳納稅銀。在白鹽山的絕壁上,有一列之字形石孔,自下而上至山腰。在山下起點處,有“宋開慶路元帥”字樣依稀可辨,上邊有一個平坦的台子,叫望鄉台。相傳這是孟良梯,其實是古代人民鑿孔栽木或采藥的古棧迢遺址。在北岸一處黃褐色懸崖上,有幾個豎立的洞穴,約寬半公尺,從前裏麵置有長方形的東西,從遠處看去,狀如風箱,故名風箱峽。那些風箱是戰國時代遺留的懸棺,共發現九副,棺中有青銅劍和人骨,現在懸棺已墜毀,洞穴仍存。南岸粉壁崖上多古人題詠石刻,篆隸楷行,造詣各殊,刻藝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