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之父
一個古巴移民的後裔,有一天看到一個數據統計———互聯網的成長速率每年高達2300%,忽然之間,眼睛發亮,靈光乍現。於是迫不及待地辭去手頭上現有的優越工作,帶著老婆,開車遠行,選擇創業。那年他29歲。
為了創立公司,為了力求生存,他一個電話接著一個電話,打給親朋好友,籌措創業資金,克勤克儉的他甚至用門板當作辦公室裏的書桌。這家公司成立至今剛滿4 年,4 年裏,他深入敵營;他廣納賢才;他禦駕親征;他連敗強敵。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戰役,是這家4 年曆史的公司擊敗了創立125 年、並擁有一千多家連鎖店的業界霸主———巴諾書店。
他發跡了,賺取的財富可以買下整個冰島,再加上12架波音客機,買完後,口袋裏還有餘錢。他的表現讓當初嘲笑他的人,以及許多不看好的專家不斷跌破眼鏡。
但這位年輕人並沒有因為財富而奢靡,至今仍與老婆賃屋而居。
這段像是勵誌小說或傳奇電影的虛擬內容,卻是發生在目前的真人真事。故事中已成巨富的年輕小夥子是貝佐斯(JeffreyP.Bezos),而公司就是股價連創新高,引發熱烈討論的亞馬孫網絡書店(Amazon.com)。以前常有人說,“美國是充滿機會的樂土”,但是亞馬孫書店電子商務表現的成功,讓許多人深信,這句話或可改寫為“互聯網是充滿機會的樂土”。
亞馬孫成功的網絡營銷事實,讓許多商家仿佛在一夜之間突然發現,到處充滿商機且是巨大無比的處女地,因而爭相投入。最顯著的現象是,美國一大堆的投資公司,整日捧著鈔票到處尋找值得投資的潛力公司,而審核的第一步,就是先看該公司是否與網絡相關。因此,美國許多公司不管從事何種行業,都先在公司名稱後麵加上。com ,以求博得投資公司的青睞。
成立於1995年7 月的亞馬孫書店,在網頁上清楚說明了公司的設立用意,就是“在網絡上設立一家以客為尊的書店,方便顧客在線上漫遊,並盡可能提供最多元化的選擇”。公司標榜的成立宗旨就是藉由網絡服務,提供具有教育、告知,以及啟發意義的產品銷售。公司的命名由來是向亞馬孫河,這條世界最大的河流看齊,希望能做到最大最好的特色。
而亞馬孫書店今日所呈現的風貌確實與亞馬孫河有著部分精神上的神似。要了解亞馬孫書店,其實不妨了解一下亞馬孫河區的生態。亞馬孫河區包含著一個廣闊的熱帶草原,某些區域的寬度有30英裏之寬,在亞馬孫河森林區裏,樹木長得很豪放也很熱情,盤根錯節的根部一直延展到河裏麵,這條大河河麵是如此之寬,河水又如此之淺,支流網絡錯綜複雜造成廣闊的流域麵積。這裏的猴子都待在樹上,他們不下來的原因是樹下根本無地可以駐足,或許也不用下來,因為樹上自有活動及遨遊的空間。這些對亞馬孫河的生態描述,適足以用來形容亞馬孫網絡書店的特性。
亞馬孫書店今天供應的書籍、CD、audiobook 有聲書、數字影音光碟,以及遊戲軟件等物件,共高達470 萬件之多。其種類之多,也是世所僅見。
亞馬孫書店與亞馬孫雨林區一樣,有著無限的遨遊空間,數萬家網址的結盟聯係,如盤根錯結的亞馬孫老樹,又如綿密交織的水係支流,信息豐富,令人留連,上了網就舍不得下網。而且廣大的空間,令人難以摸清去路及方向,但是“處處迷路處處路”的別有洞天,以及不時出現的驚喜發現,同樣是亞馬孫雨林區與亞馬孫書店共同具有的致命吸引力。
