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次作文說開的……(1 / 2)

由一次作文說開的……

一、提供背景:課文《涉江》

二、設計題目:漵浦一日

三、標明要求:記敘文、八百字左右。

四、思路舉隅:這是一篇限製了體裁和篇幅的作文。按照常規思維,當然以寫屈原在漵浦一天的活動為題材。哪些活動呢?屈原所遇、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等。

但究竟遇什麼、見什麼、聞什麼、感什麼、思什麼?卻有高下雅俗之分。如寫屈原悲愴切題,寫屈原尋死則媚俗;寫屈原夢遊仙境是實,寫屈原大白天撞女鬼荒誕;寫屈原巧遇樵夫、漁父合情,寫屈原密林逢美女,惺惺相惜則矯情;寫屈原高風亮節,義士景仰,歹人心折,是貼近生活,走入時代;把屈原裝扮成神功蓋世、飛劍取人首級的俠客,則是胡編亂造,濫竽充數。

由上述列舉可知,選材的好壞關係到文章的優劣。好題材使文章有血有肉,形象豐滿,是一座華廈的棟梁、基石。如何判定選的材料是優級的木料、石頭呢?

綜合以上事例,筆者提供以下角度參考:

1符合人物,符合情節。即要符合人物的地位、身份,思想性格、品德、意誌、情感甚而至於此時此地人物的際遇、心境等。在此基礎上設計好情節,再根據它精心遴選最貼切的材料,做到選材快而準。

2蘊含思想,富有哲理。思想是材料的靈魂統帥,材料隻有經過思想的光照才能一粒沙見世界,於無聲處聽驚雷,平凡中領悟人生的真諦、讓眾生不苟安、不沉淪,努力開辟,努力新生。這就對思想的提出作了具體要求:健康是前提,深刻甚而深邃則為高要求。見例。

3真實而藝術。真實即要合情合理,讓人覺得可信,從而才能動乎其心,搖乎其情。藝術,則是真實的提煉與拔高,是濃縮,簡約,更是激蕩、升華亦或針砭、剖析人類的一切善惡美醜真偽,使高尚的靈魂能感染庸俗的人群、甚至重塑一個靈魂乃至一個世界;讓偽善、卑汙的嘴臉,烏沉的陰翳在正義和陽光下無處藏身、最終悄無聲息地消失。總之,真實是藝術的真實,離開了藝術,真實就魅力大減,人們不願去接觸,更何談動心搖情;藝術是真實的藝術,離開了真實,藝術則是子虛烏有,猶如工匠刻意雕飾的神物,人們隻是姑妄視之、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五、批改印象:上述舉隅中反映的問題多少有所反映,最迫切的還是選取材料,學生覺得無話可寫,這當然與同學的知識麵狹窄有著聯係。另表達能力、書寫能力差的也不在少數。

六、對策與辦法:除了要改變僵化的教育機製外,我們要想辦法讓學生能自覺讀書、愛好讀書,讓讀和寫真正能夠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真正地得以提高能力。

一天,當我正為作什麼作文發愁時,鄰家11歲的女孩來找我玩。出於對小孩的喜愛,我牽著她的手來到河邊。(((((((((((((((學生習作選登盡窺美

河岸上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野花,它們毫無顧忌的生長著,比及花圃高貴豔麗的花朵,有著天然野性的美。忽然,小妹妹彎下腰摘了一朵蒲公英讓我吹,然後又指點著地上一大片黃色小花對我說:“姐姐,等這些花都枯萎了,就變成蒲公英了。”我仔細一看,真是這樣,一朵小傘花正從黃黃的小花裏探出頭來,好奇的打量著外麵的世界。我不由得佩服起這個機靈鬼。“姐姐,姐姐,那邊還有藍朵朵的蒲公英……”循聲望去,真是呢!不遠處一簇簇藍星在閃亮。不覺間,我的臉紅了,為什麼我沒有發現同一種花會開不同的顏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