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高考作文題=四道“選擇”題(1 / 1)

四年高考作文題=四道“選擇”題

縱觀四年高考作文題,我發現它們竟然有“驚人相似的一幕”:無論以什麼方式命題,都是一道道選擇題。

首先,讓我們回過頭去看看2000年的全國高考作文題。這是一道多項選擇題,而且“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不管你們選擇哪個答案,都是正確的。

2001年的作文題是一道單項選擇題,年輕人在“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答案裏,最後把“誠信”拋進了水裏。對考生來說,這個就是唯一的正確答案。

2002年也是出一道單項選擇題,而且答案更加明了。“心靈的選擇”就是“救人”,除了它,別無選擇。

下麵讓我們把目光投向今年(2003年)的高考作文題,初看材料與要求,似有新意,其實也是一道選擇題。隻不過比曆年隱晦罷了。要學生談談“感情的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的關係,不是明擺著教學生要慎重選擇嗎?對事物的認知是豐富多彩的,哪一種正確,不能根據感情的親疏去“選擇”,而應該公平公正,一分為二地去“選擇”!

現在,有理由可以肯定,四年的高考作文題,都是在“選擇”上做文章,歸結起來,無非是這樣幾個問題:

選擇什麼?為什麼這樣選擇?如何選擇或選擇要注意什麼?選擇的過程是怎樣的?

不管怎麼命題,都是在考學生的選擇能力。

如此“選擇”,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沒有太大的幫助。如果說考生還有點創新的話,那隻能是形式上的創新,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因為在立意和主題上,作文的材料及要求已沒有給學生創新的空間,哪個考生膽敢對“欽定”的答案提出疑義?2000年誰敢說答案隻有一個,2001年誰同意拋棄“誠信”,2002年誰不選擇“救人”,2003年誰根據“感情的親疏”去“認知事物”,那麼,誰的作文就是離題,誰的思想就是“不健康”。可見,考生要想得高分,隻能在體裁、結構、語言等方麵去創新。於是寫文言文就如《赤兔之死》、寫散文要象《藍色蛹·金色蝴蝶》等,形式要有點怪才有可能得高分。可以預言,明年的考生,隻要寫一篇屈原式的“騷體”賦,或自己作詞作曲地寫一首歌,肯定又是滿分,肯定又是聞名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