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在作文中的作用(1 / 2)

重視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在作文中的作用

要從現在的中學生的作文中找到想象奇特,富有靈氣的文章,無異於大海撈針。對此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有同感。因為我們的學生已經習慣在老師圈定的思路模式和規定的範圍內進行思維和寫作。學生的想象力在無形中被扼殺了,至於創新能力就更談不上。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我們不能否認這與我們的作文教學思路有直接關係。

事實上,長期以來,教師命題或寫作前為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已經成為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更有甚者,要求學生背範文活生搬硬套現成的段落描寫。教師如此做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它的負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造成學生的依賴心理,淡化了獨立意識,形成了思維定勢,導致學生思維僵硬,思路狹小;作文則是千篇一律,萬人一麵。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作文教學改革也有了新的突破。在此時,我們應該認識到作文需要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並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避免使作文教學走入另一個誤區。

一、想象能力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一)、什麼是想象能力呢?它和文學的關係怎麼樣?

想象能力指的是為了藝術的或知識的創造的目的而形成有意識的觀念或心理意象的能力;它是”文學的翅膀”,如果文學沒有了想象能力這個”雙飛翼”文學會怎樣?前蘇聯著名詩人別林斯基曾經指出:在文學中,尤其在詩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動力量,創造過程隻有通過想象才能完成。學生的作文也是文學創作,同樣離不開想象能力;同時我們從中還可以看到想象能力也是創新思維產生的前提之一。

(二)、想象能力是能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對中學生的作文很多人給了這樣一個評價:空洞、言之無物、無病呻吟。要解決這個病症的途徑很多,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就是其中的一種。中學生正處於心理發育階段,他們喜歡想象,善於想象,敢於想象。對此我深有體會。暑假期間我為學生上微機課,給他們講了個笑話”專業用語”,導演的妻子說,我丈夫管吃剩飯剩菜叫做”節目重播”;足球運動員的妻子說,我丈夫稱之為”打加時賽”;我補充了一條:教師的妻子講,我丈夫美其名曰”溫故而知新”;然後請同學們也寫出他們的”專業用語”。結果,他們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有的寫”廢物利用”,有的叫”發最後一份光和熱”,有的起名為”憶苦思甜”,其中一個學生的答案更讓人不能忘記——”犬口奪食”(因為在他家裏,剩飯菜是喂狗的)。這個小插曲雖然不能代表什麼,但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很富有想象力的。如果我們在中學生的作文教學中也能發揮學生的豐富想象力,那它們的作文可能就不再會是空洞、言之無物、無病呻吟了。

(三)、想象能力能使學生更好的把知識融會貫通。

想象就又極其廣闊的空間正如劉勰所說的”思接千載,視通萬裏”(《文心雕龍》)一樣。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現在的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是很快的,我們要善於引導,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並用之於作文教學中。我曾經和物理、化學老師共同給學生留了一個作文《水》,學生用學到的知識構造了自己所認識的水的世界,有的側重文學角度,寫了許多名人對水的讚美;有的側重物理和化學角度,介紹了水在二者中不同的性質;有的則搖身一變,成為導遊,領著我們漫遊了一次水的世界,從微觀到宏觀,從現實的水倒文學的水。在這裏他們發揮了自己的想象能力,也把所學的知識進行了融會貫通,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