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自然保護區(2 / 3)

錫惠公園

所在省市:江蘇

景點簡介:惠山有九龍十三泉,聲名最大的是天下第二泉。二泉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曆史了。天下第二泉位於錫惠公園內。“天下第二泉”是由我國古代傑出的品茶專家陸羽(自鴻漸)評定的。後來宋徽宗幹脆將二泉列入汞品,月進百壇。詩人梅堯臣、王禹、蔡襄、黃庭堅、蘇東坡、秦觀、楊萬裏、等都有佳句稱頌。尤其是蘇東坡的“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的詩句讚譽備至,廣為流傳。清康熙、乾隆品泉後也都有題詩。近代民間音樂家無錫瞎子阿炳,曾在惠山一帶顛沛流離,譜下了“二泉映月”樂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為國內外所稱賞。錫惠公園包括錫、惠兩山,映山湖將兩山相聯結,這裏惠山逶迤、錫山明媚、樹木茂密、風景幽美。園林中還有惠山寺、春申洞、龍光塔、雲起樓、愚公穀以及新近開放的杜鵑園等,多姿多彩的文物古跡與古典園林藝術為一體,有“無錫露天曆史博物館”之稱。

興城海濱

所在省市:遼寧

景點簡介:興城海濱風景名勝區,位於遼寧省興城市,依山麵海,麵積42平方公裏。分為5個景區,有50多個景點。5個景區的主景人稱"興城五寶"。興城古城始建於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為寧遠衛城,清代重修,改稱寧遠州城。寧遠古城與西安古城,荊州古城(今江陵縣城)和山四平遙古城同被列為我國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寧遠城呈正方形,城牆高8.8米,周長3200米,四城設門,城內正中有鍾鼓樓一座。寧遠古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內有明代祖氏石坊和文廟等古跡。明代,寧遠古城為邊防重地,明將袁崇煥駐兵於此,屢敗清兵。天啟六年(公元1626)1月,清太祖努爾哈赤率兵13萬圍攻寧遠城,身負重傷而敗退。天啟七年5月清太祖統軍再攻寧遠城,再敗城下。現在,興城城內許多商店仍保持著幅式雕嵌的金字匾額,市容典雅,古色古香。首山位於城東南2.5公裏處,以外形像人頭得名。平地突起,海拔300多米,秀水環繞;還有古烽火台建置其上,寺廟亭閣分布其間。放眼觀景亭,山海關內外景色盡收眼底。海濱浴場-城東南8公裏為海濱。海濱浴場綿延14公裏,沙細灘緩,潮穩波清,建有4個海濱浴場。岸邊礁石突兀,綠蔭蔽日,亭、台、樓、閣隱沒其間,妙趣天然,有"三礁攬勝"等景觀。溫泉在城東南2.5公裏一帶有處溫泉,明代詩人唐皋賦詩雲:"泉如爛乎羹初覆,地不燃薪氣自騰"。遼、金時期已負盛名,迄今水溫仍為70攝氏度,含有多種化學元素,可治療幾十種疾病,建有50多家療養院。菊花島又名覺華島,在城東15公裏的海中,山勢秀美,古樹參天。南有倀山島和閻山島,北有磨盤山,一大三小相映成趣。遼代為佛教聖地,迄今猶存龍宮寺、海雲寺等遺址。還有唐衛洞和明大悲閣、囤糧城及碼頭等古跡,還有九頂石、石林等自然景觀。