而且探索不盡的亞馬孫河區就像是亞馬孫書店的發展趨勢,有人說亞馬孫的發展至今仍看不到盡頭,因為網絡商業仍在萌芽的階段,因此這的發展仍有無限可能。
亞馬孫書店確實是一家值得研究的公司,因為它不僅堪稱第一個電子商務成功的範例,更引發了諸多令人省思的商業變革現象。
亞馬孫的傳奇至今仍在美國持續傳誦,這樣年少有成的故事,很難論定究屬“時勢造英雄”抑或“英雄造時勢”。但真正懂得人生智慧的人,不會虛擲光陰爭論這類仁智互見的問題,他們隻會捧讀再三,心領神會,從中探索出值得效法的亞馬孫之道的經商啟示錄。
現年35歲的貝佐斯,從小就顯現出異於常人的特質。有一個關於貝佐斯的故事:據說他在3 歲那年,睡膩了嬰兒床,想換張大人的床睡覺,但母親不答應。一日母親回來,赫然發現3 歲的貝佐斯竟然拿起工具開始拆卸嬰兒床。如果“從小可以看大”,“動作比誰都快”的貝佐斯能有今日成就就絲毫不足為奇了。
年幼的貝佐斯受到從“原子能委員會”經理一職退休的祖父極深影響,因此14歲時,貝佐斯的夢想是當一名太空人或物理學家,那時候的他就把家裏的車庫,塞滿了各式各樣的科學及工程圖紙。
貝佐斯小時候經常與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在一起,住在得克薩斯州寇圖拉的一個大牧場裏,過著放牧的生活。那裏,天氣非常炎熱,經常到處都是灰塵。從4 歲到16歲,每年夏天貝佐斯都會來到那兒。16歲的他就已經學會修理風車,使用弓形的焊接槍,也學會如何在牲畜的身上打烙印、接種疫苗以及將牛閹割等等技巧。
貝佐斯在位於邁阿密的帕梅托中學接受高中教育,曾經擔任班長,大學則是就讀普林斯頓大學,主修電力工程暨電腦學。
在貝佐斯求學生涯的最後幾年,他迷上一種叫做Infinitycube的玩具,這種玩具是用一組可以活動的機械化鏡子,讓使用者可以凝視到無限遠的地方。但是當他的母親對他說,這玩意兒也要20美金,真是貴得不得了的時候,喜歡動手的貝佐斯就立即買了一些便宜的材料,自己動手組裝。
這個故事詳細地記載在《打開心燈:父母關注得州的有天分學生的教育》一書中。有趣的是,這本1976年在休斯頓出版的書,竟然在應有盡有的亞馬孫書店找不到。
不過,貝佐斯“喜歡動手”的特色,倒是“一路成長,始終如一”。
1986年,貝佐斯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1988年進入位於紐約的“信孚銀行”,主要工作是研究開發電腦係統。短短兩年之內,貝佐斯就成為該公司最年輕的副總裁。從1990年到1994年,貝佐斯協助一家華爾街頂尖的公司———D.E.ShawandCo.,建立定量分析的風險基金,表現同樣優異的貝佐斯在1992年又成為該公司最年輕的副總裁。
貝佐斯的求職生涯極為順利,年紀輕輕就已嶄露頭角。擁有普林斯頓名校學曆,又在華爾街獲得高職,擔任風險基金經理人,前途似錦。但他在1994年年中卻突然決定放棄怡然自得、遊刃有餘的工作,離開華爾街,而以企業家作為自己的另一奮鬥目標。
