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計算機教學實施設計(2 / 3)

<出示掛圖>《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

師:法國要對德複仇,力求東山再起;德國要遏製法國,建立“中歐帝國”。法國要報普法戰爭失敗的一箭之仇。

<顯示>法德矛盾

俄國則到處侵略,謀霸世界。

俄國利用地理位置接近,本國人民大多為斯拉夫族的有利條件,把巴爾幹地區作為它擴張的一個重要目標。而奧匈帝國也想近水樓台先得月,這樣俄奧為了爭奪巴爾幹矛盾尖銳。

<顯示>俄——爭奪巴爾幹——奧

奧國認為巴爾幹是它的“勢力範圍”,俄國以“斯拉夫人解放者”的名義染指巴爾幹,法國在巴爾幹有大量投資,英國要控製巴爾幹以維護它的地中海霸權,巴爾幹又是德國夢想中的“中歐帝國”的組成部分。因此,巴爾幹地區成了爭霸鬥爭中最敏感的地區,是列強爭霸的又一個中心環節。

由於曆史的原因,巴爾幹地區各國、各民族之間糾紛多、爭端多,再加上帝國主義的插手,使得矛盾尖銳、關係複雜。巴爾幹半島成了帝國主義爭奪的焦點和歐洲的火藥庫。

<顯示>爭奪巴爾幹(火藥庫)

在爭奪巴爾幹的鬥爭中,德國為了本身的戰略利益,支持奧國,打擊俄國。

<顯示>助奧抑俄

由於在巴爾幹和地中海等問題上,德奧利益基本一致,1879年,兩國簽訂秘密軍事同盟條約

<顯示>德——1879——奧

同盟條約的矛頭很顯然是指向俄國的。1881年,意大利與法國爭奪突尼斯失敗。

<顯示>意——爭奪突尼斯——法

意大利鑒於本身實力不足,深感有必要尋求大國撐腰。在德國拉攏下,1882年,意大利加入了德奧集團。

<顯示>意——1882——奧意——1882——德

這樣,德奧同盟發展成三國同盟。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顯示>三國同盟1882

結合上述德奧同盟的內容來看,三國同盟使哪幾個國家明顯受到威脅?(俄法)

為了擺脫和避免孤立的處境,法國急需同盟者。

哪一個國家最有可能成為法國的盟友?(俄國)

1887年,法向俄發出結盟的呼籲。為了阻止俄向法靠攏,德先對俄籠絡未成;便對俄施加經濟壓力。

但是,德國的經濟壓力沒有達到迫使俄國就範的目的,反而促使法俄加速接近。法利用俄財政困難,設法拉攏。

法國可采用什麼方法來拉攏俄國。(提示:法國是“高利貸帝國主義”)。

對外貸款既是法國剝削殖民地的重要方式,又是它進行外交活動的有力手段。1888年,法對俄貸款5億法郎,1889年提供9億,到1913年達120~130億。源源不斷的貸款加深了俄對法的財政依賴,為雙方結盟奠定了基礎。

1892年法俄雙方的合作水到渠成,正式訂立軍事協定。

<顯示>法——1892——俄

法俄協定同哪一方對立?這是同三國同盟唱對台戲的。

歐洲列強中,還有哪一個國家未提及。(英國)

英國有何爭霸計劃?英要維護、擴展大英帝國。

英國在長期的殖民爭霸鬥爭中占有什麼地位?16——18世紀,英國先後戰勝西班牙、荷蘭、法國,成為頭號殖民大國,19世紀末,成為典型的“殖民帝國主義”。

在20世紀初以前,英國一直奉行自稱為“光榮孤立”的不結盟外交政策。

當時其他歐洲列強卻又結盟,英國為何不願結盟又自稱“光榮孤立”?

當時英國的殖民利益遍及五大洲,結盟可能使其受束縛、受牽製、增加負擔;不結盟可保持行動自由,以便操縱“歐洲均勢”,為己牟利。況且,英國經濟實力首屈一指,海軍力量稱霸全球,有足夠實力保障本身利益無求於人。所以說“光榮孤立”實際上是一種以國力強盛為後盾的最狡猾的帝國主義政策。但是從19世紀末起,英國的殖民霸主地位在歐洲遇到了強有力的挑戰。

英國麵臨的挑戰者主要是哪一個?為什麼?

由於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19世紀晚期起,德國工業生產已趕上並超過英國。經濟實力大增使得德國爭霸野心進一步膨脹,反映在外交政策上也有變化。俾斯麥時代,德國主要著眼於同法國在歐洲爭霸。1888年上台的德皇威廉二世不滿意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宣稱“德意誌帝國要成為世界帝國”。擴張胃口越來越大的德國急於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從19世紀後期起,德國在亞非美地區搶占了不少殖民地。

德國大肆擴張對擁有殖民地最多的英國威脅最大。德急起直追要“奪”,英維護既得利益要“保”,雙方在世界範圍內的衝突日趨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