玄武湖

所在省市:江蘇

景點簡介:玄武湖位於南京市東北城牆外,由玄武門和解放門與市區相連。1909年辟為公園。當時稱元武湖公園,還曾稱五洲公園、後湖等。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裏,占地麵積437公頃,水麵約368公頃。湖內有5個島,把湖麵分成四大片,各島之間有橋或堤相通,便於遊覽。湖水深度不超過2米,湖內養魚,並種植荷花,夏秋兩季,水麵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湖內的5個洲各有特色。先說環洲,環洲像兩條巨大的手臂從南北兩邊伸向湖中擁抱著櫻洲。環洲正對玄武門的拐角處有一座假山,假山旁有兩塊形狀奇特的太湖石,一塊形似觀音,一塊形似童子,名為童子拜觀音。假山後小丘上有郭璞亭,此丘為東晉著名文人郭璞的衣冠塚。環洲的特色是沿湖岸一排排亭亭玉立的垂柳,清風拂過,婆娑飄舞,獨具風韻,使人駐足。此景為金陵新四十八景,名為"玄武煙柳"。由環洲向北過芳橋就是梁洲,洲東北有兩層方型古建築。樓北邊有一平台,四周有鐵欄杆圍護,是古時點將台。樓西有友誼廳、聞雞亭、湖神廟等建築。該洲西北角是一個古典園林式花壇,由黃石疊砌而成,壇間有雨花石鋪成的曲折小路,聞雞亭即在花壇邊。東南隅是一座色澤淡雅、設計頗具特色的兩層建築--白苑餐廳,每日供應湖中鮮活魚餐、魚宴。此洲的特色是菊、桂二美,每至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沁人心脾;菊花爭妍,令人目迷,此景稱"梁洲秋菊",此洲與南京火車站僅一水之隔,湖畔有遊船可達,對外地旅客極為方便。從梁洲向東過翠橋即到翠洲,該洲有露天劇場、翠洲舞台、翠虹廳等建築。其特色為樹多僻靜,那巨傘般的雪鬆,寶塔形的鬆柏與成片的竹林,十分幽靜,是情侶們的樂園,此景稱"翠洲雲樹"。如今在旭橋南麵水上仿傣族風情築起了一座水寨,名"綠漪小榭",由20餘間小竹屋組成,各屋間有竹橋相連,遊人坐在屋中或品茗、或進餐、或弈棋、或高歌,如在舟中,情趣獨特。水中還養著紅鯉魚供人觀賞,為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從環洲向東過菱橋可達菱洲,洲上有動物園。園內伺養著大熊貓、長頸鹿等珍稀動物數十種。該洲緊臨鍾山,鍾山宛如遊龍,氣勢雄偉,山頂常有紫金色雲霞繚繞,從菱洲觀賞千變萬化的紫金雲霞,神秘莫測,故稱"菱洲山嵐"。從菱洲向南經台菱堤即可從解放門出玄武湖。櫻洲上有500米長的曲折遊廊,廊北有喇嘛廟一座,廟旁有七層寶塔,塔名為"諾那"。此洲廣植櫻桃樹,近年又引種櫻花,名種繁多,每年四月洲上一片燦爛,稍遇風雨便落英繽紛,迷人之極。此景名為"櫻洲花海"。近年玄武湖公園引進了許多大型娛樂項目為遊人助興,如玄武門右側是一個占地3000平方米的跑馬場,該場馬匹馴服,騎行時有騎兵退伍軍人隨後保護,保證遊客安全。左側有湖上觀光列車向北繞過梁洲、環洲、櫻洲、菱洲,直抵台菱堤。台菱堤西側還有高爾夫球俱樂部和標準網球場。