離開待遇優厚的副總裁職位,並不是被挖走或跳槽,而是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貝佐斯具有前瞻的眼光,看到電子商務的無窮潛力,因此希望創設一個沒有中間商抽成的書店,並利用電腦虛擬空間的概念取代店麵的租賃及擺設,而繁瑣的進出貨及盤點工作,則交由快捷的電腦軟件處理,借此大量簡化傳統所需的人力及物力(根據筆者一位曾造訪亞馬孫書店總部的朋友表示,以亞馬孫今日的企業規模及營業額算起來,其員工人數相較於其他大企業實在少得可怕。在她訪問的過程中,許多時候都是看到正在工作的大量勤工儉學的學生。亞馬孫的構想,就人事的精簡而言,的確是相當成功的)。美好遠景的創業念頭一起,即如泉湧,再難抑製。貝佐斯將辭呈遞了出去,走向自己創建的未來。
D.EShawandCo. 基金公司首席執行官大衛。肖後來回憶貝佐斯離職的過程時表示:貝佐斯任職該公司的最後幾年,他派給貝佐斯的工作就是調查網絡商機的可能潛力,而且許多重要的事務也在貝佐斯的監督下因此獲得解決。有一回,貝佐斯詢問老板大衛。肖,是否可以經營自己的事業時,大衛。肖同意貝佐斯的念頭,但也清楚地告訴他,或許日後兩人將是商場上競爭的對手。
得到首肯的貝佐斯,因此離開公司,開啟他嶄新人生的一頁。當初放棄大好職位,投身於陌生的未來、決誌創業時曾遭人嘲笑,但是誠如美國《時代》周刊後來所言:“現在看看是誰嘲笑誰?”
美國廣播節目MotleyFool的主持人大衛以及湯姆。葛德那在1999年1 月16日訪談亞馬孫書店的創辦人,也是現任首席執行官貝佐斯。貝佐斯在該次談話中就提到亞馬孫網絡書店的構想源起。貝氏表示:在1994年初時(互聯網剛剛誕生),每天起床就會不斷發現網絡的用途。的確,網絡的用途就像計算網絡上通過的比特數目一樣,多如微塵。每一年開發的新用途,以2300%的驚人速率成長,極少有其他事物可與之比擬。
所以貝佐斯擬定一項事業計劃,希望可以利用這項優勢。起初,貝佐斯列了一份名單,上麵有20種不同的產品,以上網販賣的方式,選出銷路最好的主力銷售商品。不過,最後還是以書籍為主要商品。
挑選書籍作為主要商品的理由在於,一般的傳統書店不可能有太多的書種可以銷售,但是,網絡書店就不同了。從目前亞馬孫網絡書店銷售的品種高達470 萬件之多,就可以對比出,利用網絡所構建的事物,不太容易以其他方式達到同樣的效果。這項觀察,也是亞馬孫網絡公司成立的重要基礎之一。
不過對於創辦亞馬孫網絡書店,貝佐斯自稱倒有另外一項有趣的典故。有一回貝佐斯就被問起,怎麼會冒出像亞馬孫書店這樣的靈感呢?貝佐斯表示:我自己始終對販賣商品保持高度的熱情,小時候我經常在我家前麵的草坪上賣一些漫畫書,到我30出頭還在賣,直到最後有一次,我老媽下令禁止我再繼續進行這樣的兜售,而且還要我滾出她的房子。同時呢,我就開始把存貨出清。惟一還留下一本待售的書是1964年出版的《蜘蛛人》,這書的封麵還不見了呢。我知道把這本書賣掉的惟一方式,隻有透過網絡交易,因為買方無法對購買的東西先瞧上一瞧。
果真如貝佐斯所說,當初隻是為了賣掉像這樣一本沒有封麵的破書,才聯想到網絡書店的點子的話,那麼貝佐斯還真該感謝《蜘蛛人》的出現,而使得他得享今日成就。但是貝佐斯真正該感謝的仍該是網絡。從貝佐斯說過的一段話,就能彰顯網絡的驚人功能。他說:“在網站上可以建立一家不可能在現實世界中有產品書麵目錄的商店。如果有機會把亞馬孫所提供的目錄以書麵方式印製出來的話,大概是相當於7 本紐約市電話簿的分量。”因此,明顯看出網絡商業優勢的貝佐斯,就開始著手創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網絡書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