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短暫性腦缺血會不斷複發?
短暫性腦缺血係指各種原因所致的腦局部血流減少或中斷,所引起的一種可逆性神經症狀和體徵。一般認為,造成本病的機理有:①腦動脈硬化而致的狹窄,或側支循環不良。②其它原因造成的低血壓使腦部血流量不足。③高血壓病人一時性腦動脈痙攣,減少了血流通過。④較小的血栓或栓塞,造成局部腦組織缺血等等。由於造成腦局部缺血的現象隻是暫時的,原因消失即一切如常;例如,當栓子碎裂或向更遠端移動時,缺血症狀就消失,反覆的產生栓子造成堵塞後又脫落,臨床表現即為短暫性腦缺血。
本病多見於平素已有動脈硬化與高血壓病的中老年人,常在清醒時發作,一般無意識障礙。與其他腦血管意外相比,有許多相同的表現,如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眩暈、偏癱……等。病人可以一日發作數次或數日、數月發作一次,發作持續時間由數秒鍾至數小時不等,很少超過二十四小時,發作過後可完全恢複健康,不留後遺症。
本病患者約有三分之一發作後自行恢複不再複發,約三分之一反覆發作,另約三分之一在多次發作後逐漸加重,最後終於形成腦血栓。所以本病常被視為腦血栓的前兆,有人稱之為“中風的警報”,也有人稱為“小中風”。
由於短暫性腦缺血多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常由心髒病、高血壓病、糠尿病、貧血、勁椎病等誘發,因而須針對病因治療。除此之外,現代醫學常首選阿司匹林等有抗血小板凝聚和血管擴張作用的藥物,長期服用以預防本病發作,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