泰山

所在省市:山東

景點簡介:泰山又名東嶽,有"五嶽獨尊"之稱。海拔1545米,屹立於山東平原,顯得分外雄偉壯觀,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語;唐大詩人杜甫有"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佳句。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將泰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泰山山穀幽深,鬆柏漫山,著名風景名勝有天柱峰、日觀峰、百丈崖、仙人橋、五大夫鬆、望人鬆、龍潭飛瀑、雲橋飛瀑、三潭飛瀑等。岱廟遊泰山,一般先遊岱廟。岱廟南起泰安門、通天街,北抵泰山盤道、南天門的中軸線,為曆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禪時舉行大典的場所。岱廟主殿天貺殿為我國三大宮殿建築之一,殿內正中奉祀“東嶽泰山神出巡”像,殿壁繪“東嶽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畫,畫麵以儀仗人物為主,陣勢浩大,生動逼真。殿東漢柏院內有五株漢柏,傳為漢武帝手植。岱廟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餘塊,多藏與漢柏院內。大殿前還有秦始皇的無字碑。院北禦座是帝王來泰山封禪時休息的地方。北廳陳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內有秦李斯小傳《泰山刻石》。岱廟實為曆史文物、詩文、繪畫、書法、雕刻藝術之綜合博物館。在中國的名山中,石刻最多也最好的,也要數泰山。登泰山有東西兩路,一般從東路上升至極頂,再回到中天門,徇西路的公路下山。東路從岱宗坊開始,至極頂共有9千米,上山蹬道計6293級石階。中天門是遊人小憩和食宿之處,這裏還有索道可直上月觀峰。岱宗坊為泰山之門戶。入門不遠,路東有王母池,前院為正殿,殿前有王母池和王母泉;後院有七真殿和蓬萊閣。四周濃蔭蔽日,為消暑勝地,過去帝王登山多在此小憩。王母池北上不遠,碑坊林立,“天門”石坊首當其衝,“孔子登臨處”石坊、“無階”石坊等接踵而至,越“天階”石坊即到“紅門宮”,其名乃因西北崖上有二塊紅色岩石排練似門而得名。鬥母宮過紅門宮前進一程,即到鬥母宮。這是一組較大的道觀建築群,前有寄雲樓,中有鬥母殿,後有聽泉山房,東麵有潭疊瀑勝景,依山傍水,環境幽雅。經石峪出鬥母宮,沿小路前行,即到著名的經石峪。這裏有一3000平方米的大石坪,上刻隸書《金剛經》全文,字大達半米,筆力剛健有力,曆代尊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一篇文章裏寫道:"泰山即使沒有別的東西,沒有碧霞之君祠,沒有南天門,隻有一個經石峪,也還是值得來看看的"。天貺殿壁畫、經石峪石刻、岱頂唐摩崖,被人們稱為"泰山三瑰寶"。壺天閣、回馬嶺、中天門由小路返回,循登山大道盤桓而上,一路上古柏蔭深,遮天蔽日,人行其間如入洞穴,故名“柏洞”。柏洞之上即為危峰西起的壺天閣,因閣建在穀底,三麵山巒環繞,一麵古柏遮蔽,若壺中觀天。壺天閣稍北即是“回馬林”。傳說宋真宗遊泰山騎馬至此,懼山路陡峭,撥馬而回,故名。翻過回馬嶺,沿山路而上就到了中天門。這裏地勢開闊平坦,北望南天門,雲梯高懸;南瞰眾群山,逶迤足下。這裏是東西兩路彙合處,現建有很多旅遊設施,可在此小憩和食宿,泰山索道就建在西首。五鬆廳、十八盤從中天門前行,經“快活三裏”、“步雲橋”就是“五鬆廳”,亭前古鬆參天。史載,秦始皇遊泰山至此遇大雨避於鬆下,免於淋雨之苦,遂封該鬆為“五大夫”。由此往前就是險路18盤了。這裏兩側山壁陡峭,中間蹬道盤旋,行人幾乎直上直下,不勝有高、陡、危、奇之感。一般把升仙坊以下稱“慢十八”,以上稱“緊十八”,每盤有石階二百蹬,緊慢18緊相連,恍若上青天,故有“升仙”之稱。南天門、碧霞祠過了十八盤,攀上南天門,極目展舒,天高地闊,心曠神怡。進入南天門,便是依懸崖、臨深穀的平坦“天街”,走過天街就是碧霞祠。碧霞祠是岱頂上最大的建築群。祠內建築皆銅鐵之瓦。正殿內供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銅像。道教認為元君乃東嶽大帝之女,是受玉帝之命照察人間善惡之神。大殿前有明代銅碑兩座,祠內有同鑄千斤鼎和萬歲樓,南神門上有歌舞樓。碧霞祠東北大觀峰石崖上,摩崖碑刻遍布,其中《紀泰山銘》為唐玄宗封泰山時所書。玉皇頂過了碧霞祠便為泰山極頂---玉皇頂,頂上有玉皇殿,頂東有觀日亭,頂西有望江亭,頂東南還有拱北石,這些乃為觀岱頂四大奇觀之處。登臨岱頂,可觀賞"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四大奇觀。泰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泰山觀日處位於泰山玉皇頂東南日觀峰上,峰北側的拱北石為最佳地點。日出時初為一紅線,漸漸擴張,忽紅、忽黃、忽赭,雜以青天斑斑,似藍似白,絢爛多彩,蕩漾如波;久之紅雲下忽見弓形,須臾呈半圓形,其升極速,瞬間躍出地平線,光芒四射,極其壯觀。旅遊服務去泰山需到泰安站下車,車次很多。泰山距濟南72公裏,南到曲阜81公裏。公路平坦、開闊。泰安至中天門有登山汽車,中天門至南天門有空中索道。遊泰山宜作二日遊或三日遊。登泰山有兩條路,一條是自岱宗坊開始,順石階直登山頂,全程近10公裏。一般四五個小時可達。體力好的當天可以來回,另一條是為體力弱的人準備的,即從山下乘汽車至中天門,然後換乘索道上山。這種方式登山不費勁,但看不到沿途的美景和珍貴文物。因此體力還可以的人,最好是步行上山,或上山乘索道,下山步行。遊泰山可在泰安住宿。縣城內有泰山飯店,泰山南麓有泰山賓館,中天門有中天門賓館,山上有岱頂賓館。此外還有許多中低檔的旅店。遊泰山最好在春夏秋季。泰山頂上睛天較少,一年霧日達一百六七十天。如要觀日出,最好在秋季。秋季每月有28個睛天,春季有16個,夏天僅有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