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認知取決於他所獲得的信息……”袁熙放下碗,說道:“也就是所見即所得。你瞧見了農夫用鋤頭耕田,你自己便也蹦出一個念頭,原來鋤頭還可以用來耕田。如此,你便會去實踐,直到學會一個新技能。”
田疇道:“如此淺顯的道理還用說?”
袁熙道:“可是,實踐也會產生新的認知,就是所做即所得。當初到底是誰想出用鋤頭翻土的呢?一開始肯定大家都是用手的吧,後來慢慢想到了用工具。”
田疇道:“有什麼話就直說,不需要這麼囉嗦。”
袁熙微笑道:“人和人都有智上麵的差別,但真正決定其適應能力的還是認知。一件事物,不同的人認知不一樣,就導致結果不一樣。同樣是一堆火,有些人覺得是災禍避而遠之,有些人則認識到火可以燒熟食物,這堆火就不是同一件事物了。不同認知的人,其麵貌都是不同的。往北看,匈奴人、鮮卑人和我們不一樣,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和我們不同。我們漢人有淵源的曆史,有孔孟老莊,有春秋戰國,有許多認知是現成的,可以借鑒的。假設一個胡人從小在漢人的家庭長大,你猜他和我們會不會一樣?同樣知書達理?”
田疇道:“哼,胡種便是胡種,怎麼可能和漢人一般?”
袁熙道:“草原大漠再往北,曾經還有嬰孩生活在狼群中,被稱作狼孩,他雖然身體為人,但習性乃至叫聲均與狼無異。”
田疇道:“荒謬,奇談不足為信。”
袁熙道:“這個世界上不同地方,分布著不同的人,他們的認知全部都不一樣。你知道麼,澳大利亞有個地方叫做塔斯馬尼亞,那裏的人,直到20世紀,仍舊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算了……細節不用去糾結。認知是在不斷開拓的,而開拓的方法則是實踐,千百年來,人們學會了使用鋤頭和火種,其人口越多,樣本範圍越大,信息流通越快,其認知就會增長越快。而你這個山穀,因為人少,樣本就少,可能千百年以後,還是如同現在這般生活,毫無寸進,沒有新的思想,隻會是一潭死水。”
田疇道:“這不是很好麼?若是有千百年的時間,人人安居樂業,不被外界打擾,就算沒有新的東西,也自足了。”
袁熙歎道:“所以我說,這個好壞,得看你自己定義。若是你覺得這樣就很好,那自然無礙。但你覺得每家每戶可以多一斤存糧,每天多吃一個雞蛋,這種富足是好,那就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田疇道:“如今我們山穀中的田地人人平分,大家都勤於耕種,山穀北麵還種下了桑樹,今年便可以養蠶紡織,總比在外麵勞累一輩子卻隻夠溫飽的好。人隻要看到希望,便會發奮,這樣子最好不過。比起外麵終日勞作卻不及溫飽,這裏更有你說的活力。”
袁熙道:“自給自足雖然公平,卻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可能原本每人能吃一斤小麥,兩個雞蛋,因為被你公平等分,就隻能吃到半斤小麥,一個雞蛋。”
田疇道:“胡扯,隻有平均分配,自給自足,人人有田種,才能使得生活富足,家家戶戶有存糧,不至於餓肚子。”
袁熙道:“那咱們做個實驗,我和你是村子裏的兩個人,假設村子裏隻有我們兩人。我每天能種四斤小麥,養雞能得到兩個雞蛋,你每天能種兩斤小麥,養雞能得到四個雞蛋……”
田疇道:“等等,憑什麼我比你種的小麥少?”
袁熙道:“每個人總有長處短處,現在假設我的長處是種地,你的長處是養雞。當然熟能生巧,你將時間都用來種地,說不定也能趕超我。但無論怎樣,現在前提條件如此。那你說,這種條件下,我是將時間都用來種地呢,還是都用來養雞?”