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經濟思想2(1 / 3)

曆史經驗教訓說明,不開放不行。開放傷害不了我們。我們的同誌就是怕引來壞的東西,最擔心的是會不會變成資本主義。恐怕我們有些老同誌有這個擔心。搞了一輩子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忽然鑽出個資本主義來,這個受不了,怕。影響不了的,影響不了的。肯定會帶來一些消極因素,要意識到這一點,但不難克服,有辦法克服。你不開放,再來個閉關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經濟發達國家水平,肯定不可能。按照現在開放的辦法,到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幾千美元的時候,我們也不會產生新資產階級。基本的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歸集體所有,就是說歸公有。國家富強了,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不斷提高,這有什麼壞處!在本世紀內最後的十六年,無論怎麼樣開放,公有製經濟始終還是主體。同外國人合資經營,也有一半是社會主義的。合資經營的實際收益,大半是我們拿過來。不要怕,得益處的大頭是國家,是人民,不會是資本主義。還有的事情用不著急於解決。前些時候那個雇工問題,相當震動呀,大家擔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見是放兩年再看,那個能影響到我們的大局嗎?如果你一動,群眾就說政策變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決了一個“傻子瓜子”,會牽動人心不安,沒有益處。讓“傻子瓜子”經營一段,怕什麼?傷害了社會主義嗎?

1984年10月22日《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84—91頁

我們采取的所有開放、搞活、改革等方麵的政策,目的都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我們允許個體經濟發展,還允許中外合資經營和外資獨營的企業發展,但是始終以社會主義公有製為主體。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們提倡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是為了激勵和帶動其他地區也富裕起來,並且使先富裕起來的地區幫助落後的地區更好地發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也是同樣的道理。對一部分先富裕起來的個人,也要有一些限製,例如,征收所得稅。還有,提倡有的人富裕起來以後,自願拿出錢來辦教育、修路。當然,決不能搞攤派、現在也不宜過多宣傳這樣的例子,但是應該鼓勵。

總之,一個公有製占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我們就是要堅決執行和實現這些社會主義的原則。從長遠說,最終是過渡到共產主義。現在有人擔心中國會不會變成資本主義。這個擔心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我們不能拿空話而是要拿事實來解除他們的這個憂慮,並且回答那些希望我們變成資本主義的人。我們的報刊、電視和所有的宣傳工作都要注意這個問題。我們這些人的腦子裏是有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別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下兩代,一定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一定不能讓我們的青少年作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俘虜,那絕對不行。

鄧小平同誌1985年3月7日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作《改革科技體製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的講話後,即席作的一次講話

《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0-111頁

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帶動教育的發展。我國城鄉和社會各界,蘊藏著極大的辦學熱情,不少愛國僑胞也熱心捐資辦學。現在我們又有了一個正確的綱領。在這樣的條件下,隻要各級領導認真抓,我看教育的事情好辦,悲觀是沒有根據的。紮紮實實抓它幾年,中華民族教育事業空前繁榮的新局麵,一定會到來。

鄧小平同誌1985年5月19日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把教育工作認真抓起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22頁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同的特點就是共同富裕,不搞兩極分化。創造的財富,第一歸國家,第二歸人民,不會產生新的資產階級。國家拿的這一部分,也是為了人民,搞點國防,更大部分是用來發展經濟,發展教育和科學,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鄧小平同誌1985年5月20日同陳鼓應教授的談話和6月6日同“大陸與台灣”學術研討會主席團全體成員的談話

《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23頁

對內搞活經濟,是活了社會主義,沒有傷害社會主義的本質。至於吸收外國資金,這是作為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一個補充,不用擔心它會衝擊社會主義製度。搞活開放也會帶來消極影響,我們要意識到這一點,但有辦法解決,沒有什麼了不起。

鄧小平同誌1985年8月21日會見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總統尼雷爾時談話的一部分

《對中國改革的兩種評價》,《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35頁

社會主義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麵,一是以公有製為主體,二是不搞兩極分化。公有製包括全民所有製和集體所有製,現在占整個經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時,發展一點個體經濟,吸收外國的資金和技術,歡迎中外合資合作,甚至歡迎外國獨資到中國辦工廠,這些都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一個三資企業辦起來,工人可以拿到工資,國家可以得到稅收,合資合作的企業收入還有一部分歸社會主義所有。更重要的是,從這些企業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好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技術,用於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這樣做不會也不可能破壞社會主義經濟。我們倒是覺得現在外國投資太少,還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至於不搞兩極分化,我們在製定和執行政策時注意到了這一點。如果導致兩極分化,改革就算失敗了。會不會產生新的資產階級?個別資產階級分子可能會出現,但不會形成一個資產階級。總之,我們的改革,堅持公有製為主體,又注意不導致兩極分化,過去四年我們就是按照這個方向走的,這就是堅持社會主義。

