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要從娃娃抓起(二)(1 / 2)

明朝是中國曆史上商業活動比較活躍的時期,不僅市民百姓紛紛從商,就連大小官吏皇親國戚也與商業密不可分。商品生產和交易頻繁正逐漸的打破封建社會的等級製度,推翻人們的傳統觀念,商人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

明朝初期對庶人的管束甚嚴,從衣服的顏色、材料、樣式,到頭上帽子頭巾帶法,到腳下鞋子高低,再到出門車馬轎子都有訂製,婦人的胭脂頭飾都有標準。“令民間婦人禮服惟紫,不得金繡,袍衫止紫、綠、桃紅及諸淺淡顏色,不許用大紅、鴉青、黃色”,“令庶人巾環不得用金玉、瑪瑙、珊瑚、琥珀,(官吏)未入流品者同;庶人帽不得用頂,帽珠止許水晶、香木……”甚至對妓女的穿戴也有規定,違者輕則財產充公,重則丈百十,連坐家長。

到明朝中期,隨著商業的快速發展,朝廷管製也逐漸鬆散,商賈富戶逐漸打破種種束縛,彷如洪水泄閘一般,揮霍無度,恣意享樂,穿金戴銀,服飾也爭相鬥豔,帶動了群眾的逐利鬥富之心。尤其正德帝是曆史上出了名的不拘禮教,沒上沒下,無法無天的帝王,到他登基之後,律法鬆弛,階級不清,商業活躍,人們的衣服首飾更是百無禁忌,花樣繁多。

此時陸慧心眼中的明朝人就是如此,愛美,炫富,崇尚華麗,喜歡爭奇鬥豔。滿條街的人,無論男女老幼,盡都衣著鮮豔,頭上戴的也花樣繁多。更出人意料的是,街上很多男人也穿著豔色衣衫,連路旁小販的老板和老板娘也穿的花枝招展。她仔細瞅了瞅,發現不少人頭上耳上脖子上胳膊上穿戴的首飾樣子,都在圖冊上見過,屬於近幾年流行的樣式。

“一凡表哥,咱大明朝的人們的生活都這麼富足麼?我看路上小攤販穿的比我們還豔麗,而且衣服料子好像也不錯。還有姑娘大嬸們的穿戴也都很華麗。”陸慧心隨口問身邊走著的表哥張一凡。

“額,看起來日子應該是聽好的。是麼,楊大哥?”張一凡也是很久沒有出過門,這次到表妹家小住,早上一起來就被表妹拉來逛街,也是滿目繁華,看哪兒都覺得新奇有趣。不過聽到表妹的問話,卻有些尷尬,他一直關在家裏讀書,根本不了解外邊人的生活,此時隻得胡亂答應,邊向身後跟著的家仆楊正氣詢問。

這楊正氣真是長得一身正氣,濃眉大眼,鼻直口闊,肩膀寬厚,腰窄腿長,身體高大健壯。一看就是爽快人,而且眼神靈活,粗中有細,並不魯莽。這次陸慧心和張一凡兩個孩子要跑出來玩兒,身邊要是不跟個大人,家裏人不放心,張家太太就叫楊正氣來跟著他們,臨出門前又囑咐了好一通才放人。楊正氣話不多,也不打擾兩人閑逛,隻是跟在少爺和表小姐身後,看著兩人別被撞了閃了。此時聽到自家少爺問話,答道:“少爺,表小姐,雖然咱大明朝朝政清明,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衣食無憂。但是也隻是能飽個吃穿,哪裏就有餘錢買那些貴重首飾,錦衣華服?你們看滿街人穿著不俗,沒準兒家裏怎麼揭不開鍋呢!現在的人或者是‘打腫臉充胖子’,恐穿著樸素落人恥笑,或者是懷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先買了東西在愁明天吃什麼。哪有咱家和陸老爺府上懂得韜光養晦,門風嚴謹呢!”

“是啊,小姐,不少人都是互相攀比,實際哪有那麼多錢?府裏還有下人靠借錢買首飾,一拿到月例銀子全拿去還錢了,到下個月還得借。再說了,要是都像看到的這麼有錢,哪還有那麼多人賣兒賣女呢!”萍兒聽他們說起這些,想到自己被賣之前的家人,也是感慨不已,不由附和道。

額,原來這時候就有月光族啊,還以為是新新人類的產物呢。現代的時候聽說有人這麼過日子還詫異不已,原來我們的老祖宗早就有先例了。這樣的風氣雖然有點不符合她“存錢以備不時隻需”的想法,可這不正是商家的最愛麼?她想,看來即使做衣服行業也不是不行的,看看滿大街紅男綠女,有幾個受那製度的束縛,雖然沒有奇裝異服,也是怎麼新潮怎麼來了。當然,她隻是想想而已,畢竟是古人服飾,她能自己穿上就謝天謝地了,要她改良,簡直異想天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