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計算機教學實施設計(3 / 3)

<顯示>英——世界霸權——德

英德之間的競爭成了當時帝國主義爭霸的第三個中心環節,英德競爭成了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

<顯示>英德競爭(主要矛盾)

隨著英國經濟優勢的喪失和實力地位下降,麵對德國咄咄逼人的擴張攻勢,英國感到單槍匹馬對抗德國已力不從心,於是它被迫放棄“光榮孤立”政策,調整對外關係。

1904年,英國同曾經長期競爭的對手法國在殖民地問題上達成妥協,雙方簽訂英法協約。

<顯示>英——1904——法

英法協約的簽訂為英俄接近創造了條件。俄外交大臣拉姆茲多夫聲稱:“我們朋友的朋友就是我們的朋友。”1907年,英俄協約成立。

<顯示>英——1907——俄

至此,“三國協約”最終形成。

<顯示>三國協約1907

這樣,歐洲出現了“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兩個互相對立互相爭奪的軍事侵略集團。這是發生世界性帝國主義爭霸戰爭的第二個重要因素。

<顯示>三國同盟——互相爭奪——三國協約

我們來看一看兩大集團六個成員國的地理位置

<顯示>“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成員國地理方位圖

(用口訣概括其相對方位)

英法在西俄在東,北德南意中奧匈

兩大軍事集團在“維護和平”的幌子下,互相抗衡。為了增強實力,使自身處於壓倒對方的優勢地位,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軍備競賽。

<顯示>軍備競賽

那麼帝國主義的軍備競賽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麵呢?

<顯示>增加軍費表(三)德奧英法俄軍費支出

<顯示>擴充軍隊表(四)德英法俄四國常備軍人數

<顯示>造艦競爭

1897年前,德國海軍艦隻的數量在列強中僅占第七位,人稱“嬰兒艦隊”。德國要爭得世界霸權必須打垮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兩國的海軍競賽你追我趕,層層加碼。到1914年,德國擁有軍艦323艘,一躍而成為第二海軍強國,大大縮小了同英國的差距。

<顯示>表(五)英德兩國海軍競賽

帝國主義列強劍拔弩張,一再發出戰爭叫囂。德參謀總長小毛奇揚言:“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戰爭對於我們越快越好。”火藥味越來越濃,戰爭的陰影日益臨近。

<顯示>造成戰爭危機

由此可見,擴軍備戰成了帝國主義爭霸大戰加速爆發的催化劑。這是發生世界性帝國主義爭霸戰爭的第三個因素。

<顯示>催化

世界性的帝國主義大戰終於勢不可免。

<顯示>世界大戰勢不可免

(本課小結)

帝國主義經濟、政策發展的必然規律是什麼?

1.帝國主義經濟政策發展的不平衡是引起帝國主義矛盾和戰爭衝突的根源,是產生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

<顯示>根源

2.發展的不平衡引起帝國主義謀求重新瓜分世界,表現為:

<顯示>表現

帝國主義列強打著損人利己的如意算盤,展開一係列爭霸鬥爭,爭霸的中心環節有哪幾個?

形成法德矛盾、爭奪巴爾幹、英德競爭三個爭霸鬥爭的中心環節,其中英德競爭是一對主要矛盾。

3.帝國主義之間的明爭暗鬥,使國際關係也出現了變化,歐洲列強出於各自利益的需要開始新的分化和組合,先後形成了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侵略集團。

兩個集團的成員國有哪些?其地理位置何方?

兩大軍事集團的互相爭奪,加劇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成為世界大戰發生的一個重要的直接原因。

<顯示>加劇

兩大軍事集團的擴軍備戰主要表現在哪三個方麵?

4.兩大集團的軍備競賽主要圍繞增加軍費、擴充軍隊、造艦競爭三方麵展開。這使戰爭危機臨近,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高度激化,加速了大戰的爆發,成為世界大戰發生的又一個直接原因。

<顯示>激化

5.矛盾的步步加深,使世界大戰勢不可免。而世界大戰在1914年爆發,則標誌著帝國主義之間矛盾的總爆發。事實證明,“帝國主義是現代戰爭的根源”。

<顯示>總爆發

那麼,當時世界大戰在什麼地方首先爆發最有可能?為什麼?

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的“火藥庫”巴爾幹首先爆發。

<顯示>圖象——炮火轟鳴,象征戰爭爆發

文字——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夏在巴爾幹首先爆發……

課堂練習:(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