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的功用(1 / 1)

語言學的功用

語言的理性知識來源於實踐,但是反過來又可以指導實踐。語言學在社會生活、科學發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學習語言文字是掌握科學技術、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礎。

目前,我國的中小學學生幾乎用三分之一的課餘時間學習語文。為了借鑒外國的經驗,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外語已普遍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的必修課,而且成年人學習外語的也日益增多。漢語是國際會議上的工作語言之一,隨著我國國際威望的不斷提高,國外學習漢語的人愈來愈多。為了繼承祖國的曆史遺產,我們不少人還要專門學習古代漢語。本族語(包括古語)的學習,外語學習,以及外國人學漢語,做好翻譯工作等等,都需要解決教材,教學方法和詞典、語法等工具書的問題,這是關係到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大事,和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有直接關係。要學好、用好語言,必須利用語言研究的成果。

第二,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這在憲法中有明文規定,是我們國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漢語方言分歧,影響不同地區人民的交際,必須盡快地推廣普通話。漢字難學、難認、難寫、難記,必須根據文字發展的規律進行認真的整理和研究。語言在使用中不斷豐富發展,同時也會隨時產生一些妨礙交際的分歧,這就需要進行規範化的工作。為了使語言文字在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充分發揮交際工具的作用,解放以來,黨和政府專門製定了有關的方針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語文政策的貫徹是長期的任務,正確地、順利地做好各項工作,必須以語言、文字的規律作為依據。

第三,新興技術的出現擴大了語言學的應用範圍。這從前麵所說的語言學和其他科學的關係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來。此外,像聾啞人的學話、口吃的矯正、失語症的治療等實際工作,也都需要運用語言研究的成果。

我國古代的語言研究有輝煌的成就。可是語言研究的現狀同客觀需要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逐步縮短以至消滅這個差距,使我們的語言研究進一步適應社會主義事業的需要,是我國語言工作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