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聞天經濟思想
研究、探討張聞天的經濟思想,有助於我們加深對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理解,有助於我們做好新時期的經濟工作,贏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更大勝利。
一、關於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思想
根據“八大”提出的政治路線,張聞天明確指出:“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首要任務。”他還強調,當我們國社會的基本矛盾發生變化之後,“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是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隻有全麵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大力發展生產力,創造日益雄厚的物質基礎,才能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並為過渡到共產主義創造條件。
很長時間裏,張聞天始終堅持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根本目的,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是黨的首要任務的觀點。還在五十年代後期、六十年代初期,張聞天就旗幟鮮明地指出,要充分發展生產力,把發展生產力放在首要位置上。在他看來,社會主義改造勝利完成之後,黨應該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好,促使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當時,張聞天提出並堅持這樣的觀點,是很不容易的,不僅需要有很強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而且還要有極大的政治上的勇氣。因為,受“以階級鬥爭為綱”這一錯誤理論的影響,“八大”製訂的正確路線在實際工作中沒能很好地堅持,黨的工作重心偏離經濟工作,陷入政治鬥爭、政治運動的誤區。在這種情況下,張聞天強調以發展生產力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他獨立思考、堅持真理、無私無畏的生動體現。
“文革”期間,林彪、江青一夥揮舞批判“唯生產力論”的大棒,把“左”傾錯誤推向極端。麵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高壓與迫害,張聞天仍然不改初衷,堅持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的正確思想。他針鋒相對地指出,“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就是為了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他認為,這是“無產階級政權的最主要的任務。”
張聞天的這些馬克思主義的闡述,表現出了一個久經考驗的老共產黨員巨大的理論勇氣和政治勇氣。為了大力發展生產力,張聞天提出黨的政治路線必須服從於經濟建設,必須和社會主義建設緊密相聯。1973年9月20日,張聞天寫下了一篇題為《無產階級專政下的政治和經濟》的文稿,集中論述了黨的政治路線如何為經濟建設服務。他認為,黨的政治任務應該是,“把國家的所有部門以及各種群眾團體的活動,從不同方向,直接間接地集中到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這個目標上來。”他還談到,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專政,應該提高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迅速建立起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工農業、交通運輸業、國防工業和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水平,創造可靠的強大的物質基礎。
張聞天明確指出,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黨的政治路線究竟正確與否,正確的程度如何,無產階級的政權究竟鞏固與否,鞏固的程度如何,“最後都要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成就和成就的大小來衡量”。黨的中心工作是發展生產力,是把經濟建設稿好。為此,張聞天主張黨要熟悉經濟工作,“學會做經濟工作”。總結我們黨幾十年來領導武裝鬥爭、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豐富經驗,張聞天認為,經濟工作有其特殊性,它“不能象政治軍事工作那樣迅速達到目的。”可以說,組織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是社會主義革命中最重要最困難的任務。因而,必須下決心鑽研經濟工作,不僅要有滿腔熱情,還要有踏實的工作作風和科學的工作態度,這樣才能很好地做好經濟工作,完成經濟建設的任務。為了大力發展生產力,張聞天還認為應該正確處理好政治和經濟、精神和物質、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辯證關係。
對於政治和經濟、精神和物質之間的關係,張聞天認為,應重視政治對經濟的反作用,重視思想政治工作,重視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無產階級政治不僅決定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方向,也是人民群眾投身經濟建設的精神力量,必然會被人民群眾轉化為物質力量,反過來又促進經濟的發展。因而,無產階級政治“對於革命和建設的成敗,具有關鍵作用。”張聞天主張加強對群眾的思想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覺悟,使他們自覺貫徹黨的政治路線,一腔熱忱地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與此同時,張聞天也認為,經濟是基礎,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對經濟的反作用最後也是由經濟左右的,應該防止唯心史觀的“政治決定論”及“精神萬能論”。
在共產黨執政條件下,無產階級政治是同無產階級及人民大眾的物質利益緊密相聯的。離開經濟的政治,離開人民群眾物質利益的政治,“決不是無產階級的政治”。張聞天尖銳地指出:“如果政治上說得嫋嫋動聽,而經濟卻搞得一塌糊塗,那樣的政治,還硬要群眾舉手稱頌,群眾怎能不產生厭惡情緒呢?”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張聞天認為既要重視生產關係的發展,也要重視生產力的提高,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明確指出離開了生產關係談生產力,必然會陷入“機械唯物論”,即“唯生產力論”;離開了生產力談生產關係的發展,必然陷入“主觀唯心主義”。即“唯生產關係論”。
因此,我們要重視對生產關係的研究,努力使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同時,又不能過分強調生產關係的重要性,不能任意變革生產關係,不能一味調整生產關係,而忽視發展生產力,忽視采取一切措施把生產力搞上去。張聞天明確指出,如是這樣,“會破壞生產力,不利於社會主義的建設”張聞天提醒大家,“一切生產關係的調整,都必須冷靜估計當時生產的具體條件以及改變後對生產可能發生的利害關係,不能保守落後,也不能輕舉妄動。”
二、關於經濟建設必須實事求是的思想
張聞天經濟建設的另一個鮮明特點是,強調經濟建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必須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他認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任務極其繁重,因而,“需要小心謹慎,實事求是”。他還認為,對於實事求是,講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必須大力倡導,真正做到用實事求是的精神來建設社會主義。張聞天關於經濟建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首先表現在他始終強調要按經濟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客觀經濟規律。
1959年7月,張聞天參加了中央在江西廬山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針對當時普遍存在的幹部作風簡單粗暴,不尊重經濟規律,片麵強調人的主觀因素的錯誤傾向,張聞天在會上大聲疾呼:“光靠政治掛帥還不行,還要根據客觀經濟規律辦事。”他強調,經濟工作也有其客觀規律,對於客觀存在的經濟規律,不能光憑主觀願望,光憑政治上的要求加以輕易否定。否則,“是要吃虧的”。“大躍進”以來,由於頭腦發熱、不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加上對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準備不足,不少地方出現了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致使經濟形勢出現了令人擔憂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