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19)(1 / 3)

果然是那個老漢的家。老漢跛著腳正出門喂雞鴨,抬頭看見程可帷,吃了一驚,慌忙放下手裏的食盆手忙腳亂地連聲說:“程……程書記,你這是……你這大領導……大過年的來我這……破房子裏……這,這……”

程可帷笑著拉過他的手,說沒有什麼大事,就是過來給老人家拜個年。老漢回身喊出兒子兒媳,拉著程可帷兩人往屋裏走。老漢的兒子長得魁梧剽悍,是個漁民,冬天不出海,便窩在家裏;兒媳婦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兒,懷裏還抱著一個吃奶娃。一家人可能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官兒,都有些手足無措的樣子。

坐在炕沿上,程可帷和丁忠陽仔細聽著一家人介紹拆遷的事,心裏對事件過程都更有譜了。老漢兒子氣憤地說,自己是在海上打漁的,幾個養船的哥們兒都住在這海邊,移遷到山裏,不光生活不方便,而且出海也要多跑不少路,何況本來盼著小區建成後一家人能吃上商品糧,誰知政府變卦不說,反倒把人往山裏趕,哪有這個道理?

從老漢家出來,程可帷一直沉默著。他意識到問題不是那麼簡單。這麼大一片開發麵積,土地用項調整和設計變更,絕非騰鼇集團自己就能做到,隻有政府部門才有這個權力。而政府部門的權力,說到家,還得匡彬點頭。可是匡彬從來不曾向自己介紹過這個情況。想想最初還為這樣大一個工程而高興,現在看,如果處置不當,很可能又要像外貿公司改製那樣引起動蕩,那可就不好向省委交代了。

正在這時,丁忠陽的手機響了,接聽後,他向程可帷報告說,市委值班室接到省裏通知,明天向省長要來檢查工作。

13

和丁忠陽分手後,程可帷想起早晨藍夢瑛發的那條短信,便給她回了個電話。響了一陣,藍夢瑛才接聽,電話裏很嘈雜,還有一群孩子唧唧喳喳的聲音。藍夢瑛的聲音很輕鬆,一點沒有拘束地說,她正在市少年宮,和一群愛心媽媽在一起,程書記如果有興致,是不是能在“百忙當中”親自光臨看一看呀?

程可帷不知道她搞的是什麼名堂,但卻被她的歡快情緒所感染,想想正好沒有什麼事了,便吩咐司機把自己送到市少年宮。

市少年宮位於團市委和市青聯院子裏,是一座老式紅樓。一個很大的排練室裏,十多個一兩歲到四五歲不等的孩子正吵著鬧著搶奪玩具。藍夢瑛見程可帷到了,笑盈盈地迎上來。這一個多月來,程可帷還是頭一次看到她這樣開心,不由得令他錯以為又回到幾年前兩人在一起打交道那段日子裏。她把一個珠圓玉潤的年輕女孩兒介紹給程可帷,說她叫亭亭,是負責照管這群孩子的義工。意外的是,程可帷見到尹七七也在場,她靦腆地說自己是來給焉雨亭幫忙的。那邊窗下還站著好多年輕女人,聽說來人是市委書記,都顯得有些拘謹。程可帷和藹地與她們點頭致意。

藍夢瑛介紹說,這些孩子都是孤兒或棄嬰,被鄉下一位老八路收養著,亭亭放棄了自己的白領工作,自願幫助老八路照料這些孩子。聽說這件事後,她在報上作了報道,這幾位年輕媽媽便主動提出來認養這些孩子,周末或節假日把他們領回家過一過家庭生活,為的就是要讓他們多少體驗一下家的溫暖,幫助他們一點點融入社會。

“很好嘛,這樣的慈善舉動應該大力提倡,你們的好心、熱心、善心應該得到政府和社會的承認,也應該得到回報。”程可帷對那些愛心媽媽們說,“過後我和民政部門打打招呼,給你們提供點經濟上的支持。這種事,要鼓勵社會各界和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一旁的焉雨亭激動得小臉緋紅,沒料到程可帷扭頭看著她,特地誇獎道:“能像你這樣放著大城市的舒適工作不要,心甘情願地到農村當誌願者,非常了不起!夢瑛,你們報紙應該大力宣傳這樣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呀!”

不一會兒,愛心媽媽們分別把十多個孩子領走了,焉雨亭與她們約好後天傍黑回到這裏相聚,屆時七七姐會找車送他們回鯨口村。幾個人往外走時,焉雨亭說要到新華書店買點兒童護理方麵的書籍,讓尹七七陪自己去,尹七七告訴她說舅舅過生日,自己得趕回去,先把你送到書店吧。說著發動了保時捷車。看程可帷與藍夢瑛邊走邊聊,很親熱的樣子,她心裏打了個問號,因為早晨一打照麵,她就感覺這個漂亮記者很像那天晚上在賓館看到的與紀主任在一起的那個女人,但那天她圍的是一條圍巾而今天卻是戴著一頂帽子。

藍夢瑛坐進程可帷的車裏。程可帷建議到海邊轉一轉。藍夢瑛搖頭,說:“我一大早就出來,連早飯都沒吃上,現在已經中午了,你這大書記就不能請我一頓呀!好歹我是替濱州市做宣傳呢,權當是慰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