我還要說,我們社會主義的國家機器是強有力的。一旦發現偏離社會主義方向的情況,國家機器就會出麵幹預,把它糾正過來。開放政策是有風險的,會帶來一些資本主義的腐朽東西。但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政策和國家機器有力量去克服這些東西。所以事情並不可怕。

鄧小平同誌1985年8月28日會見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主席、政府總理穆加貝時談話的一部分

《改革是中國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38-139頁

在改革中,我們始終堅持兩條根本原則,一是以社會主義公有製經濟為主體,一是共同富裕。有計劃地利用外資,發展一部分個體經濟,都是服從於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這個總要求的。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也正是為了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富裕起來,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1985年9月23日《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42頁

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搞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相結合,進行一係列的體製改革,這個路子是對的。這樣做是否違反社會主義的原則呢?沒有。因為我們在改革中堅持了兩條,一條是公有製經濟始終占主體地位,一條是發展經濟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終避免兩極分化。我們吸收外資,允許個體經濟發展,不會影響以公有製經濟為主體這一基本點。相反地,吸收外資也好,允許個體經濟的存在和發展也好,歸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發展生產力,加強公有製經濟。隻要我國經濟中公有製占主體地位,就可以避免兩極分化。當然,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

鄧小平同誌1985年10月23日會見美國時代公司組織的美國高級企業家代表團時回答提問的一部分

《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49頁

我們的政策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以帶動和幫助落後的地區,先進地區幫助落後地區是一個義務。我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然而平均發展是不可能的。過去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實際上是共同落後,共同貧窮,我們就是吃了這個虧。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義,打破“大鍋飯”,現在看來這個路子是對的。

鄧小平同誌1986年3月28日會見新西蘭總理朗伊時談話的一部分《拿事實來說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55頁

我的一貫主張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大原則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區發展快一點,帶動大部分地區,這是加速發展、達到共同富裕的捷徑。

鄧小平同誌1986年8月19-21日在天津聽取彙報和進行視察的過程中同天津市負責同誌的一些談話

《視察天津時的談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66頁

社會主義財富屬於人民,社會主義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會主義原則,第一是發展生產,第二是共同致富。我們允許一部分人先好起來,一部分地區先好起來,目的是更快地實現共同富裕。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的政策是不使社會導致兩極分化,就是說,不會導致富的越富,貧的越貧。坦率地說,我們不會容許產生新的資產階級。

鄧小平同誌1986年9月2日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六十分鍾”節目記者邁克·華萊士電視采訪時的談話

《答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問》,《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72頁

我多次解釋,我們搞的四個現代化有個名字,就是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我們實行開放政策,吸收資本主義社會的一些有益的東西,是作為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一個補充。

鄧小平同誌1986年9月28日在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討論《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草案)時的講話

《在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81頁

用多種形式把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以調動企業積極性,這是改革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麵。這個問題在我們一些同誌的思想上還沒有解決,主要是受老框框的束縛。其實,許多經營形式,都屬於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手段、方法,既可為資本主義所用,也可為社會主義所用,誰用得好,就為誰服務。

鄧小平同誌1986年12月19日在聽取幾位中央負責同誌彙報當前經濟情況和明年改革設想時的談話要點

《企業改革和金融改革》,《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92頁

我們允許一些地區、一些人先富起來,是為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兩極分化。這就叫社會主義。

鄧小平同誌1986年12月30日關於學生鬧事問題同幾位中央負責同誌的談話

《旗幟鮮明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95頁

為什麼一談市場就說是資本主義,隻有計劃才是社會主義呢?計劃和市場都是方法嘛。隻要對發展生產力有好處,就可以利用。它為社會主義服務,就是社會主義的;為資本主義服務,就是資本主義的。好像一談計劃就是社會主義,這也是不對的,日本就有一個企劃廳嘛,美國也有計劃嘛。我們以前是學蘇聯的,搞計劃經濟。後來又講計劃經濟為主,現在不要再講這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