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要傳授“寫作之道”。而當前有些語文教師特別願意講寫作知識、寫作技巧、寫作方法等,樂此不疲,越講越細。什麼“記敘文六要素”、“議論文三要素”啦,什麼開頭結尾多少種方法,過渡照應多少種方法啦,什麼“快速作文法”、“高考作文法”啦,等等,全是一套有綱有據的“現行通法”。在課上,教師明明白白地提醒學生:“高考作文時,你們不能隨意推陳出新,就按一般的常規方法寫。”於是學生謹遵師道,不敢“越雷池半步”。殊不知,這種填充式的寫作,不僅捆住了學生心靈的翅膀,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而且還不能真實生動地反映生活。一代文豪魯迅曾說:“文章應該怎樣寫,我說不出來,那些素有定評的作品中,就說明著應該怎樣寫。”連魯迅都承認自己說不明白的事,我們教師卻在年年講,月月講,豈非咄咄怪事﹗有人就此一針見血地指出:“小時我很有靈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字也認得越來越多,可奇怪的是,文章卻寫得越來越臭,很難寫出小時候那種充滿純真的文字了。原因是作文教學用死框子套。”讓學生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才可能讓學生解開繩索,掙脫繭殼,讓思想的小鳥到思維的空間裏無憂無慮地翱翔。況且,寫文章,本來就是“大體須有,定體則無”,寫法多種多樣,怎麼能套用一種寫法?
因此,我在指導學生的寫作時,就是以讓學生快樂、自由地作文作為作文教學的宗旨,讓學生願意寫,樂意寫,自由寫,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寫出他們的真性靈,寫出他們的個性。肯定、熱情、歡愉等積極情感體驗,將促使寫作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活動更加活躍,激情點燃智慧火花,將直接推動智力的發展。為此,要教會青少年善於將自己的激情融入作文之中,以激活文思。娓娓而敘的真情,樸實無華的情懷,熱情奔放的歌頌,情真意實的懺悔……人性的光輝在他們的文章中呈現出異樣的光彩。由於有了情感的浸潤而顯得豐盈,因為有了哲理而顯得深刻、獨特。一篇篇都充滿著人文價值和獨特個性的文章讓我們激動不已。
讓學生想寫什麼體裁就寫什麼體裁。
我們都知道,學生的氣質、性格、愛好等是不同的,這種不同往往影響著學生對不同體裁的好惡。有的學生善於編述故事,愛記敘文;有的學生善於抒發感情,愛散文或詩歌;有的學生善於論辯演講,愛議論文。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關於激勵、喚醒、鼓舞。”(《西方資產隊級教育論著選》),寫作是一種潛能,需要老師去喚醒、去挖掘。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對命題作文感到困難的一部分學生,在日記和自由文中卻能洋洋灑灑,下筆千言。另一方麵,不同的體裁可以表現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內容要用不同的體裁來表現。如寫人記事要用記敘文,表達見解要用議論文,抒發感情要用散文或詩歌等。由於以上兩個因素,在學生寫作中,我們教師就大可不必規定寫作體裁了,讓學生自己選擇最拿手的體裁吧。
讓學生想寫多少就寫多少。
在我們看來,隻要內容實實在在,結構完完整整,語言精練有味,就是一篇好作文。雖然作文的字數或多或少地表明學生的寫作水平,但它絕對不是構成好作文的因素。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嘛。我們不難發現,現在不少中學生作文存在的毛病之一,是語言囉裏囉嗦,拖泥帶水,很不精練幹脆。什麼原因造成的?恐怕與片麵追求篇幅有關吧。寫作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學生的作文不可能要求他寫得內容多麼充實,人物多麼豐滿,情感多麼豐富,認識多麼深刻,說理多麼透辟……首先要讓學生愛寫作文,寫好作文,寫出好作文,然後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逐漸加大篇幅。
讓學生想什麼時候寫就什麼時候寫。
許多教師在給學生指導寫作時,慣於給段材料,出個題目,提點要求,學生則當堂完成作文。學生經過短時間的苦思冥想匆忙敷衍,寫出來的文章自然幹癟單薄,不痛不癢。寫作,不是那麼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學生認真地審題、立意、選材,認真地安排結構、組織語言,認真地修改等等,甚或需要靈感的到來。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寫出一篇作文,這不是在為難學生嗎?即使寫出來了,也是倉促之作,好不到哪兒去。教師倒不如在時間的要求上寬鬆些,讓學生想什麼時候寫就什麼時候寫,有充裕的時間去思考、去寫作,避免倉促應戰。當然,時間上的寬鬆,不等於沒有時間上的要求。我們一般是要求學生一個星期內完成作文。一個星期的時間應該說是充裕的,學生完全能夠在這時間內寫出代表其水平的作文。
四結束語
對於教學而言,學生無疑是主體。在強調語文教學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今天,作文教學無疑也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決不能削弱、包辦甚至取代學生的寫作主體地位,而必須充分尊重和啟發、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這才是搞好作文教學的前提所在。我們以為,作文教學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以人為本,著眼於人的綜合素質的全麵提高、整體優化和諧調發展。追求人人愛作文,人人能作文,人人好作文。實現葉老概括的“自能作文,不待教師教;自能改文,不待教師改”的理想境界。
讓學生快樂、自由地寫作,正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體現。
素質教育追求的是促進人的個性的自主發展和綜合素質充分自由的生動活潑的全麵主動的和諧統一發展;追求積極創造條件讓所有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在其已有的發展水平基礎上和可能的發展潛力上,全麵、主動、和諧地發展。有了這一思想的指導和規範,我們的作文教學就能步入健康的軌道,才能希望有作文教學效益的大麵積提高。
快樂、自由地作文,正是根據素質教育的規律。
實踐表明,讓學生快樂、自由地寫作,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迅速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近兩三年,有若幹篇學生習作在《成才導報》、《蘇州日報》、《姑蘇晚報》等報刊相繼發表,也有多名學生在省市級的各類作文競賽上得獎,這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我們倡導快樂、自由地作文,旨在溝通作文和生活的天然聯係,拓寬作文視野,提高認識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倡導快樂、自由地作文,旨在呼喚人文價值的回歸,重視人格養成,個性發展,弘揚創新精神;倡導快樂、自由地作文,旨在培養健康心理素質,尤其關懷青少年寫作中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作文水平;倡導快樂、自由地作文,旨在實施成功教育,讓學生體驗作文成功的歡樂,讓教師體驗教學成功的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